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心理学论文,现状及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54(2002)03-0080-05
CLC number:G804.8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02)03-0080-0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了一些有关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在心理学的文献中出现了一系列与运动有关的理论性和经验性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1987年特里普利特(Triplett)的自行车表演的观众效益的研究和美国心理协会(APA)主席G.Hall推崇的体育中心理因素带来的利益的报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开始重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运动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盛行,一些国家出版了教科书,创立专家组织、学术刊物。到了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学会的成立,标志着运动心理学的诞生[1]。近四十年来,运动心理学发展迅速,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方法逐步科学,研究队伍不断增加,研究组织不断完善,研究规模不断扩大。虽然目前运动心理学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正处于从最初以基础理论研究向更多地以科学实践为方向的转变过程,学者们还争论一些基本问题,如运动心理学作为研究和实践领域内学科的定义,怎样培养和教育运动心理学的专业人员等[2],但是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科学中影响广泛的学科之一的观点已成为体育科技工作者的共识。因此,研究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现状及预测其发展走向,为我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运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主要研究运动员个性、唤醒、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运动认知过程等基础理论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仅研究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各国日益重视运动心理学的实践和应用问题,笔者对1990~1999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10年间发表的275篇学术论文(不含讲话、摘要、告示等)的研究内容进行统计(按1993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学会组织Singer,Murphey和tennant等主编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手册》的分类标准),结果表明,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技能训练,体育运动社会心理,锻炼与心理健康、运动焦虑、唤醒及情绪,运动技能,运动动机等方面。其中应用性最强的领域,如心理技能训练占28.7%,同时,体育运动社会心理、锻炼与心理健康成了运动心理学研究热点,传统的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如个性等问题备受冷落,本文将围绕当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进行探讨。
1.1 运动心理技能训练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有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如Jastrow在1892年发现了表象过程中有肌肉的活动现象;贾克布森(Jacobson)于1929年发现了渐进放松技术用于肌肉过度紧张的训练。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几乎都是应用性的研究,通常根据对象、运动项目特点和时间,选择训练内容、方式及频率,对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和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应用量表、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数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如格林斯潘(Greenspan)和费尔茨(Feltz)对23项有关心理技能训练效果的研究进行考察,分析了应激接种、表象和系统脱敏等心理技能在比赛环境中的有效性,涉及运动项目十多项,认为心理技能能有效地提高运动的比赛成绩[3]。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内涵不断扩大,认为运动心理技能训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4]。由于运动心理技能训练是调节和控制运动员的运动行为的整个过程,因此,各国对其内容的界定也不尽相同,但目前各国普遍应用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技术主要有: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目标设置训练、系统脱敏训练、模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概括言,主要是有行为矫正和认知调整两大方面。目前,研究者们正致力利用现代科技设备的辅助训练,进一步提高心理技能训练效果的程序和方法和研究[5]。
1.2 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
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于20世纪70、80年代兴起,至今为止,不仅形成了研究热潮,而且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前者研究涉及参与或退出体育锻炼的原因和影响体育锻炼动机的因素;后者的研究涉及一次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的影响、长期体育锻炼对健康人心理特征的影响、长期体育锻炼对患者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体育锻炼促进心理的机制等问题[6]。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主要集中在身体锻炼与情绪的改善、身体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身体锻炼与认识功能的关系以及身体锻炼产生心理效益的机制等领域的研究。
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是这方面研究最多的问题,大量的研究集中于慢跑和游泳这两个周期性活动项目上,大多采用自主量表(如POMS、MAACL、BFS)与生理指标的测量进行研究,主要探讨长期身体锻炼与一次性身体活动的情绪效益以及如何才能使身体锻炼产生良好的心理效益。研究表明,身体锻炼要产生良好的心理效益,需要考虑锻炼者对活动的兴趣、运动的类型(代谢特征,竞争性、控制性来分类)、运动负荷、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和坚持性等因素。
