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崇州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中心学校 广东 深圳 518115
【摘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朗读要注意语气、语速、语音、语调、强调、停连等,是一门语言运用艺术。根据生情、文本特质、教学目标等实际,兼顾教学效率,采取简单易得的支架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深刻理解文意,读出情味、理味,才能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代析,让课堂书声琅琅,真正教会学生读书。
【关键词】语言变式;肢体语言;勾连生活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001-02
钱梦龙老师说:“语文课,就是教会学生老老实实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阶段都应该重视学生的朗读。朗读,是切入文本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书声朗朗的语文课才是有生命质感的语文课。王荣生教授指出,评价课堂最有效的一条标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让他感兴趣;学生读不好的,让他读好;学生读不懂的,让他读懂。”可见,以读代讲,以读代析,以读贯穿教学始终,是高效语文课的不二法宝。但是,怎么指导学生朗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支架是帮助学生迅速感知语言、体会情感、入情入境表达的最好助手。哪些支架在课堂教学中最易获得呢?
一、文本语言变式处理
语言运用与建构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关注文本语言形式,让学生习得语言运用的创意方法。哲学家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是存在的家。课本选文是作者、编者思想情感和意图的集中体现,承载着工具性和人文性普遍价值,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和生活经验的隔膜,深度地读懂文本就需要让文本语言的价值最大效应作用于读者的思维和心理。语言变式处理就是让语言灵动、活泼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意,而不是否定原作。
学生往往在一看就会的地方产生一无所知的困惑,这就是教学的重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鬼故事,生动形象,趣味盎然,正体现了小鲁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但是叙述性的语言未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只记得长妈妈讲了一个故事,却不能体会到小鲁迅听故事的入神入迷。把叙述性语言变为对话性语言,并增加神态描写,学生互读,不仅印象深刻,对主题理解也更加容易。请看王君的教学艺术:
原文: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教学片段:
长妈妈: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我”:天啊....(捂住眼睛,全身发抖)
长妈妈: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
“我”:啊!(惊讶失声,一把抱住长妈妈)
长妈妈: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我”:后来呢?(小声的,松一口气)
长妈妈: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我”:再后来呢?(天真地,执着地)
长妈妈:睡觉!(严肃地)
这样的变式处理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感受语言的张力。同样,在部编本《植树的牧羊人》中,有一处本应是对话形式的语言,作者变成叙述性语言。学生在朗读时,轻轻滑过,而这里恰是体现植树人高尚品格的关键处。
原文: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
教学中改成对话体:
“我”:这块地是你的吗?
植树人(摇摇头):不是。
“我”: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植树人(满不在意):不知道。
植树人的专注、无私、执着、坚定全部体现在与“我”的对话中,变成对话体,反复让学生朗读、感悟,引导学生关注植树人的语言全用的句号,语气平淡,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种树,突出不计回报的高贵品质。学生在朗读中丰富人物形象,在朗读中明确文章主旨。
将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将看似无关紧要的标点符号去掉,将修辞句变成平实句,将同类信息整合,将对比语言放在一起,将陈述句变成现代诗等等,让学生在变换的语言中朗读,既丰富语言认知,感受语言魅力,明确语言形式对文章人物形象塑造与主题表达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借助肢体语言,突破阅读障碍
肢体语言是指用手势、姿势、眼神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准确熟练地运用肢体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隔阂,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领会语境义,读出语言的情味。
例如肖培东老师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让学生找主人公心情紧张害怕的字词。学生陆续找出侧面反映心理的动作描写,如“蹲”和“伏”,两个词语一前一后。肖老师顺势问,这两个能不能互换?
【屏显】:
我蹲在小山道上。
我伏在岩石上。
师:(继续对着这位同学)你第一次是蹲着的,第二次是伏这个动词,我现在把这两个词的位置换一下,你觉得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因为——
师:哪个同学知道?
(环视四周,无人举手,继续对着那位同学)
师:你要想知道的话,我建议你将这个动作做出来。什么是蹲,什么是伏。你先做一下蹲。(学生下蹲)这是蹲,伏呢?(学生站立着)伏呢?你们帮着她,大家一起做做。(同学们全伏在桌面上)噢,是这样子的啊,对着刚才那位同学),你有没有觉得“伏”字显示出作者心理紧张的程度更高了?(生点头,坐下)记住啊,有的时候,要用一种生活的体验去感受,所以这个词能不能换?
全体学生大声喊“不能”。
师:这个动词很有功力,当我们读不明白的时候,不妨把自己放进那个场景中,你的姿态就是最好的理解途径。好,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伏”字。生齐读。
肖老师还原情境,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化抽象为具体,在直观体验中完成对语言的深度感知。
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搭建学生理解和朗读的桥梁。孙春成在执教《骆驼祥子》名著导读时,学生怎么也读不好“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学生没有这样的经历,自然没有这样的情感体会。孙老师巧妙地用肢体语言破解朗读难题,他说:“人在说这句话时,一般有两种肢体反应,给大家示范一下。”
例1:老师逐步抬高音量,用手狠捶黑板,歇斯底里地喊出“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 么?”这句,三个“凭什么”音量越来越高,给人强烈的震撼,活化出被欺侮后的怒不可遏。
例2:老师带着哭腔喊出“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这句话后,瞬间仰头倒地,手握拳头,不断嘀咕着“凭什么?凭什么”,声音越来越低,表现出被损害被侮辱后的无可奈何的极度痛苦。
学生很快明白,这句简单的质问里面藏着祥子最悲苦最无奈的宿命,是最无助最无力的反抗,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无情。
三、联系生活情境,还原语言面貌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语言的理解放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让学生迅速揭开语言的面纱,读出文字的生活气息,读出语言背后的人物具象。
例如,笔者执教《富贵不能淫》时,该文是孟子的一篇驳论文,且不说七年级学生没有议论文的概念,光是指导朗读就是一个难点。而能不能读出意味、读出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
原文: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学生不理解这里突然讲“男子行冠礼、女子出嫁”故事的用意,我顺势举例: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对男孩子这样说——你也算帅气?曾经有一只癞蛤蟆(此处省略300字),你只是帅得很特别。用这个故事作比较,学生瞬间明白这里的故事起讽刺、鄙夷的作用。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鄙夷讽刺的意味呢?笔者顺势用自己的生活例子:我每次说自己很帅时,全班同学都会集体的高度一致地发出一个声音,还自带表情包。学生立即明白是“咦”这个“加长版”语气词。我再演一回“厚颜无耻”的帅哥,学生发出不屑的嘘声后,紧皱眉头,怪声怪气地读出这句话里“含蓄的讽刺”意味。笔者连续三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快速找到语感,理解孟子压抑的情感和独特的说理方式、进而读出孟子对景春的讽刺和鄙夷。
此外,借助音乐、视频、图片等支架,采取对读、齐诵、角色读、层叠读等方式都能帮助学生把握语言特质,体验语言形式的独特美感,明晰语言风格,真正教会读书。肖培东老师说:“语文不是告诉,而是表现。”朗读是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不脱离文本的语言支架设计,是提高朗读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君,《听王君讲经典名篇》,[M],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
[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法宝》,[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
论文作者:曾崇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肢体论文; 支架论文; 文本论文; 妈妈论文; 孟子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