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论文_张光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论文_张光华

——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探讨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第一小学校 628400

一、引导学生多阅读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

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在当今时代,尤其要注意速读能力的培养,快速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写读书笔记,既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我特别强调学生博览群书,重视朗读、熟读、背诵。首先让学生熟读语文课本中的范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文章、段落、诗词,一定要篇篇熟读成诵;其次,和课文配套的自读课文也让学生做到篇篇熟读,名家名篇也要求背诵。另外,我每星期都抽出来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读课外读物,并且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备有“阅读积累卡”,把一些优美词句、片断、写作知识及时写在卡上;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晨读时间反复吟诵,装进自己记忆的仓库,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毛主席说过: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质量。数量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达·芬奇画蛋、鲁班学艺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学生读得多,记忆得多,掌握了一般文章的结构、特点及技巧,掌握了丰富的词汇、语言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再搜肠刮肚了。

当然,阅读对语言的积累,决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积累,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背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积累词句的同时,不也可以领悟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吗?记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积累词句的同时,不也可以感受到志士仁人那种先公后私、忧国忧民的情怀吗?诵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能不受到诗人那种热爱母亲的深情的感染熏陶吗?

二、强化熟读多背诵

1.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语文教学时要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可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会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3.每学期补充八篇左右的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

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许多名篇熟读成诵。江泽民同志访日时,主人问他访问的结果怎样,他顺口吟诵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这两例,不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背诵古诗文和名篇受益匪浅”吗?现用教材虽有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我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三、加强作文多训练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用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作文课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

着眼点有四方面:

1.练在知能转换处。

2.练在情感交融处。

3.练在思维的发散点。

4.练在情节的空白处。

凭借以上途径,学生的语言运用频率不断加大。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语言。

综上所述,博览、诵读、作文,三者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再加上三管齐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的语文素质定能得以提高。

论文作者:张光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  ;  ;  ;  ;  ;  ;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论文_张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