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俗报刊阅读空间的转换与影响_公共空间论文

论通俗报刊阅读空间的转换与影响_公共空间论文

论大众报刊阅读空间的转型及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报刊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阅读行为,无论是读报、看电视、上网都是在一定的物理空间中进行的。阅读空间即阅读行为发生的物理空间场所。物理空间的社会性状必然会对阅读行为产生影响,不仅影响阅读主体,也对阅读客体产生影响。阅读空间作为客观的物理空间,不仅为受众提供特定的阅读场所,而且对阅读内容也具有某种规定性。比如情色杂志只能在个人空间阅读,在公共空间则不能阅读,这是共识,但总有人突破这一局限在公共场所阅读情色杂志。因此,论文探讨的阅读空间是普遍意义上的空间,即同一报刊的绝大多数阅读行为发生的物理空间。

报刊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必然有其存在的社会空间,包括报刊存在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但我们考察报刊实践往往偏重于考察报刊实践的精神空间,而对报刊实践的物理空间予以忽略,以报刊实践的精神空间代替报刊实践的物理空间。其实报刊存在的物理空间对报刊的精神空间存在反作用。因为空间不仅仅是一个位置和范围,同时也是一种规则的束缚。阅读空间的性质必将影响阅读内容,进而影响报刊的发展。

一阅读空间的类型及特征

阅读空间可以分为公共空间、群体空间和个人空间三种类型。

1.公共空间的定义及特征

根据戈夫曼和洛夫兰德的定义,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不特定的人群可以接触和进入的地方,如广场、公共交通、商店、街道等公共场所。对公共空间的认识和使用凸显出公民社会的发展程度。

公共空间有三个特征:一是高度的开放性。公共空间对进入者的身份预设最低,甚至没有身份预设,对所有人开放。这就要求存在于公共空间的大众报刊的内容必须具有广泛性,能满足开放性人群的阅读需要。

二是规范性。虽然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很强,但为了保证阅读的顺利进行,参与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规范,这种规则规范具有强制性。这个特征表明了进入公共空间的大众报刊必须遵守相应的公共规范,这种规范不仅体现在某些内容被禁止刊登,也体现在大众报刊的内容必须具有公共性,探讨公共话题,关注公共领域。

三是平等和理性。对所有人开放意味着主体在公共空间的平等性,规则规范的强制性则要求主体必须是理性的,这就意味着主体在公共空间可以进行理性讨论和协商。这对进入公共空间的大众报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刊必须成为多元意见表达和传递的平台。

2.群体空间的定义及特征

群体空间是指那些限制进入的,群体内部成员才可以自由进出,外人只有受到邀请才能进入的地方,如机关、家庭、公司等。群体空间中最重要的一个空间就是家庭,是对人进行社会化的最主要空间。从阅读指向看,群体空间对外来进入者意义不是很大,群体空间只对群体内部成员的阅读行为具有规定性。

群体空间最大的特征就是群体空间的主体都属于某个特定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组织性。无论是工作单位,家庭还是娱乐休闲的俱乐部都具有一定的组织性。群体空间的主体阅读行为受到组织性的影响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把关性,进入群体空间的大众报刊是经过组织把关的,只有符合组织需要的报刊才能进入群体空间;二是阅读时间的规定性,主体在群体空间中不可能随时随地阅读,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方可阅读,有的群体甚至禁止群体空间的任何报刊的阅读行为;三是阅读的集体性,在群体空间中主体接触的是相同的报刊,阅读的是相同的内容,这种集体性的阅读有利于意见的统一。

3.个人空间的定义及特征

个人空间即通常所说的个人私密空间,是指只对主体个人开放、禁止其他人进入的空间。在个人空间中,人们可以享有隐私权,行为也最为自由。个人空间有两种类型,一是由建筑隔离形成的个人私密空间,如卧室、书房等;二是由媒介技术促成的附属于身体的私密空间,如手机使用造成的私人空间。会议场所是个公共空间,但用手机收发短信的过程就可以在会场创造一个自己的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私密性。这种私密性导致主体在个人空间中具有很强的自由性,不仅阅读行为多样化,且阅读需求个人化,这对大众报刊提出了挑战,需求的个性化要求大众报刊为个人量身打造报刊内容。

二是平等性。这是指无论是借助建筑隔离构成的私密空间还是通过媒介构筑的个人空间,主体都可以拥有个人空间,主体在这方面是平等的。拥有个人空间就意味着拥有个人的表达空间,这就要求大众报刊必须将每个受众个体看成是平等的个体,提供对等、相互交流的平台。

二 大众报刊阅读空间的转型及影响

传统社会中,群体空间占有强势地位,人们主要的阅读空间为群体空间。随着社会进步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大量出现,群体空间开始丧失其强势地位,让位于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从长远来看,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还将获得持续的发展。大众报刊的阅读空间也从群体空间转向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这种阅读空间的转型必然对大众报刊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大众报刊的一些成功实践也印证了阅读空间的这种转向。

