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姜春萌

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姜春萌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辽宁丹东 118200

摘要:当前情况下,在10kV配电运维管理中仍然隐藏着一系列问题,如何保障电网的运行稳定性成为了我们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针对10kv配电运维风险及检修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对于造成运行风险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寻求相关的解决措施,为我国电网的运行发展提供一份安全保障。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配电线路;运行风险;检修对策

110kV配电线路的检修技术

1.1针对配电线路的检查

在线路的设备上,老化是经常出现的重点性问题,由于年久失修而导致的线路故障屡见不鲜,尤其是在相对外界温差较大的季节,这类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更大,同时,在雨季经常由于防腐技术落实不到位,引发相关的短路、避雷器损害。所以,在进行10kV线路检修的过程中,应当针对温差较大或是雨水较多的季节进行重点防护,并对于与之相关的老化检修、防腐油涂抹等工作,做到全面落实,尽可能的在方法上,完善线路检修技术。另外,在检修时,还有针对相关的连接器进行准确检测,尤其是在接触良好性和线路温度监控上,要进行重视,并本着“早发现、早解决”的原则对具体的危险点进行预控。

1.2应对配套杆塔的检查

10kV配电线路的杆塔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运行之后,应当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检查中,要针对外形、地基等基本条件进行检查,防止由于歪斜、地基疏松等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具体可以利用拉线等方法保证杆塔正直。

2、导致10kV配电线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1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对于10kV配电线路运行所带来的影响时极其严重的。自然风险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因恶劣的天气情况而造成的线路的损坏问题也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不仅如此,由于天气情况的影响而造成城网中行道树对线缆的刮挡,最终导致设备发生损坏的事故时有发生。首先,雷击灾害这线杆产生损害。10kV配电线路在进行布设时,通常采取架空布设的方式,这种布设方式虽然可以削弱线路的引雷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同时也会导致线路占地面积增大。如果是在城区中进行这样的布设,那么较高的线路布置很可能会遮挡住建筑物,反而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可能会发生停电情况。

反之,如果将这样的布设应用在乡镇的配电线路设置中,如若遇到雷雨天气,雷击事故发生的几率会有所增加,极易对周边居民以及过路人带来伤害。其次,配电线路被长期架构在室外,受到的温度影响较为严重。温度的骤然升高或骤然降低极易引起热胀冷缩现象,在这样的前提下,线缆的长度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在农网中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相对于城镇来说,农村地区的昼夜温差表现更为突出。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这类四季温差明显的地区,夏季天气炎热,白天温度较高,线缆的程度相对较长,而当太阳落下后,温度会明显降低,线缆又会随之缩短。线缆因速度的变化不断伸长缩短,长期下去,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损坏。除此之外,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极其寒冷,线路结冰也会对线路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

2.2人为隐患

通常情况下,导致10kV配电线路出现问题的人为隐患种类多样,下面我们就针对几类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其一,交通事故带来的线杆损坏,线路短路影响供电安全。其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开挖土方导致线杆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为线路运行以及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隐患。其三,企业检修人员的检查不到位,在进行维修处理时不够完善,风险隐患点没能够及时排除,运行故障仍然存在等。

2.3市场及资金带来的影响

目前,可以在市场上购卖到的电力设备种类多样,但质量却参差不齐。许多设备虽然具有相同的作用,但质量却各不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时常存在着线路质量不均的问题,如果长期将这些质量难以保障的设备应用到配电线路当中,要不然就很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无论是在城镇还是乡村的电网建设中,电力部门为了节约资金支出,很可能会购买不同商家生产的电力设备,线缆的质量水平很难得到统一,一旦线路出现问题,维修的难度也会因此增加。总而言之,陈说线路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而造成故障的原因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定期对于配电线路进行检查,从根本上杜绝电路运行隐患的存在,以便充分满足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

3基于风险控制的运维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

10kV配电线路在配网运行时,在相应的外界环境下,有着明显的复杂性特点,非常容易引起相应的线路故障。这种安全风险往往是由不同的诱因所导致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对危险点进行控制,必须要适当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加强必要的重视程度。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是一项长期且持续的工作,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程度的人力、财力投入,从而保障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具体内容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责任制确立。在具体工作中,应先根据运维管理中的具体项目划分明确的责任区域,并使专人专岗,责任落实到人。通过专人负责的方法,使工作人员能在自己负责的区域更加细致的进行必要的巡逻与检修工作[1]。同时,这种方法也便于相关管理工作者发挥监督作用,采取相应的奖罚制度,以绩效水平对区域责任人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使岗位上的人员有更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2)明确职能划分。在责任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关的岗位职能进行明确,使监督者与运维人员能更加专注于职能定位,更明确的开展工作,帮助提升整体的工作、管理效率。

3.2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标准,这一点在10kV线路检修中也同样适用。所以,相关管理人员,要强化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首先,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分区管理相配套,在运维中实现从点到面的全面掌控。[2]。

3.3加强设备管理

对相应的10kV配电线路设备进行管理,是保证安全风险预防的重要手段,在强化意识与完善管理的配合下,从设备角度出发,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定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危险点排查工作,将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故障进行排除操作,是强化设备管理的必要途径。另外,如果检查中发现线路设备的问题不严重,可以迅速的解决并及时恢复供电。但要是发现的问题较为严重,必须立即组织抢修,以防止造成严重的线路安全问题,以此降低危险点对于电力企业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维护电力稳定运行。

3.4跟踪日常检查

常规性的检查工作,是10kV配电线路检修与危险点预控的基本措施。首先,要在制度上,建立必要的常规巡查机制,并明确的指出检查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检查范围,对于容易引发故障问题的关键危险点进行重点控制,适当提高检查密度与周期的同时,防止出现检查死角产生安全漏洞。其次,将日常的检查内容与常规性工作集合在一起,使检查常态化,并适当的总结经验,寻找并发现规律,使危险点预控的强度得到保障。另外,在进行常规检查时,对于设备和线路的安全性要引起重视,以防出现相关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

总结

通过基本的日常性跟踪检查,可以将风险点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防止严重性的安全事件发生。同时在管理制度、安全宣导、设备控制这些方面的综合性控制下,使得整体的10kV配电线路的危险点防控在运维措施上的到保障,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

参考文献:

[1]周茂胜.浅谈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运行维护与检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4):169.

[2]曾锋.配电线路施工运行及检修分析——10kV配电线路为例[J].低碳世界,2017(07):43-44.

论文作者:姜春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线路运维工作存在的风险与防范措施研究论文_姜春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