身体锻炼与自我概念主要从两维进行研究,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体力与自我概念的关系;2.体脂百分数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纵向研究主要研究锻炼对参与者自我概念影响效果。横向研究的结论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大部分纵向研究的结果认为身体锻炼能改善自我概念,同时表明身体锻炼使自我概念改善与锻炼的时间、频率、活动类型等有关。
目前解释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产生的心理效益的机制主要以下6项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分期注意力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胺假说和内啡吠假说。
1.3 运动焦虑与运动唤醒
运动焦虑与运动唤醒一直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50~60年代人们主要依靠一般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运动焦虑与运动唤醒的问题,如:采用耶克斯—多德森于1908年创立的倒"U"型理论来解释唤醒与活动的关系。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运动焦虑、唤醒的研究注重结合运动项目与运动者个体因素进行研究,在焦虑、唤醒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上,出现了诸如阈限论、内驱力理论、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突变模型理论、多维焦虑理论等。20世纪90年代,琼斯和斯万在多维焦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度方向频率观点[7]。运动焦虑、唤醒与运动员比赛中的运动成绩和发挥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研究者对其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研究论文层出不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在对运动焦虑、唤醒产生的原因、特点、评价、测量、调节,以及运动焦虑、唤醒与时间、肌肉紧张度、认知评估、情绪、任务难易、注意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1.4 运动员个性
运动心理学研究中,运动员的个性研究是首先受到系统研究的一个领域,始于20世纪40年代,是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流。主要探讨优秀运动员的个性特征模式,个性特征模式与运动项目的关系,运动比赛与运动员个性的改变,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男、女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差异,个生测试工具的有效性等问题。但是自80年代以后,个性研究所占比例明显减少;到90年代又不断冷落,研究数量急剧减少[3]。有研究认为[5]单纯的个性测验和描述,已无法满足运动心理学发展的需要,导致个性的研究减少。今后运动员个性的研究将会有6个转变:1)从非现场研究转向现场研究;2)从描述性和预测性研究转向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3)从个性特征与运动行为关系的两维研究转向环境影响、个性特征和运动行为的三维交互作用研究;4)从传统的个性评估转向行为评估;5)从人际间的比较研究转向个人本身不同时期的比较研究;6)从确定性模式转向概率性模式。
2 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1 研究对象不断扩展、研究体系不断完善,将诞生新学科
从研究对象看,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由早期的研究运动员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的竞技运动领域,不断地扩展到研究如何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和通过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的体育教育领域,以及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大众健身领域。随着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领域不断扩充,研究体育教育的体育心理学和研究大众健身的锻炼心理学的专著的出现,传统的运动心理学已经不能准确涵盖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三大领域[6],虽然目前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尚未成熟,但是传统的运动心理学分化成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门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学科的趋势已日趋明显。
从自身发展的体系看,由于运动心理学自身内在逻辑的发展,运动心理学不同的目的和内容的研究已自成体系。根据克拉蒂的观点,运动心理学将有三个分支学科,即以传授知识给教练员、运动员和运动队的行政人员为主要任务的教育运动心理学,以预防或矫治运动队和运动员个人情绪和行为问题,同时也要帮助心理健康的运动员挖掘潜力和提高运动水平为主要任务的临床运动心理学,以及以运动现场和实验室中研究基础理论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实验运动心理学。在美国近20年来,教育运动心理学不仅在体育系里开设,同时在心理学系也开设[8]。虽然目前教育运动心理学、临床运动心理学、实验运动心理学还未形成,但随着运动心理学专业人员执证上岗等制度的实施,运动心理学的教育、临床等研究内容将逐渐分离,将可能形成新的独立学科。
2.2 研究重心多元化
表1 历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主题
届次 时间 地点
主题
1
1965 罗马
运动员心理准备;运动心理疗法的价值;运动动
机;运动活动与个性
21968 华盛顿 运动员的心理准备;运动动机;体育活动中的自
我努力;运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31973 马德里 运动心理学的一般任务;竞争心理;运动训练以
及竞争能力;作为娱乐手段的身体活动和运动活动
儿童入学前后的心理学问题;缺陷儿童体育心理
学的特征;青少年、成人的娱乐心理;运动活动
41977 布拉格 的心理分析;竞技者心理紧张的问题;运动中必
需的心理品质和动力学特征;社会心理学和体育
活动
运动员生活的心理意识;体育与生活相适应;从
5 1981 渥太华 初学者到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运动与生活中自我
控制;体育政策;指导计划心理;21世纪的运动
心理学
61985 哥本哈根
71989 新加坡 运动心理学和人的表现
计算机应用;教练与心理学;认知与决策;体育
运动员的文化差异;测量与方法学问题;健康;
81993 葡萄牙 幸福与心理学;运动操作与技能掌握;体育运动
中的问题;职业训练;学校体育与心理学效应;
社会心理过程;选材与发展
贯穿生命全过程的运动心理学;教师、专职研究
人员与心理顾问的共同话题;运动心理学与残疾
人;身体活动与生活质量;理论与实践中的伦理
9
1997 以色列 学问题;最佳竞技表现出现与终结;活动中的认
知与知觉;社会心理手段;药物、暴力及其他道
德问题;方法与测量;技能获得;性别、文化与
体育运动;体育管理中的心理策略
情绪与情感;攻击性行为与暴力;临床问题;训
练;认知过程;咨询与个体训练;发展的远景;
伦理问题;性问题;凝聚力;健康品行;运动心
理学的历史与未来;损伤与精神创伤;学习与策
10
2001 希腊
略;管理;心理训练与干预;动机的激发;奥林
匹克运动与教育;人格;自我知觉;技能获得;
人际关系与文化差异;特殊人群;青少年运动;
专业人员发展问题;学校与体育等
资料主要来源:漆昌柱,徐培.关于运动心理学发展方向的思考.湖北体育科技,2001.
