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管理;问题
1 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目的
对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目的进行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明确施工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同时也能够对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进行客观、科学、全面的评价,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它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确保工程建设施工的安全实施,避免因为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给工程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施工管理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全面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以保证工程能够达到最初制定的质量标准。
再次,施工管理实施是为了保障工程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建设的任务。
最后,施工管理实施是为了科学、有效、合理的控制工程的造价,确保工程的投资收益水平。
2 输电线路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通过我们分析施工管理的目的所在,我们就能对目前施工管理的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并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然后再对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行科学的探讨。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投资效益观念比较淡薄,缺乏施工质量意识,从而在施工技术管理、造价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上缺少有组织性、有计划的实施方案,并且施工管理的水平也不高。比如说在材料采购时,许多附属材料并没有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再到货之后或者是实施安装的过程中才发现无法正常安装,不得不重新进行采购,从而大大上扬了工程施工的实际造价。
2.2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占地问题
在输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野外作业占据了工程施工的大部分,这其中就免不了要占据野外的土地。因此占用土地的补偿问题也成为了困扰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土地实施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往往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相关,所以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由建设杆塔所占用的土地,农民往往以损害他们利益的借口要求给与他们一定的补偿。如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往往会阻挠、拖延施工。
2.3施工队伍不稳定,并且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偏低
目前,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正在成为电力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输电线路施工作为电力企业作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实施的根本要素是施工人员。由于输电线路施工的过程中,劳务分包队伍的人员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对于施工的质量也难以有效的控制。此外,由于施工人员多是由务工人员组成的,他们一般缺乏专业的技能和基本的专业知识,所以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2.4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执行不严
近年电力工程建设制度越来越规范,按照国务院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输电线路工程的质量保修制度的落实工作还不到位。部分输电线路工程在建设时,虽经过了施工现场把关、重要工序检验等,但随着设备挂网运行一段时间,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多数是属于施工安装造成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导地线防振锤滑移就是目前输电线路工程投运后较多见的一个现象,还有部分搭头板的发热,杆塔基础保护帽开裂,铁塔塔身螺栓松动等等,影响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有些问题甚至需要专门停电来处理,间接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施工合同签订时,一般均会在合同条款中将工程质量保修和保证金明确约定,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一般均不会再找原先的施工单位去进行质量保修,索赔更是一纸空文,除非是重大问题(缺陷)。这一情况,又反过来助长了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松懈质量管理的诟病。所以,严格落实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势在必行。
3 加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我们对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存在问题进行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就能制定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其主要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高水平的施工团队
人力资源作为工程施工中的第一要素,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通过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高水平施工团队的措施来加强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水平是非常有效的。其具体的实施措施有:首先,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的制定人员编制计划。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整体的统筹和任务分配,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还应该及时进行调遣。其次,加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指导和管理能力,为保障工程施工管理的高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基础技能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为工程科学事实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建立自己的施工人员团队,避免施工人员不稳定的现象出现,从外来务工人员里面挑选年龄适中、学习能力强的人员,与他们签订工作合同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以此来建立稳定的施工团队。
3.2加强与政府执法部门的大力合作,设立协调小组
鉴于线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占地问题经常引起的施工阻碍或者是施工延期的现象,供电企业或者是电力部门除了要加强自身的电力监测和监督能力以外,还应该加大与政府执法部门以及职能部门的合作以从加大处罚力度、加大打击力度以及加大侦查力度的角度上全方位保障电力供应系统的安全。同时施工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1、努力争取地方支持,积极创造施工条件,确保施工顺利进行;2、建立协调小组;3、加强与政府执法部门的大力合作。
3.3重视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严格落到实处
作为工程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每个层次的人员都应重视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工程结束交付使用,并不意味着工程质量管理的终结。工程交付使用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协调联系相关运行、施工单位,保修范围的应严格执行保修。(2)完善设备信息台帐,监测好设备运行状况,有效支撑质量保修工作的开展。由于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和运行部门一般分属不同个体,施工单位施工完即交付建设部门,建设部门会同运行部门在验收合格后即交付运行部门运行。所以,运行单位应在设备投运时即收集、建立完善好设备相关信息台帐,监测好设备运行状况。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必须及时准确的查询到问题设备所涉设计部门、建设部门、施工部门、建成时间、合同情况、质量保修等相关信息,为下一步的质量保修和索赔等提供依据。(3)施工合同内容应包涵工程质量保修操作性条款。施工合同签订时,应在合同中明确工程质量保修操作性条款,明确相关责任主体,清晰各自职责,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时,为工程质量保修提供可操作的参考依据。
4 总结
关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施工管理问题以及对策,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具体的措施还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条件以及施工团队的综合能力来客观的制定。再次也希望有更多的相关人士参与到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中来,为保障电力工程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袁峥嵘.输电线路施工管理问题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0,(10).
[2]任冬梅.浅谈供电企业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24)
论文作者:杨进勇,施怀礼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施工管理论文; 线路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