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改善研究论文_胡平

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 413002

【摘 要】目的:研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组60人。规组组对患者进行基础的护理方法。治疗组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生率11.6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1.67%;患者术后的肾上腺素和心率治疗组的指标优于常规组,二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在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用心理护理治疗,效果显著,稳定心率和肾上腺素的优势,缓解患者的应激状态,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清创缝合术;心理护理;负性情绪应激反应

清创缝合术是临床中常见的急诊手术,多是因为交通事故、打架斗殴或者高空坠落所引起的非致命创伤,需要对患者迅速止血、消毒、镇定、缝合、包扎等工作。清创缝合术患者处于意识模糊、情绪激动的状态,严重的会出现失控的情况,稍加刺激,患者会有非自主性负性情绪应激反应,对其他就诊患者和医务人员都会造成伤害。所以,对清创缝合术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安抚暴躁的情绪和心理,降低负性情绪应激反应,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所以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共120例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进行个性化心里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共120例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组60人。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传染病的患者不予纳入。

常规组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35至60岁,平均年龄(43.1±4.7)岁;其中肢体创伤45例,头部创伤15例。

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5至55岁,平均年龄(38.7±5.3)岁;其中肢体创伤50例,头部创伤10例。两者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基础的护理方法,主要是心理疏导、观察病情、对并发症进行护理等。

治疗组: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入院时,让患者和家属能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与用心,增加彼此的信任,减轻陌生感和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情况判定创伤程度,快速完成分诊工作。尽可能的减少候诊时间,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出血量。把患者带到急诊外科的病床后,立刻告知手术室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并告诉患者家属及时的挂号、取药;医护人员叮嘱术前的相关工作,准备好急救药物和止血药物,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及家属讲述手术操作流程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让患者和家属都有心理准备,清除恐慌心理,保持乐观的态度,配合医生进行手术。

术中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与患者进行沟通,合理的安慰和关心,告知患者手术的进程,转移注意力,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获得护患之间良好的信任,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湿度55%左右,舒适整洁的环境可增加愉悦感,术中护理人员要定期询问患者的感受,有异常情况告知医生。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心理护理。首先,用生理盐水把患者伤口周边的血进行清洗,检查伤口的包扎情况。护理人员在观察患者40分钟,如患者的生命体征没有问题,伤口无出血和裂开的情况,护理人员可离开。但要定期的巡查并询问患者的感受,使患者和家属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进而更加信任和依赖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一定要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巧和经验,让患者能放心接受治疗,消除不安的情绪。在适当的时间指导患者术后如何饮食,以补充蛋白质为主,饮食要清淡,合理的饮食会让伤口愈合的更快。手术后的20天内不可运动患肢,防止挤压、出血、裂开、沾水的情况发生[1]。患者出院后,告诉患者要定期复查和注意事宜,留下科室电话号码,如患者有不懂的问题或者身体不适可通过电话咨询。护理人员也要定期的回访,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生活习惯、伤口愈合程度,及时改正不良现象,如有安全防护知识的更新要告知患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保护能力。

1.3观察指标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检查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率和肾上腺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生率11.6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1.67%,二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清创缝合术的患者多数为意外事故而造成创伤,患者的情绪暴躁,有恐惧不安的心理,会表现出负性情绪应激反应,主要表现是,心率加速,出血量逐渐增多,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多。如果患者在负性情绪应激的情况下,会妨碍手术的进行,所以对术后创口的愈合也会产生影响,严重的会产生心理阴影,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及患者的身心恢复。所以,对清创缝合术的患者要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应激状态[2]。应激状态是人的机体中有应激源,它会导致机体的行为、心理、生理产生变化,想要缓解应激反应必须要先清除应激源,以及注意力的转移[3]。这样就需要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沟通能力。在清创缝合手术时,护理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让患者身心放松,有助于机体的激素水平调节到正常状态,保持心率的稳定,保证麻醉剂的效果能发挥出来;在术中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确保患者把心率和血压平稳下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状态,使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凝血不良等其他意外出血的情况,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医学的更新发展,心理护理在临床中越来越重要,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让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服务。心理护理就是护理人员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合理的运用,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清除思想上的顾虑,让患者在术中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更有效的帮助自身的身体恢复[4]。在清创缝合术中,比较容易发生应激反应,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细心的关爱患者,让患者有安全感,获得护患信任,解除陌生感。本文研究表明:治疗组的患者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的,而且治疗组的心率和肾上腺素的指标也优于常规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心理护理在治疗清创缝合术患者,能减少并发症状的发生,更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在急诊清创缝合术的患者用心理护理治疗,效果显著,稳定心率和肾上腺素的优势,缓解患者的应激状态,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良美.护理干预对减轻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及应激反应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 0 122 8(8):9 一11。

[2]马晖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在急诊外科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 0 15,1 0(5):6 5 3 一6 9 5。

[3]李玉蛟.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改善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 01 4,2 9(9):8 6 2一8 6。

[4]吴秀娟,陈绮坚,徐巧林,等.护理干预对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 0 13,3 2(l):1 3 4 一135。

论文作者:胡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  ;  ;  ;  ;  ;  ;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改善研究论文_胡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