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邝良锋[1]2001年在《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阐述了法律信仰的含义及其特征,指出法律信仰是主观心理、客观行为及信仰对象叁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体,这表明:创造“良法”和培养“良民”是形成法律信仰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第二部分分析了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意义,指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是完善法治的精神意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叁部分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现状:法律信仰与道德信仰、权力信仰、金钱信仰及自我信仰之间的冲突是当前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具体表现;幼稚性、不稳定性,缺乏意志品质是当前大学生法律信仰形成过程中的特点。 第四部分从社会大环境、高等学校的小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内环境叁个方面揭示:传统法律文化因素、权大于法的观念、高校管理缺乏法治气氛及法制教育的不足,大学生没能认同法律价值和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 最后从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两个方面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作了简要阐述。

周妍欣, 周燊萍, 杨海涛[2]2018年在《徐州市大学生法律素养调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徐州市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促进校园普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徐州市4所高校作为研究地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及网上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有待提高,法律信仰没有完全形成。结论:徐州市大学生法律素养不是很高,需要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建立法律信仰及提高校园普法水平等方法提升。

叶滢[3]2009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法律信仰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深入落实,当前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研究逐渐升温,引起社会各界和高校的关注。青年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不是偶然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在对学术界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及概念的回顾和梳理之后,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市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与访谈,探究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现状与特征及分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然后本文尝试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人因素等多方面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进行剖析。最后,本文指出在理性审视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同时,应从辩证接受传统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法律民族精神;客观看待现实法律环境,加强法律权威观的宣传和普及;加强校园法文化的建设以及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等途径来推进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构建。

