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平均速度解运动学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运动学论文,平均论文,速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从不同角度描述,其对应的解题方法和难度不同。对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于其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所以,某一过程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过程的平均速度,即是这一过程的末速度,s对应于这一过程的位移。平均速度体现了物理学中的等效思想,它的作用不仅是作为推导运动学位移公式的敲门砖,在运动学问题的研究中,不少问题如果能运用等效的观点,利用平均速度求解,能快速准确地把握解题方向,往往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运用求位移s
例1 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开始后第8秒末刹车,经4秒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前后两段位移大小之比?
附图
图1
分析 如图1所示,物体的初速度v为零,设第8秒末的速度为为时间之比。
解 物体在两个运动过程中都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显然第一个过程为加速过程,第二个过程为减速过程,
例2 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个路标时的速度为v,则:
A.甲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D.无法判断谁先经过下一个路标
分析 如图2所示,乙先加速后减速,初速为v,末速为v,其全程平均速度,丙先减速后加速,初速为v,末速为v,其全程平均速度,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位移相同,故乙车所用时间最短,丙车所用时间最长。
附图
图2
解 选B
小结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对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已知初、末速度的情况下,通过平均速度求位移比较方便。
二、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运用求某过程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例3 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第二个2s内的位移为6m,求它在3s末、6s末的速度及加速度的大小?
分析 如图3所示,质点的初速度为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二个2s内的位移为6m,它在3s末的速度就是2s末到4s末内的平均速度,从而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以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再根据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第6s末的速度。
附图
负号表示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小结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对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已知某位移及相应运动时间的情况下,运用,可求出该过程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其他运动学规律,求解加速度等物理量就比较方便。
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运用巧解追击问题
例5 一卡车在1km远的地方以20m/s的速度远离而去,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起动去追赶,已知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30m/s,要在3分钟末追上,摩托车的加速度应为多大?
分析 不少同学在审题时把“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起动去追赶”误解成“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追赶”,而忽视了“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30m/s”这一关键条件,造成错解。卡车做匀速运动,经3分钟,位移为3600m,此时卡车与摩托车的起点相距4600m,假设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追赶,其末速度的最大值为30m/s,3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最大为15m/s,位移最多为2700m,显然追不上。所以摩托车应该先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30m/s后做匀加速运动。
附图
例6 一自行车与一同方向行驶的汽车同时经过A点,自行车以v=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汽车以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试求:经过多长时间自行车追上汽车?若自行车以v′=6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多长时间自行车追上汽车?
分析 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到静止时,初速度,大于自行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v(4m/s),在相同的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比自行车的位移大,所以自行车在汽车停止后才能追上汽车,所需时间为汽车的位移与自行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之比。若自行车以v′=6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小于自行车的速度v′,在相同的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比自行车的位移小,所以自行车追上汽车时汽车仍然在运动,所需时间应根据两车位移相等列式求解。
附图
附图
小结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对于追击问题,利用平均速度来进行相关判断,能快速准确地把握解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