从研究领域看,传统运动心理学重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领域的心理学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大众健康的日益重视,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心将由竞技运动领域转向竞技运动领域和以与健康相关为中心点的学校体育领域和大众健身领域。John·M等人认为[2],将来运动心理学服务供应,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等领域有意义研究的一般化,以及在发展和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模式上锻炼和运动的作用等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在应用和健康的心理生理学方面,以及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训练的作用将得到集中性的注意。人们将特别感兴趣于青少年时期和老年时期,试图发展此间的健康生活模式,能维持在训练不断减少的以后几年。从历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主题内容看(表1),1993年以前的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的主题内容主要集中在竞技运动领域[9],研究领域从以竞技心理的研究为重心转向竞技心理和锻炼心理及健康心理等领域的研究并重,研究对象从以传统的以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为重心转向运动员与广大运动参与者或一般人群并重。
从研究的地域看,迄今为止,北美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仍处于带头人的地位。但近年澳大利亚、日本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的运动心理学发展很快,这些国家在运动心理学上都形成了先进的研究生课程,很少学生需要去北美接受专家训练和管理[2]。如:澳大利亚在20世纪70年代前在澳大利亚的杂志中只有几篇涉及到心理学与运动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运动心理学的论文开始增多,研究的范围开始扩大。从1991年成立了澳大利亚运动心理学家协会至今,其研究水平大大提高。研究资料表明[10],澳大利亚运动心理学研究者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性杂志《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运动和练习心理杂志》、《运动心理学家》、《应用运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仅次于北美国家,多于其它区域国家发表的总数。 同时,澳大利亚的运动心理学工作从来自国外(通常是北美国家)和受国外培训的澳大利亚人转向国内的培养,在澳大利亚已有多所大学体育系或心理系培养运动心理学的硕士生或博士生。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以北美为重心的国际运动心理学天空将会转向以北美、亚洲及泛太平洋地区和欧洲的研究并重。从1990~1999年间在《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上(表2),这种趋势也已十分明显。
表2 1990~1999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刊登论文数前10位的国家及篇数
国家名次
篇数
美国 1 209
加拿大
2 109
澳大利亚 3 65
英国 3 65
法国 5 48
荷兰 6 17
以色列
7 16
芬兰 8 15
希腊 8 15
意大利
8 15
从人才培养看,John·M等认为[2],到2010年,通过博士水平上的应用课程的形成,运动心理学研究生课程将变成多元学科化,许多咨询系和心理系将开始提供运动心理学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将打破在“咨询者”,“心理学家”和“运动心理学家”之间的人为障碍,将大大提高应用心理学家的训练,学生将不再从系院毕业,而是从一门课程毕业。这种朝着课程发展的趋势将延伸至应用和运动科学的所有领域,课程合并的情况在高等教育中不断得到加速。最后,这种趋势将变得全球化,并且由于来自不同系统的专业人员把他们的专长结合在一起开设课程。这种课程将打破原有主要体育系或心理学系培养人才模式,形成运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
2.3 运动心理学工作者的资格认证制度化
从1992年美国应用运动心理学发展协会(AAASP)始创了运动心理的个人证书开始,一些国家对运动心理工作者的资格认证逐步严格,并有制度化倾向。在北美,获得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必须获得运动心理学硕士学位,在澳大利亚必须经过四年一般心理学的学习,然后经过两年运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以及两年的实践才能获得。[10]在德国,虽然没有完全合法地使用或获得“运动心理学家”的称谓,很多都是由既具有心理学学位,又具有体育科学学位的心理学家担任。[11]Jhon·M等人认为[2],运动心理学专业化通过认证将得到正式的承认和保护,从事运动心理学的个人的资格认定等工作模式将会被普遍采用。
2.4 研究方法生态化
运动心理学正朝着从传统的经验式设计和大量数据来指导个案研究、单组设计和数据分析,向包括实验设计和大量数据的交替性的更大使用转移[2],同时要求实验在尽量真实的自然条件的安排,应用心理的、精神物理的、认知的和生物化学的理论来理解研究的领域,以求得对运动行为的更有说服力的解释。现代科技的发展,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仪器、设备将变得小巧和可携带,这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追求生态化提供可能。如运动员在等待比赛时或在比赛暂停时可以使用减少应激的设备,而训练将可以完全由计算机程序来完成;每个运动员自己携带的小型电脑将提供即时技术反馈,这一技术指标显示出运动员最好成绩的最佳的心理、生理以及技术上的综合指标,记录心理的反应。这可以提高运动心理科学研究的真实性,更能说明心理反应与训练比赛的关系,因此,这种追求研究方法的生态效益,将会成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发展取向。
收稿日期:200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