朱国良[4]2016年在《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里程碑上书写下光辉的一页,依法治国吹响了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号角,中国的法治建设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和历史转型,当然也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如何彻底、全面、顺利转型,如何充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不利障碍,尤其是如何引导广大民众真正走向法治,还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到底是因为什么认同法治?他们对法治认同到什么程度?这一追寻契合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时代方向一致。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状况,恰是整个社会民众法治认同状况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反思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必须以整个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法治历史和法治类型为基准,才能做到对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进行科学考察和准确界定。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是对人们为什么遵守法律这一重大命题的深入思考和局部研究,本研究从法治认同的学理视角丰富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内涵。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导论部分首先对研究问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进行分析,指出从依法治国方略实施和法治社会建设视角下,系统研究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对于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命题,还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有了坚定的法治思想理念保障。导论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做较为系统的研究现状述评,充分借鉴学习已有的法治认同研究成果;分析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和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理清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廓定研究框架。第一章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基本理论。从认同的涵义出发界定法治认同的基本涵义,并阐释法治认同的权威性、利益性、实践性叁大基本特征,进而分析了法治认同的四大形成条件,以及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主要类型等问题。法治认同的形成条件包括:良法是制度性条件,是法治认同的前提条件;法治对正当利益的保护是法治认同的关键条件;培育法治的精神文化是法治认同的本质条件;守法主体的普遍性是法治认同的重要条件。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主要类型包括:工具性法治认同和价值性法治认同;个体性法治认同和群体性法治认同;消极性法治认同和积极性法治认同。本部分还分析了法治认同的基本理论基础: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并将法治认同与法治教育、法治意识、法律意识、法治信仰、法律信仰等基本概念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辨析和界定,为后面进行的研究奠定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价值。立足法治认同视域、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全面研究法治认同和法治思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学术研究领域,这将是一个创新实践的有效运用,有必要从理论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法治价值、思想教育价值及思想教育价值的创新实现等问题进行系统探讨和梳理总结、凝练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是当代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底蕴,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当前法治运行的内在稳定持续动力,更是对依法治国政治共识的高度践行。大学生的法治认同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并将承担起凝聚共识、塑造权威、引领方向的历史重任,发挥出无与伦比的重要思想价值。法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中有其发挥特定思想价值的维度,能够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现。第叁章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是一个理论分析与实践践行二者兼具的研究课题,需要在理性认知和实务经验基础上做出某种判断选择。关于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需要从法治认知、法治意识、法治情感和法治行为几个维度分别展开阐释,这样才能比较具体细致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对于法治的认同度。在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指出当代大学生对法治的接受度较高,主观意愿上希望进一步学习、掌握法律知识,运用法治思维处理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对法治的认同度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人心逐渐在提高,他们更愿意充当依法治国方略的积极践行者和担当者,自身已经认识到大学生群体承载社会的未来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投入依法治国法治实践的积极性也是相对较高的;总体认知较为理性,有的法治知识较为缺乏,有的知识观点尚待修正;对当代法治的认识还是比较具有理性的,质疑与认同并存,大学生不是法律、法治万能论,更不是法律、法治无用论,而是希望法治更加完善。从深层次原因分析看,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之所以存在问题是由于存在法治理念误区、欠缺法治契约精神、尚未养成法治思维等导致的,由此进行反思,才能比较具体细致的掌握当前大学生对于法治的认同度,为有效开展法治教育、培养好即将成为法治建设主力军的人才队伍、推动当前法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第四章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战略性思考。中国法治的发展历史进程始终是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相契合的,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就是要遵循着从民主共识与法治进路的两大逻辑起点出发,这才是一种战略性眼光、宏观性和战略性分析思考。在依法治国的法治建设实践中,法治认同的最直接后果将是对法治权威的服从和尊重,法治认同能够为权威建设提供情感动力并起到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从战略上看,首先我们要充分关注对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各种社会综合影响因素,还要特别注重发挥政府法治权威的正向统领作用,遵循这种逻辑思考,从民主的共识性根本内容和法治的制度化进路两大逻辑起点出发,才能为提升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选准正确的战略方向、确定恰当的战略和策略,并为推进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具体路径选择奠定基础。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受到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心理因素等的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决定性经济因素,利益保护是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现实经济因素。党和法治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法治中国建设的反腐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除了受上述经济基础、政治因素的影响作用之外,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现象,作为一种主体思维活动,法治认同更要受主体自身的理性所左右,这是一种内在的权衡和选择。第五章是推进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的路径选择。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认同问题,尤其是探讨推进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具体路径必须既要探讨法治认同的思想文化理念方面的问题,又要分析研究法治认同的实践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的有机结合。法治宣传教育是促进法治认同生成的必要手段,法治思维是法治认同生成的心理基础建构,法治认同贯穿于法治中国的实践进程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引导大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要不断向大学生宣传法治理念、传授法治规范、培育法治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法治的认同。大学生的法治认同无疑是当今青年群体社会认同中最重要的一种社会认同,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塑造社会权威、维护与促进社会发展无疑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推进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要进一步激发当代大学生对法治的丰富情感、使其遵循法治价值的内化引领,还要进一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并引导当代大学生立足生活实践向度、积极参与社会维权实践。也即是应该坚持从五个维度和一个根本的视角:五个维度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培养法治情感、内化价值引领、培育公民意识、养成法治思维,一个根本即参与制度实践。五个维度是大学生法治认同的思想文化理念维度,一个根本是大学生法治认同的实践行动,五个维度最终要统一于一个根本,依此深入研究大学生法治认同的路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造就法治中国建设所需要的、新时期大学生对法治的高度认同。

赵雪舟[5]2018年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并特别强调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这其中也必然包括作为社会栋梁之才的大学生群体的法治素养的提高。那么,当下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法治素养处于何种水平,存在哪些不足,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何在,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我们思考与改善。本论文即试图通过实证调查和比较分析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本文从法治意识、法律知识和法治信仰叁个层面分析我国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认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总体上要好于过往,同时也存在着人群分布上的不平衡、权利、义务与责任意识的失衡以及对法律应用的不同方面存在意识上的强弱差异等现象;在法律知识方面,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基础知识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掌握还存在着极大不足,对在新出现的业态中如何正确维护自身权益和保证自己守法奉法也缺乏相关法律知识;在法治信仰方面,总体上看,大学生对法治的信仰程度尚停留在较低层次,未形成坚定的法治信仰。论文进而针对现状分析了原因,认为大学生法治素养尚未达到应有标准,不能满足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现代公民和大学生生活实际的需要。而存在这些不如人意的现状的原因包括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包括传统的人治思想和人情关系在社会中的影响、社会腐败现象频出对我国法治建设环境的腐蚀、社会转型期特有的无序状态和大学生进入大学前法治素养培养的欠缺等;自身因素则包括宏观方面的法治教育理念和操作实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授课方法和授课内容等存在很大缺陷。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一方面提出需要着力改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则聚焦于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包括:大学生法治素养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的改进、课程内容的完善和中小学阶段学校法治素养培养的加强等叁个方面。

