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 福建宁德 352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54-02
机械通气是新生儿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人工呼吸机的广泛应用抢救了许多患有呼吸障碍疾病患儿的生命。科学的护理与机械通气的成功与否密切相关,通过不断优化及加强患儿机械通气护理,可明显缩短通气时间,减少住院天数,从而有效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对46例行机械通气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疗效显著。现将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46例,其中:男35例,女11例。体重<1500g 5例;1500~2500g 28例;>2500g 13例。胎龄<34周23例;34~37周11例,>37周12例。原发疾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5例,新生儿肺炎12例,新生儿窒息5例,新生儿脑病2例,败血症1例,新生儿硬肿症1例;通气时间5~264h,平均134.5h。所有患儿确诊后均经口行气管插管,采用美国熊牌750和菲萍呼吸机进行常频机械通气,其中因家属放弃治疗占4例,抢救无效死亡的占2例,其他均顺利脱机并治愈出院,占86.9%。并发症发生0例。
2.护理体会
2.1 机械通气患儿的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及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定时进行通风,室内温度24~26℃,湿度55~65%,禁止病室探视,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防止交叉感染。将患儿床头抬高20~30°,保持患儿头部稍后仰,肩部垫一1~2cm的垫巾,定时变换体位,每隔2小时翻身、拍背1次,翻身可按左→平→右→平→左的顺序进行,翻身时要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防止脱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天用生理盐水插洗口腔3~5次,随时保持口腔清洁,用石蜡油涂口腔,预防干裂。常规留置胃管,防止腹胀。
2.2 呼吸道的护理
呼吸机湿化器只能加灭菌水,调节温度32~36℃,不足时要及时添加,及时清除管道储水罐中的冷凝水,以免返流。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儿临床情况进行吸痰,不主张定时吸痰而是按需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洗手戴无菌手套,快速将吸痰管插入气管,遇到阻力后退出0.5cm后开始负压吸引(压力40~100mmHg),快速螺旋状边退边吸,时间不能超过10秒,不能上下来回吸,重复吸痰需更换吸痰管。先吸气管内的痰液,再吸口鼻腔的痰液,吸引口鼻腔的吸痰管绝对不能再进行气管内吸引,随时更换吸痰用的灭菌水。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如果患儿出现低氧血症,应暂停吸痰,立即予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待患儿缺氧症状改善后再吸痰,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状做好记录。
2.3 生命体征的监测和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儿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患儿的面色等,了解血气分析检测数值,根据以上表现判断患儿通气是否正常;应注意胸廓起伏是否对称,有无自主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经常听诊双侧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有无痰液堵塞、脱管、插管过深、折管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
2.4 呼吸机工作状态的监测:
每2小时记录呼吸机参数及气管插管深度,如调整参数应随时记录,随时查看气管导管稳固与否,如出现移动,应及时换取新胶布,确保导管正确位置,避免脱管。保持呼吸机回路管道通畅,监测呼吸机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常报警,及时处理报警信号。
2.5 呼吸机撤机护理
拔管前禁食3小时,彻底吸痰后拔管,必要时进行气管导管管端的培养。拔管后患儿气管内仍然有较多粘稠的分泌物,因此除了随时吸痰之外,可以遵医嘱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一天2次超声雾化吸入,预防喉头水肿,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撤机过程中和撤机后24小时内,应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特别注意患儿自主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困难,以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处理,保证患儿能够顺利完成撤机。
3.小结
机械通气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被广泛应用,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最为重要的工作,我科对机械通气患儿给予呼吸道护理以及撤机后气道护理等全面不断优化及细致护理,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患儿生命征进行密切观察,患儿均顺利脱机并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使抢救成功率高达86.9%,取得满意疗效,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晓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8-222.
[2]李淑柳,黄丽卿.新生儿机械通气4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74-75.
[3]骆雄英.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228-229.
论文作者:陈敏,叶圣,林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机械论文; 呼吸机论文; 呼吸论文; 气管论文; 导管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