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的影响评价论文_覃建芳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 5459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患儿主要为2017年02月~2019年0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输液治疗500例小儿,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展开分组纳入研究,常规组250例患儿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干预组250例患儿在治疗期间接受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对常规组和干预组患儿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干预组本次研究之中疼痛评分、家长满意度评分和常规组之间存有明显的差异,组间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本次研究之中一次穿刺成功率比常规组更优,组间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之中应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可促进家长护理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升,进而保障输液治疗可顺利展开,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舒适护理;一次穿刺成功率;儿科;静脉输液

在儿科门诊之中静脉输液为常见的治疗技术、有创护理行为,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会对患儿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一定的应激反应,影响静脉输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造成影响[1]。本文纳入研究的患儿主要为2017年02月~2019年0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输液治疗500例小儿,主要探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产生的影响,研究如下文详述:

1.研究资料

1.1患儿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得患儿主要是2017年02月~2019年0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输液治疗患儿50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纳入,常规组250例患儿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干预组250例在治疗期间接受个体化舒适护理干预。常规组男患儿共143例,107例为女患儿,年龄3岁至10岁,年龄均值(5.63±1.20)岁。干预组男女之比为146:104,年龄3岁至11岁,年龄均值(5.94±1.03)岁。患儿个人资料完整,家属在了解知晓护理方案前提之下,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之中干预组资料、常规组资料展开分析,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第二组250例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干预,为患儿、家长介绍环境和相关注意事项,按照医嘱应用药物治疗,在输液结束之后告知患儿下次输液时间、药物应用方法。

第一组250例患儿接受舒适护理,如下:

(1)心理护理。小儿在生病期间十分容易出现哭闹、烦躁,家长也因容易出现焦虑和不安,这会对其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心理安慰,在治疗的时候协助患儿调整好体位,让患儿以舒适体位进行输液治疗。在操作的过程之中,动作娴熟,减少引起患儿疼痛,及时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及时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有些患儿在治疗的时候出现哭闹、反抗状况,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转移其注意力,护理人员可经过播放《小猪佩奇》、《冰雪奇缘》、《西游记》、《汪汪队》等动画片、发糖果、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多夸赞患儿,以保障小儿配合进行输液,保障输液的顺利进行。

(2)加强环境方面的护理。加强患儿输液流程的优化,严格按照儿科门诊输液流程展开护理干预,在输液之前需对药物和患儿姓名进行仔细核对,若出现任何问题需及时将其上报,减少医疗事故。在输液之内张贴卡通人物,例如:艾莎、熊大、佩奇、喜羊羊等,缓解患儿因环境而出现的紧张感。护理人员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培训,不断的提升其技能知识和理论知识。

(3)输液护理。在接药之后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药物名字、数量和质量的查对,向家属、患儿讲解该药物治疗的作用,在为其进行输液之前需要遵守三查七对制定,严格确定患儿个人信息、输液装置和药品信息,确定无误之后才可展开输液治疗,在输液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再次查对患儿的姓名、就诊号、药物名称等,确认无误之后进行输液操作。在进行穿刺操作之后进行五分钟的观察,若无异常则可离开,但需同时告知患儿家属不可随意进行滴速的调节,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4)饮食护理。小儿在生病期间需要保持饮食清淡,因为小儿生病期间食欲会降低,护理人员人员、家长需要鼓励小儿多饮水,并给予小儿准备一些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鼓励患儿平常多食用新鲜蔬果,患儿遵循良好的饮食习惯,日常禁止使用辛辣、酸冷的食物。并且家长需要更换每日的菜谱,既需要保持营养的均衡,也需要保持食物摄入的多样性。若小儿出现营养不良,则需要及时补充营养、水分。

1.3统计学研究

研究获取的试验数据经P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以(n%)的形式对计数资料展开试验结果表述,以()的形式对计量资料展开试验结果表述,以P<0.05的试验结果表述对检验水准展开对比,试验数据P值若小于0.05,则可认为试验结果数据在研究中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和患儿疼痛评分的分析与对比

干预组患儿在此次研究中的疼痛评分比常规组低,家长护理满意度比常规组优,组间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和患儿疼痛评分的分析与对比

 

2.2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对比和分析

干预组一次穿刺共241例,二次穿刺9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4%;常规组一次穿刺共158例,二次穿刺53例,三次穿刺成功39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63.2%;干预组在此次护理中一次穿刺成功率比常规组更优,组间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输液治疗是指药液直接进入其血液循环的治疗过程,因此对于输液、药物的无菌性要求很高。药液配置一般是在开放的病区之内进行,但小儿静脉输液室内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消毒隔离措施会存有相应的问题,加上小儿的年龄比较小,会因为病情容易出现哭闹,在得知需要进行输液治疗的时候会因拒绝而出现挣扎等状况,为了保障其配合需加强干预[2]。优质护理主要是经护理人员对患儿从多个方面进行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发放输液知识手册,让患儿和家属在输液的过程中注意相关事项。耐心听取患儿个人的主诉,进行患儿情绪的安抚,进而将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降至最低[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此次护理中患儿疼痛评分和常规组之间存有明显的差异,家长护理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概而言之,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之中应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可促进家长护理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提升,进而保障输液治疗可顺利展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丽芳.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沟通技巧与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3):75-76.

[2]徐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顺从性及穿刺成功率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5):14-15.

[3]彭建红.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患儿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115-116.

论文作者:覃建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的影响评价论文_覃建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