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 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随着汉语热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同时更多的志愿者选择出去,去到不同的国家教授汉语,分享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在他们离开自己的故土,前往派赴任国家之前,国家对他们都会进行短期的培训,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赴任国的文化、习俗。最重要的也是让他们在赴任国不要出现文化休克的现象,顺利的开展自己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跨文化、岗前培训、文化适应、心理预期
跨文化适应是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由于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发展历程,不同的地域风土使各国在文化发展的时空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并形成其独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魅力。然而,差异与共性之间总是存在着微妙的联系,随着不同文化之间交往的深入,我们看到的不应只是差异带来的摩擦和冲突,而应更多的着眼于文化之间的互融和理解,正是这种相通性奠定了跨文化适应的基础,也为汉语志愿者在国外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志愿者在接到国家汉办的通知之后,将要进行岗前的培训,培训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对志愿者初到东道国的生活产生影响,还会在日后的生活与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志愿这对于其他的出国的同胞来说,他们有着特殊的教学任务,这也是汉语教师的一特点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在短短的赴任时间内,如何让自己的学生达到既定的汉语水平,做好中华文化传播的工作。在培训期间,为志愿者开设跨文化得课程,教师提供不同教学案例,让志愿者体验不同的跨文化经历,可以为志愿者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其在面对文化适应带来的压力时有更多的选择,从而通过方法的变通来减少新环境带来的适应困难。
作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在赴任国那么要怎么才能做好中文化的传播工作,同时在赴任国也让自己没有文化休克的现象。一定的跨文化经历可以为志愿者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其在面对文化适应带来的压力时有更多的选择,从而通过方法的变通来减少新环境带来的适应困难,所以与长期的跨文化适应不同,跨文化经历因素对志愿者的影响更为突出,可以说是适应主体能否尽快取得较好适应的一个关键因素,作为志愿者不管你是在生活中还是教学中做错事情都是很常见的情况,自己千万不要因此而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或事产生不理智的、情绪化的片面评价。作为志愿者应该抱着虚心学习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要把在国外遇到的适应压力看做自己的障碍,而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将其视为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契机,因为每次问题的解决,都必然伴随着自己点滴的成长。 汉语知识的积累,教学技能的掌握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石。 作为汉语志愿者,“教学”是重中之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出国前的培训过程中,志愿者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尤其在汉语的发音、词汇的含义、句法结构以及语用规则等方面,务必要进行系统认真的掌握,防止出现在自己还未弄明白的情况下,就盲目的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一定要从外国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照搬教授国内学生的方式。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掌握当地语言”对跨文化适应过程自然是有帮助的,然而在遇到语言障碍时,若能用可以使用当地的语言进行教学和交流也是十分有益处的。我相信志愿者们如果在赴任国呆上一个任期,相信你们肯定也可以掌握最基本的日常用语,能独立使用东道国语言与学生进行简单交流,不仅能拉近志愿者与国外学生的距离,抵御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压力,还能避免许多因言语不通而造成的麻烦,为适应主体创造融入异文化环境的契机。因此,当地语和通用语的组合运用,是一种较为实际的应对语言问题的策略,对外汉语志愿者应该逐步加强对东道国语言的学习,进而为适应当地文化环境提供必要的语言基础。
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赴任国在风俗习惯、文化理念等首先,从短期跨文化适应的角度来看,志愿者到国外任教的基本条件之一,便是要建立客观、稳定的心理预期,做好迎接适应压力的心理准备。
志愿者到国外以后,应主动去了解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主动与老师、学生及当地的普通人进行交流,认真分析哪些条件可以加以利用,哪些因素将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及生活。在进入异文化环境的初期,回答好自己怎么生活,怎样教学,怎么融入当地环境等问题之后,便可以为自己心理预期的调整做好准备了。还有一点需要强调,良好的心态也是其顺利适应新环境关键因素之一,志愿者自身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例如汉语知识和教学技能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等。因此,当抵达自己任教的学校之后,一定要冷静、客观地看待自己在生活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要过分苛责自己或他人做到完美。知识方面存在欠缺,甚至方面必然与我国的现实存在差异。因此,志愿者在与当地人进行交往时,一定要保持文化敏感性,并要学会察言观色。当遇到问题时,应主动与对方进行沟通,解释其中的原委,疏通彼此之间的交际障碍,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交际技巧,从而减少自己的适应压力。
志愿者赴国外任教,其跨文化适应过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待、分析志愿者在适应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在影响因素方面,心理预期的形成过程及状态,是影响其整个适应过程的基础因素;教学任务则为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划定了重心和范围;而出国前的培训、跨文化经历以及个人的适应能力,则进一步为志愿者在国外的生活与工作提供了现实的支撑。注重出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为志愿者的国外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保障。而就志愿者自身而言,建立稳定、客观的心理预期,掌握必备的汉语知识和教学技能,则是成为一名合格对外汉语教师的基本条件,需要志愿者不断在日常生活中补充、完善自己,并以自己的智慧完成汉语教学任务,以实际行动为促成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弘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化研究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4,
作者简介:李册梅(1990—),女,汉族,云南曲靖人,云南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论文作者:李册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志愿者论文; 汉语论文; 自己的论文; 跨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环境论文; 语言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