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班 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未成年属于一种特殊的群体,国家对于未成年有着很大的关注,尤其是对未成年的保护以及未成年的犯罪问题,设有专门的法律,对其进行法律保护和法律制裁。心理矫治是一种罪犯改造的方式,对于未成年罪犯可以采取心理矫治的方式,通过教育、谈话等方式,让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让其可以自觉地遵守法律,做一个守法的公民。本文主要研究未成年罪犯存在的心理特点以及矫正的难点,提出未成年罪犯心理矫治的策略。
【关键词】未成年;罪犯;心理矫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351-02
心理矫治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改造内容,通过对罪犯心理的矫治,进而影响罪犯的行为,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未成年罪犯是需要特殊照顾和教育的群体,在进行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矫治时,需要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评估,通过谈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让未成年罪犯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主动服从和接收改造,避免出现再次犯罪的情况。此外,心理矫治有助于未成年学生自我的调节和矫治,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开展心理矫治,对未成年进行教育改造有着积极的意义。
1.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矫治难点
1.1 抗拒改造
在一些刚刚进入监狱的未成年中,抗拒改造的情况十分常见。之所处出现这种抵触心理,主要原因有:首先,未成年失去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这种行为心理的产生,在于未成年开始认识到自己犯得错误,由于外部的压力或者刑期过长,未成年对自己的未来产生很大的迷茫,看不到希望。认为即便进行改造教育,也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其次,部分未成年以犯罪行为为荣。一些青少年受到网络信息或者影视剧的影响,看重“江湖义气”,蔑视社会的规则,觉得犯罪是一种光荣的事迹,值得炫耀,认为服刑的经理让自己更“江湖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存在抗拒改造行为的未成年罪犯,干警在进行心理矫治时,表现出不愿意改造的态度,部分表面同意和接收,但内心抗拒,导致改造效果不佳。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抗拒改造的情况都会增加心理矫治的难度。
1.2 敏感冲动
未成年罪犯由于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以及个体的生理原因,容易出现冲动、易怒、敏感的情绪,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导致这些不良习惯和情绪的出现,大多是由于受到家庭风气或者家庭情感教育缺失导致。这些未成年罪犯入狱之后,也难以同其他罪犯很好地相处,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口角和暴力冲突,对于其他未成年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对此类未成年进行教育时,配合度很低,谈话过程情绪容易波动,谈话教育效率和效果不佳。部分未成年有着改造的心理,也配合改造教育,但是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同样容易出现一些打架斗殴的情况。
1.3 自我防御
对于进入到监狱的未成年罪犯,当感受到外界威胁或者压力时,会激发起自身的心理防御,通过歪曲现实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目的在于降低自身的痛苦,让自己内心保持平衡,消除自身的不安。遇到这种自我防御比较强的罪犯,在进行心理矫治时,往往难以开展,无法同期进行深入的聊天。如果无法同罪犯进行聊天,则难以了解和掌握未成年罪犯的心理,不知道其想法,就无法“对症下药”。
2.未成年罪犯心理矫治的策略
2.1 掌握未成年罪犯的犯罪情况,进行心理评估
开展心理矫治首先需要了解未成年罪犯的犯罪情况,包括个人信息、犯罪名称、获得的刑期、犯罪的原因、家庭情况、受教育情况、罪犯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心理状况等,通过认真的分析和评估,进而确定矫正的方向和具体的做法。由于未成年罪犯不同于成年人罪犯,身心发展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干警在进行心理矫治时,需要了解到不同罪犯的个体特征,进行个案评估,明确心理矫治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制作有差异的矫治方案,“对症下药”。在个案评估方面,可以参考国外的评估内容,例如,英国OASYS罪犯评估系统、美国LSI-R水平评估表,同时结合未成年罪犯的特点,进行危险性评估和再犯罪评估。只有做好准备,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方便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
2.2 利用亲情进行教育感化
有研究表明,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间,情感需求比较强烈,需要家人或者朋友的鼓励和关心。因此,在进行未成年罪犯心理矫治时,将家庭亲情介入进来,实施情感教育,感化未成年罪犯,如何获得未成年罪犯家人的支持,如何参与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干警在实施感化教育之前,应该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通过走访的方式,寻找对于未成年罪犯改造有利的信息,在谈话中恰当地利用;同时给与未成年罪犯与家人沟通的机会,借助于亲情感化罪犯,使其好好表现,早日重回正常的生活。
2.3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说是未成年罪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未成年罪犯及时地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性,及早地悔悟,依靠良好的道德意识,促进其态度的改变,积极配合改造。在集体教育中,可以采取“榜样教育”的方式,选择一些社会的道德模范事迹或者在监狱内有着优秀表现的人员事迹,将其做为案例,进行优秀很粗按哦填那个文化、社会道德的教育,帮助未成年罪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在个别教育中,要采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方式,逐渐让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2.4 加强法制教育
初生牛犊不怕虎,未成年之所以出现犯罪行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那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对应的后果等,不知法而犯法。因此,对于未成年罪犯应该加强法制教育。首先,在心理矫治过程中,对未成年罪犯进行犯罪行为的讲解,让其认识到自己行为违反了哪条法律,要获得的惩罚。其次,将社会上比较常见的犯罪行为以及惩罚进行宣传和教育。最后,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指出哪些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依靠法治教育,让未成年罪犯懂法,认识到违法的后果,进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2.5 丰富心理矫治的方法
心理矫治在于改变未成年罪犯的思想,这并非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之中,监狱应该结合未成年罪犯的特点,丰富心理矫治的方式,并非是心理咨询和情感感化是心理矫治的方法,也可以此多样化的矫治方式。除去教育、面谈、心理咨询等矫治方式之外,还应该丰富活动内容。例如,开展小品、音乐剧、话剧等艺术表演,让其受到熏陶,积极参与文艺演出;利用电视和广播进行法制教育宣传,开展法制知识竞赛,并将结果做为罪犯的考察;提供图书角、阅览室,满足未成年罪犯读书的需求,借助文化熏陶自己。
【参考文献】
[1]陆晨瑶,陈燕镧.对未成年罪犯心理矫治对策的思考及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6(24):17-18.
[2]王瑶.未成年罪犯心理矫治研究综述[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87-88.
[3]邱春来.环境中的色与形在未成年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
[4]周佳裕,丁可,王幸菊,等.环境设计对未成年犯心理矫正作用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6):27-28.
[5]胡俊文.法社会学视角下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矫治初探[J]. 湖北社会科学,2007(6):151-153.
[6]吴跃跃,胡勍,凌小英,等.对未成年犯心理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用音乐对未成年犯进行心理矫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6):120-123.
论文作者:刘奇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罪犯论文; 心理论文; 方式论文; 认识到论文; 情况论文; 犯罪行为论文; 自己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