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于 倩 廖 娅
【内容摘要】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课程,势必推动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针对《管理信息系统》在课程体系中的不同定位以及各高校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的问题,将“互联网+”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讨论了在当今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思路,并针对信息类与管理类的专业差异,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可持续改进方案。
【关键词】 互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衍生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作为一门高等院校信息类、管理类专业课,《管理信息系统》覆盖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管理类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多学科的有鲜明特色的边缘性学科[1]。它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当前,随着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日益明显,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如何改进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是高校教师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一项任务[2]。
一、“互联网 +”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业态,是创新2.0环境下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国内最早提出“互联网+”理念,源自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2012年11月)。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此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新兴起来,其中教育界也不例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育方式逐渐发展开来。在此背景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也应顺应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因此如何将“互联网+”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相结合,开展新型的教学方式,让经管类及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将所学的管理信息系统知识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与改革所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二、当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管理信息系统》是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但通过在高校任教几年的经历以及在各个高校教师、学生中做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发现很多高校该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和学生都有各自困惑的地方,教师困惑于如何教好该门课,学生困惑于学习该门课有何意义。因此,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及在课堂中的实践教学反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该门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与专业的贴合度不高。很多高校不同的专业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因为专业培养方案不相同,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教材做支撑。然而,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材较为单一,内容上比较陈旧,不够与时俱进,从整体上说,普遍缺乏实用性,实践指导意义较为薄弱,课程设计较为滞后,依然停留在手工处理数据层面,严重脱离企业信息化发展。且没有考虑面向对象不同专业的差异性,这样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信息技术方面能力薄弱,不应培养他们开发出完整软件系统的能力,而是培养他们具备管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来进行企业管理和决策,更好地来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对于信息类学生,他们更注重于技术,培养他们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企业需求,开发出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学生先导知识不足。要学好《管理信息系统》这门交叉学科,必须有一定的先导知识储备,比如《管理学》《运筹学》《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但是并不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学过这些课程,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先导知识储备水平不一致。而且该门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关联性较小,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据MiningWeekly援引路透社报道(新闻来源于自然资源部),世界铜矿新秀厄瓜多尔计划将矿业对GDP的贡献率在2021年提高一倍,其国家矿业公司将寻求建立更多合资企业。
(四)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包含了大量的系统开发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以实现。然而管理信息系统的授课总课时有限,而实验课时则更少。而且实验课程的内容也应该具有针对性。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开发的方法和技术,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应该以系统的应用为主,因为毕业从事IT行业的可能性不大。
(一)优化教材内容。由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面向全校多个专业开设的,因此所选取的教材要体现出不同专业学生的应用需求,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相结合。教材的编写内容要根据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输出方向的角度来说,需要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能开展现代化管理工作,因此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信息管理和分析。因为缺乏计算机专业知识,这是他们的劣势所在,因此再设置教材内容方面,侧重点不在局限于信息系统的开发,而是信息技术的具体作用,借助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管理信息,同时制订相应的管理计划。而对于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由于他们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教材内容侧重点应该倾向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思想、开发方法等。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的膨胀速度,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去获取教学素材,比如找一些与“互联网+”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二)丰富教学方式。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方法时刻处于不断变革和瓦解中,单一的知识传递方式需要向现代更为科学的多角度立体式转变。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微课等进行授课。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关注于对知识点的讲授,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学生周围,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手中不可替代的工具。高校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不在少数,作为课堂唯一责任人的教师应该让手机的作用得到充分的正方向的发挥。因此,在保证课程完整性、实用性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课堂派、超星学习通等新型的在线教学软件进行师生互动,变教师主动为学生主动。另外,在课堂上可以加入互相提问、发红包抢答问题、创建话题等多种师生互动形式,以此来起到活跃课堂的作用。
三、基于“互联网 +”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途径
该工艺初期对铁锰的去除主要决定于高锰酸钾投加量,只要氧化剂的投加量满足,系统启动初期便能稳定控制铁锰。在系统运行前期(1个月),需按理论值投加高锰酸钾才能有效控制铁锰;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砂滤层自身逐渐具备一定的除铁锰能力,可适当降低高锰酸钾投量,投加量维持在理论值的90%以上时便可有效控制出水铁锰。系统的启动需3~4个月的时间,投加高锰酸钾主要是根据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确定,仅考虑对铁、锰的去除可不再继续投加高锰酸钾。
(三)教学方式单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涉及到很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它所覆盖的知识面很多、很广。其中它所包含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和开发方法方面的知识发展非常迅速,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层出不穷。如果教师自身缺少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授课很容易出现枯燥乏味的情况。当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觉得该门课和自己的专业无关,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切实有用的技能,重视程度不够。
在浏览一篇文章的时候,把握一些技巧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例如“所有景语皆情语”,在一般的游记文章中,开头是阳光明媚、春风拂面就意味着这篇文章的基调是欢快的,学生可以用一种放松的心态去阅读。在动荡岁月里诞生的文章,文章开头是秋风萧瑟,一片肃穆之景,学生就需要静下心去感受那种隐隐约约的不安。把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条捷径。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从学科特点来说,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实践性也很强,涉及的学科范围比较广,例如涵盖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运筹学等知识。因此,在讲授该门课程时,需要高校任课教师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需要具备管理学、计算机专业背景。因此,高校需要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为教师创造机会,帮助教师走出校园深入企业进行实践,也可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邀请IT行业的工程师到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在校内,管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也可以进行交流与合作,一起联合培养不同专业所需要的人才。
(四)改进实践教学。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案。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专业背景等,在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管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管理领域不同的MIS进行结合,使学生对知识从理论认识到感性认识。例如在实验室安装ERP系统,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通过了解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掌握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来处理实际的业务操作,提高虚拟岗位的实践能力。对于信息类专业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仍以系统开发为主。实验内容可安排基础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基础型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系统开发技术,给学生提供一个项目,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完成。设计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相关知识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开发方法,完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及测试。
四、结语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课堂教学数据的积累与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教师可以实时对课堂教学的大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找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劣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情况,通过分析教与学的相关关系,来分析出教学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从而不仅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进行中就不断改善教和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互联网+”和教学相结合,发挥在线课程模式的优势,推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完善教学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学时效性。
“移就”又称“转借”、“移状”、“移用”,就是当甲乙两事物连在一起时,把原来属于甲事物的性状词语移用到乙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格。
【参考文献】
[1]唐建国,张红梅,孙俊玲.《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25
[2]王晶,孙芳.“互联网+”时代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6,6
【作者单位】于倩,廖娅;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标签:互联网+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