1.对大众报刊内容的影响

从公共空间的特征来看,公共空间要求报刊内容必须丰富多样,不一定要专业精深,但一定要让不同的人能够各取所需,能够满足开放性人群的阅读需要。当前报业的“厚报化”趋向就代表了大众报刊在此方面的成功探索;公共空间的规定性则要求大众报刊必须关注公共话题,建构公共领域,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大众报刊的主要内容必须是公众话题,必须是民众所关心的内容,当前大众报刊的“民生新闻热”是报刊关注公共话题较为成功的实践。尽管当前大众报刊出现了大量的个人话题,媚俗现象严重,但任何一份成功的大众报刊都必须以刊登公共内容为主,这是大众报刊的内在的空间规定性,也是取胜之道,《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新闻周刊》等是这方面成功的代表。大众报刊还要成为多元意见表达和传递的平台,这一点是由公共空间主体的平等和理性决定的。这就要求大众报刊的话语不能只是特定群体的话语,必须是多元话语,而且多元话语间还有必要相互交流,围绕特定的公共话题展开互动。时下大众报刊的“时评热”反映了报刊在这方面的成功应对,《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的时评版是此方面的成功实践。

如前所述,个人空间的私密性要求大众报刊能够按照个体的需求量身打造报刊内容,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个人空间的平等性则要求大众报刊必须将每个受众个体看成是平等的个体,提供对等、相互交流的平台。从长远来看,大众报刊走融合传媒的道路也验证了大众报刊阅读空间的个人空间转向。

2.对大众报刊发行方式的影响

公共空间平等、理性的特点,个人空间的私密性以及平等性的特点,都要求大众报刊的阅读行为是自发自愿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权力强迫上述两种空间的主体进行被迫的阅读行为。这种自发自愿的阅读特点必然影响到报刊的发行,零售和自费征订的发行方式,是大势所趋。

报刊发行有市场化与非市场化两种模式。市场化发行主要是自费订阅和零售两种方式,非市场化发行主要采取组织摊派的方式。对系统报刊来说,发行依赖行政命令是很正常的,比如各级机关报在各级党政机关的订阅,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系统报刊的阅读空间主要为群体空间。大众报刊作为非系统报刊,必须面向公共空间、私人空间,走市场化发行道路。当前我国报纸发行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大众报刊利用行政资源,强制性地摊派订阅的问题越来越遭人诟病;二是在市场化发行中,普遍采用物质刺激方式(如赠品、折扣等方式)来吸引征订,这种做法对于报业来说是不太入流的,国际上比较规范的报纸都不屑于使用这种手段;三是主流大报不重视零售领域。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权威主流大报都是大城市中报刊零售的主力,而我国权威主流大报却很难在报摊中找到市场。要解决这些问题,大众报刊就必须认识到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的自觉自愿性,并根据空间特性提升报刊的内容品质,改变发行观念,坚持走自费订阅和零售的发行路线。

3.对大众报刊形态的影响

大众报刊阅读空间由群体空间向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转向,在推动报刊内容、发行方式转变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报刊的存在形态,推动了大众报刊形态的多样化。虽然现实空间中,公共空间、群体空间、个人空间三者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个人可以凭借手机、网络在公共空间、群体空间中进行自由切换,创造自己的个人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众报刊可以将公共空间、群体空间以及个人空间一网打尽。从普遍性看,同一报刊的绝大多数阅读行为发生的物理空间仍具有同一性,因此大众报刊必须通过适当的形态进入相应的阅读空间,争取发行范围的最大化。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广场、公共交通、街道等公共空间大量出现,这些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市场化的大众报刊也主要在这些场所中被销售、阅读。针对公共空间,大众报刊发展了一些新的报刊形式,比如就公共交通而言,地铁报就是新的报刊形式,其发展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面对街道、商场这些公共空间,免费报刊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在个人空间进行的阅读实践最为复杂多样,阅读的个人色彩最浓。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个人可以凭借手机、网络等技术在公共空间、群体空间中进行自由切换,创造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这就要求大众报刊要想进入个人空间,不仅内容要量身打造,且要采用新的报刊形态。比如手机报、报刊的网络电子版、大众报刊的新闻网站,再如具有收藏价值的精致报刊等新的报刊形态都是大众报刊进军个人空间的成功实践。从长远来看,个人空间对大众报刊的影响最为深远,这要求大众报刊必须走融合媒介的路线,通过电子媒介进入个人空间,实现其传播价值。

三 总结

总体来看,大众报刊的阅读空间从群体空间向公共空间、个人空间的转向,必然给大众报刊带来内容、形态以及发行上的影响。对大众报刊来说,阅读空间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众报刊必须研究阅读空间,进行空间细分,由此促进大众报刊更好、更快的发展。

标签:;  ;  

论通俗报刊阅读空间的转换与影响_公共空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