赵明龙[6]2016年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来,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发展。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全面部署了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公民法治教育,提升公民法律素养。大学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主体,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已引起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本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和吸收以往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意义入手,选取辽宁地区叁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交流访谈,并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出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首先,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设计了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问卷,并选取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叁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法律素养总体上呈现出令人满意的良好状态,但部分大学生法律素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法律信仰缺失,法律实践明显不足;法律思维淡漠,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关注程度不够;大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相关理论认识模糊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其次,对影响大学生法律素养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指出:由于不良法制环境的影响,传统人治思想的束缚,网络不良资讯的负面影响;高校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待改进;家庭“重智育轻德育”培养方式的影响,父母忽视对子女的法律素养教育;大学生自我养成意识不强,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原因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法律素养存在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途径。具体包括:遵循依法治国的目标要求,遵循依法治国的原则要求,遵循依法治国的任务要求;推进法制建设,发展法制经济,弘扬法律文化;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强化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营造校园法制文化环境;家长要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培养法律思维、逐步坚定法律信仰,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养成法律自律习惯。期望这些对策和建议能够对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胡神松[7]2012年在《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人类对智力劳动成果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当前,发达国家以知识经济为主导,在注重智力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和物质财富的同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教育与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把培养知识产权人才、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升知识产权能力,作为本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2005年我国开始制定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国务院颁布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并把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作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任务,将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初步形成作为近期的战略目标。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和文化在近代清末才移植我国,与我国以伦理纲常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以及长期的为政以德和人治传统有很大的差异,导致知识产权在我国存在制度上的缺失和文化上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知识产权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面临诸多的冲击与挑战。主要表现是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无论市场主体还是管理主体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还不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基本理念还未形成。这就导致了我国一方面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还很少,另一方面已有的知识产权资源流失又比较严重。我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高知识产权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市场主体和管理主体的知识产权素质,拓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知识产权教育和文化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基础性、艰巨性、长期性等特点。中国入世后,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垄断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知识产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意义显得尤其重要。培养一大批具备知识产权专业素养的科技创新人才,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是时代对我国当前知识产权教育提出的新任务。美、英、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基本上都开设有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如2002年春,日本就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基本国策,包括四大战略:创新战略、保护战略、应用战略、人才战略。其中人才战略不仅包括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培养,也包括培养有知识产权基本素质的科技人才。韩国已在各类学校建立了125个发明实验班,进行发明创造训练和知识产权素质教育,培养未来的发明创新人才。2005年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知识产权教育和研究国际专题讨论会在日内瓦召开。来自全世界42个国家的与会者呼吁以更全面的方式开展并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和研究工作,鼓励人们更广泛地认知、更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会者还呼吁提供更多资源以支持中小学和大学的知识产权课程。知识产权从娃娃抓起,在小学就开始知识产权教育,让小学生从小就培养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对我国今后公民知识产权素质的提升具有战略性意义。高校是知识产权教育的主阵地,知识产权素质应当成为其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应当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来抓。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知识产权竞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当前我国60%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只有万分之叁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大多数企业没有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机构,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还很淡薄,我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赔偿额每年高达数百亿。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教育,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素质迫在眉睫。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叁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知识经济形势下,农民也必须提高知识产权素质,利用知识产权特别是农产品地理标志来取得更多的财富,创造更可观的经济效益。总之,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在全国范围内提高中小学生、大学生、行政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农民、服务机构人员知识产权素质,是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目标。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创新点等。第二章为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概述,阐述了该论文的相关理论和概念。第叁章为知识产权制度、文化和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从知识产权制度与文化的历史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文化现状分析,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分析叁个方面展开了研究。第四章为国外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践,阐述国内外目前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为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阐述了战略规划和战略专项任务,并提出了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价值观、知识产权文化、知识产权法律信仰、知识产权能力五个方面战略目标和实际成效。第六章为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绩效评价,从管理学的角度对上述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进行绩效分析。第七章为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实施措施,以高校、中小学、行政管理人员、企业、农民等社会主体为代表重点阐述了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实施措施。第八章为实证研究,以中兴通讯和武汉理工大学为实例阐述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实施取得的成效。文章涉及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对比分析法、模型法、统计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了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的规划和目标,分别从实现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联动或互动,构建我国知识产权国民教育体系。实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协调统一,营造我国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实现知识产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交相辉映,共同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熟悉一种制度,形成一种理念,培养一种能力,形成一套机制。第二、提出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即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树立知识产权价值观、培养知识产权法律信仰、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提高知识产权能力。第叁、从管理学的角度构建模型对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进行绩效分析。第四、提出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的实施措施。

