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李晓鹏

基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李晓鹏

身份证号码:37028519820105XXXX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电力工程技术可以说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对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环保性以及运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确定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方向和要点,争取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前提下,将其所具有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为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效率提供保障。

关键词: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1智能电网建设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优势

智能电网的自动化水平更高,其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技术,使整个电网控制效果更强,降低了运行故障的发生概率,提高了电网的供电质量。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为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可以实现对电网内用电对象的自动化控制以及数据采集,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同时反馈控制信号还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在高效收集数据的同时,还可以按照设备种类和功能进行区分,创建不同的数据收集档案,可以有效支持电力工程设备的运行,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对电网运行方案进行优化,从根本上提高智能电网整体运营水平。

2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特征

2.1绿色环保

当今世界电力主要生产方式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众所周知,减排与治污已成为当下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如何发现可再生能源代替火力发电,如何将电网单一模式向多元化转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而智能电网的建设融合了当前所提的绿色环保的理念,具备极强的节能特点。随着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也更加重视环保,所以在智能电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供电企业要更加重视节能环保环节的相关问题,使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来确保国家电网的环保。

2.2安全稳定

电网的工程整体架构一定要拥有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我国是一个地貌广,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的国家,所以对于提高电网架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及其重要,而其中特别是智能电网对于架构的安全性、稳定性要求也极为苛刻和重视。

2.3资源使用率高

智能电网的建设提高了能源的优化使用效率。当前国内电网资源的使用效率较低,存在严重的浪费和电力使用漏洞,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环境的负担。智能电网的推广可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智能电网的建设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智能电网建设不但可以促进电网的效率,为社会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还具备极大的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经济性,智能电网可以促进能源供给市场机制的良性发展,增强电网的市场化。

3电力工程在智能电网中运用分析

3.1在电源中的应用

针对客户的用电要求来说,应当采取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科学设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通常情况下,在对智能电网进行施工时主要使用以下几种电源:其一,直流电源;其二,恒定电源;其三,交流电源。我们都知道,不同电源应当使用到指定的电源供应当中,比如在智能电网中可以使用直流电源对相关电池做好充电工作,假如存在大型设备时,那么尽可能以高類开关电源为主。不仅如此,在对电网运作情况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设备的具体型号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电源。

3.2在发电工程中的应用

发电工程在智能电网工程项目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促使智能电网发挥作用的主要工程,在整个运行环节中一定要有电力工程技术的大力支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该技术不但可以促使相关电源达到自动转换的效果,而且还能对电能的能耗现象进行实时监督。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后,在用电需求得以满足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机电设备应用的频率,这样做不但大大提高了电能转换水平,而且还有效降低了电能消耗,降低了电力设备的损耗,为全面满足用户需求提供应有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在输电过程中的应用

输电线路在实际运作时,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线路自身存在问题,很容易导致输电线路出现故障,致使电网在实际运作期间的安全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其中发生次数最频繁的是输电线路遭到雷击的侵害,电网系统发生跳闸,给输电线路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妥善处理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运用了防雷手段,增强了相应的保护装置,尤其是针对某些偏僻的地区,结合当地土地的实际状况,使用降低塔杆接地电阻的措施,以此来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雷水平时。一般而言,在对电网工程项目施工时主要使用以下两种技术:一种是谐波抑制技术:另一种是无功补偿技术。合理运用以上这两种技术就可以确保智能电网的顺利运作,继而为增强电网运行时的可靠性提供应有的保障。当电网运作时间产生较大容量,且输送线路比较长的情況下,这个时候尽可能以新型装置为主,比如晶闸管变流装置,相关技术人员通过设置道变网两边为接受以及输送电形式,通过上面的设置能够大大加快电网运行的脚步,为其运行的安全性打下扎实的基础。

4智能电网技术的主要应用

4.1有利于促进电源的改进

在电源领域,智能电网技术为不同的电力设备提供了直流电源与交流电源,从而实现了供电效率的进步提升。例如,在变电所和发电厂的操作过程中,其可以提供安全的直流交流电源,而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又可以提供相应的直流电源,从而有效促进了供电效率的上升,有利于电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同时也为电力资源的工作安全提供了保障。

4.2进一步实现输电环节的整体稳定

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开展与日常运行的过程中,电网需要具备良好的质量与稳定性,因此,在电力工程中,应用好无功补偿技术与谐波抑制技术,对于促进电力工程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线路较长以及输电容量较大的电力运输工程中,绝大多数采用直流电的输送方式,对于这种情况,在相关装置的采用上,往往选用晶闸管变流装置来提升电网输电工作的稳定性与容量。此外,晶闸管变流置的使用也有效地增强了电网对于电压波动与断电出现的风险防控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工作的效率。

4.3降低了发电环节的能源消耗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电力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在发电环节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降低了电力工程在发电环节所造成的能源损耗。在发电过程中,通过对电力与电子设备的使用,有效实现对于电能的控制与转化,从面减少发电过程中对于燃料的损耗,实现延长相关机电设备使用寿命与提升工作效率的最终目的。同时,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相关机电设备的应用類率,进一步提升了电力工程供电的效果与效率。

4.4提升了用电环节的交全性系数

在用电环节,智能电网技术主要应用于自动化配电系统与配电网的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分布式发电机微电网的接入、配电网的生产指挥以及日常运动中维护与管理的系统建设以及集中协调与控制技术的研发工作。这些技术的使用,有效地促进了用电环节中各个细节的安全系数,同时,也加强了供电方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确保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5结束语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基于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要求和发展趋势,在现有基础上来对电力工程技术做更深入的研究,争取可以为电网传输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玉虎.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华北国土资源,2018(05):124-125.

[2]刘荣会.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运用[J].电子制作,2017(10):34+36.

[3]段斯,邱议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6(07):176-177.

[4]吴燕.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53-54.

[5]闫珺.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低碳世界,2014(17):60-61.

论文作者:李晓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李晓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