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论文_林荣超

身份证号:44158119910106xxxx 528000

摘要:软土地基是建筑物负荷的全部承受着,其承载力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结构的正常工作以及房建工程质量。因此,软土地基施工在房建工程建设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的工序,为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软土地基的施工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地基沉降程度,提供可靠又经济的软土地基,本文将对常见的软土的施工处理方法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一、深层水泥搅拌桩

1、试桩工作

为了确定搅拌的最佳次数,应进行试桩工作。参数如水灰比、泵送压力以及时间、复搅深度、搅拌机下钻能速度以及提升速度等的确定,对于下一步大规模的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施工准备工作

在深层搅拌桩作业之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保持桩位周围的整齐性,将不需要的物品清除,同时保持场地的平整性,在低洼处填补纯质黏土,较高的地方与低处互补填平。在选择水泥类型时,应选择合格的硅酸盐袋装水泥。同时要保证水泥搅拌桩的稳定性能,在钻机运作之前,项目组织部与监理工程师应核对钻机进行检查。质检合格后,才能开钻。

3、施工技术

在清除、平整施工现场以后,应准确标定好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浆量,以及到达输浆口的时间和提升速度等,根据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搅拌桩配比。通常情况下,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5 至0.5 之间,水泥掺入量控制在百分之十二范围内,掺灰量为每米25 千克到46 千克之间,高效减水剂占总体的百分之五左右,水泥搅拌桩主要按以下步骤实施。首先是搅拌机械就位,并对其调整好水平距离,然后可运用喷浆工艺进行预搅下沉,当搅拌与设计的停浆标高处于同一线上时,再进行重复喷浆搅拌至孔口。最后检查桩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满足条件后,关闭机械,将桩机移动到下一个机位,重复以上操作。

二、砂桩的施工工艺

1、施工参数

①砂桩采用振动沉管成桩。钢管直径^480,成桩直径不小于500mm。

②D区砂桩采用正方形布置,间距2m*2m,F区砂桩采用正方形布置,间距1.8m*1.8m

③沉管时应采用尖锥形活瓣桩靴。

④砂桩施工顺序应从外围向中间施工。

⑤施工时桩位偏差不大于120mm,套管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⑥桩体材料采用含泥量不大于10%的粗砂,充盈系数1.2。

⑦砂桩施工完成后,进行两遍1000kN.m满夯。满夯布点大样及详细施工技术要求同强夯区满夯要求。

2、施工顺序

①桩位放样

施工前用全站仪测定砂桩施工的控制点,埋石标记,经过复测验线合格后,用钢尺和测线实地布设桩位,并用竹签钉紧,一桩一签,保证桩孔中心移位偏差小于50mm。

②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后,对桩机进行调平、对中,调整桩机的垂直度,保证钻杆应与桩位一致,偏差应在10mm以内,钻孔垂直度误差小于0.3%;校验钻杆长度,并用红油漆在钻塔旁标注深度线,保证孔底标高满足设计深度。

③沉管成孔

启动桩锤电机振动桩锤,使桩管下沉至设计深度。桩管下沉入土后,严格控制沉入深度,确保达到设计桩长。桩管下沉过程中,应沿导向架,并始终保持同导杆平行,如发生桩管偏斜须及时扶正桩管。

④桩管灌砂

桩管插入到设计标高时,开始上料,上料时控制灌砂量,并在拔管过程中进行补砂,直至灌满桩管。

⑤振动拔管并向管内投料

第一次把桩管提升80-100cm,提升时桩端合叶自动打开,桩管内砂料流入孔内。启动管前留振1min后(观察料斗中砂料变化,如砂料不减少,说明合叶没有打开,要继续提升桩管,直到合叶打开为止),边开桩机振动锤边缓慢提升桩管,提升速度控制在2 m/min。每升0.3m振动挤压15s,挤压时间为桩管难以下沉为宜,如此反复升降压拨桩管,直至所灌砂将地基挤密。边振动边加水,直至将桩管提升到孔口。如上料量不够须在拔管过程中进行加料(具体根据试桩工艺以及现场情况而定),以保证成桩桩顶标高以及灌砂量满足设计要求(实际灌砂量不小于计算值的120%)。

⑥沉管拔出孔口。

⑦孔口投料。

当沉管拔出后发现灌砂未灌满桩体(桩顶面以下1m左右),采用人工向孔内投料。向管内投砂的同时,向管内充水,桩头部位用振捣棒振捣密实至设计标高。发生以上情况须根据试桩工艺调整灌砂量、留振时间,以确保桩身连续性和成桩均匀性。

⑧完成该桩灌砂量,桩管提至地面,桩管移到下一桩位。

三、强夯置换的施工工艺

1、施工步骤

2、施工要点

①强夯前应平整场地,周围作好排水沟,按夯点布置测量放线确定夯位。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强夯。

②垫层铺设:强夯前需铺垫一层稍硬的表层,使其能支撑起重设备,便于对所施工的夯击能得到扩散,同时也可加大地下水位与地表的距离,并有利于雨天降水的集流排泄。强夯应分段进行,顺序从边缘夯向中央,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表层土。

③夯击时应按试验和设计确定的强夯参数进行,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应准确,夯击坑内积水应及时排除。坑底上含水量过大时,可铺砂石后再进行夯击。在每一遍夯击之后,要用新土或周围的土将夯击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④对于高饱和度的粉土、粘性土和新饱和填土,采取将原土上的淤泥清除,挖纵横盲沟,以排除土内的水分,同时在原土上铺50cm的砂石混合料,以保证强夯时土内的水分排除,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等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等措施。通过强夯将坑底软土向四周挤出,使在夯点下形成块(碎)石墩,并与四周软土构成复合地基。

⑤雨季填土区强夯,应在场地四周设排水沟、截洪沟,防止雨水流入场内;填土应使中间稍高;土料含水率应符合要求;认真分层回填,分层推平、碾压,并使表面保持1%~2%的排水坡度;雨后抓紧排除积水,推掉表面稀泥和软土,再碾压;夯后夯坑立即推平、压实,使高于四周。

⑥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记录工作,包括检查夯锤重和落距,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检查夯坑位置,按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等,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质量控制的根据。

标定夯点位置及测量场地标高:夯击的位置应根据网点设计要求布设,施工场地四周及中间主要控制点应有明显标志,测量站点应离夯击点稍远,最好的施工场地处围夯击影响不到的地段设置多个固定观测点

3、结语

软土地基是房建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施工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地基软弱时,应根据相关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减小对建筑造成的损害。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要求和技术要求,结合实际,实现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优化。

参考文献:

[1]赵贵见.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

[2]李宇男.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5(09).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

论文作者:林荣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论文_林荣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