于丽芬[8]2016年在《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合格的公民是具有规范法律意识的公民。所谓规范法律意识是指法律主体对于法和法律现象的健康而正确的认识、评价和情感体验,并由此而形成的法律主体追求法的创造性意志的主体性精神。这种以人的精神尊严、自律性法律意识和相互承认精神为内在要素所构成的主体性精神,是规范法律意识的灵魂。由此,人的法律意识才成为主体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才有了头脑和灵魂,法律才会充分实现其使命。因而,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规范法律意识的公民,就成为了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工程。本文紧扣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这根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多学科透视的方法以及图谱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系统分析了规范法律意识的内涵和构成要素,通过法律意识与规范法律意识的概念辨析,将规范法律意识界定为由人的精神尊严、自律性法律意识和相互承认精神所构成的主体性精神。以此为出发点,界定了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及其相关范畴,提出了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回顾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调查并分析了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现状,从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的时空价值视角,提出规范法律意识教育必然也必须成为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标,此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根本前提。依据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的目标和现实状况,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的基本对策。认为加强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不仅要树立科学的规范法律意识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规范法律教育主体队伍职能,还要构建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课程体系,并提出了“一主叁辅”的构建路径。“一主”是指“主渠道”,即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建立能够体现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培养目标和内容的知识体系;“叁辅”是指在大学生通识课和选修课程中搭建能够拓展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视野的信息平台、在校园中创建能够增加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素养的文化氛围、在社会上优化能够正向激励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追求的生态环境(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刘江宁[9]2012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渴望成长,又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受着形形色色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对于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而言,信仰是人生的坐标、精神的动力。有了信仰,就有了应对社会风云巨变的思想武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也在加速融合,人们的意识形态、思想活动和生活方式正经历着激烈动荡。在社会变迁背景下,虽然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在信仰的缺失、迷失、不坚定,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产生困惑,进而对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动摇。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环境中都会面临着一些诱惑,处理不好,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对于今后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中国大学生现有信仰体系的特点及社会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信仰教育,走出现在信仰教育的困境。关注大学生的信仰就是建设大学生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第一章介绍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的一般理论分析,对信仰的内涵、本质、特征进行了界定和分析。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分类、进行问卷调查等方法,发现大学生信仰的主要内容为神灵宗教信仰、传统道德与文化信仰、政治信仰和社会信仰。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具有多元化内容,有积极的信仰和消极的信仰之分,其信仰的功能性也具有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引导大学生科学信仰的选择,充分认识和发挥信仰在大学生中的积极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信仰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信仰具有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个体功能体现在信仰对个体的精神统摄作用、信仰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动力、信仰对个体人格的塑造起决定性作用、信仰对个体行为的激励与约束作用等。社会功能体现在信仰促进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信仰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信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信仰具有政治激励作用、信仰具有科学文化创造功能、信仰对社会的导向功能等。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信仰作为历史文化的精髓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对于大学生而言,面对意识形态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强烈冲击,科学的信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具有坚定的信仰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激变大潮中寻找到自己合适的坐标,并作为社会年轻的高层次的稳定力量而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的特殊功能体现为:可以为大学生精神文明提供新的信仰内容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路径载体、为大学生锐意创业提供新的实践体验。信仰对大学生的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表现在信仰对学习的影响、对交往的影响、对择业的影响、对认知的影响等各个方面。本文采取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的调查分析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形式进行。论文的第二章通过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问卷和访谈情况分析,总结了当代大学生信仰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其中针对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问卷设计进行了分析,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在访谈调查中针对访谈的对象、目的、内容、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根据问卷和访谈的结果,对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现状调研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别是:当代大学生信仰的基本情况、当代大学生信仰观念及信仰的影响力调研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信仰的内容和特性方面调研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信仰的社会性方面调研分析和当代大学生对信仰教育态度的调研分析,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信仰的现状为:信仰体系更加开放化、信仰的内容趋于世俗化、信仰的选择更加透明化、信仰的传播方式更加科技化、信仰的选择更加透明化。根据对当代大学生信仰的特点及原因分析总结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具有时代性特点、多元性特点和开放性特点。在问卷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洞悉当代大学生信仰发展趋势,即全球化时代大学生信仰逐步走向复兴和重塑、多元文化引导下大学生信仰个性化发展倾向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重建过程中逐步摆脱“边缘化”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创立者,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对客观规律的揭示。马克思主义体系也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复杂的环境下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作为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在经受一定的冲击,他们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嬗变和信仰的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强烈的反差。但是,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展来看,所谓的危机仅仅是整个过程的一小片段,是暂时性的,人们在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没有彻底的否定,如何引导当代中国大学生正确认识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中的马克思信仰者和马克思信仰团体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在此之外,不少大学生游离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其他信仰之间,有的根本没有信仰甚至没有从内心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的主流地位面临挑战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大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但是形成这种危机的消极影响是广泛存在的,我们必须正视这种影响,并考虑克服。因此,引导大学生在对信仰做出理性的思考后,接踵而来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发展。当代大学生对于信仰的要求,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上满足自我需要,是他们信仰问题的普遍心理和共同期望。第四章分析了当代中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选择与生成。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面对信仰的多元化选择,研究了他们是如何分辨和取舍的,他们在选择自己的信仰的时候价值判断标准是什么,他们选择的特点是什么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选择与生成过程分叁步:信仰的主流地位的获得、个体对于信仰认同和群体认同。信仰的选择与生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从信仰的选择对于信仰主体的意义和对于客观世界的意义两方面来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总结了当代中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与生成意义和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选择与生成的特点,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选择具有动态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特点。最后研究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选择与生成机制,即建立良好的信仰信息沟通渠道、注重引导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原则和技巧等。对信仰选择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价值的判断过程,这些价值观念会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五章论述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继续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就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的目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让大学生正确理解并把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质内涵,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中国的主导信仰,但不是唯一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不断发展认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路径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在学生骨干中培养忠实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第一步,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前提条件、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活力源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根本方法,实现传播方式多样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保证。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坚决把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中,逐步实现二者的协调、同步发展。应当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养成和坚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丁霞[10]2012年在《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明天。作为青年一代中的先进群体,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水平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入贯彻落实,有关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引起了社会各界和高校的普遍关注。当前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状况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在对理论界关于青年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的相关概念及培育理念的系统梳理之后,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历程及成效的总结和评价,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法律信仰出现的种种问题。然后,本文尝试从法制环境、法律教育、个人因素和网络效应等多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因素。最后,本文指出,应该在理性审视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状况的同时,客观看待现实的法律环境、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治人格精神,改进高校法律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优化网络环境、引导大学生健康文明上网等途径来推进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邝良锋. 四川师范大学. 2001

[2]. 徐州市大学生法律素养调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周妍欣, 周燊萍, 杨海涛. 法制与社会. 2018

[3]. 当代中国大学生法律信仰研究[D]. 叶滢.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4]. 当代大学生法治认同问题研究[D]. 朱国良. 山东大学. 2016

[5].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问题研究[D]. 赵雪舟.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6]. 依法治国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研究[D]. 赵明龙. 沈阳农业大学. 2016

[7].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D]. 胡神松. 武汉理工大学. 2012

[8]. 大学生规范法律意识教育研究[D]. 于丽芬.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9]. 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D]. 刘江宁. 山东大学. 2012

[10].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分析[D]. 丁霞. 吉林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大学生法律信仰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