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切换牌号的操作,减少过渡料论文_朱大群

朱大群

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合成橡胶目前主要以生产SBS为主,主要的生产牌号有三个,分别为F675、F875、F503。在牌号的切换过程中,通过优化操作,优化生产,最大限度减少过渡料,从而创造了效益。

关键词:SBS;凝聚;聚合,过渡料

合成橡胶装置是1994年初与美国Philips公司-比利时Fina公司签订引进的5.0万吨/年合成橡胶的生产技术合同,1997年7月18日投产。装置原设计可生产溶液聚合丁苯橡胶(简称SSBR)3.0万吨/年,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简称LCBR或PB)1.0万吨/年,热塑性丁苯嵌段共聚物橡胶(简称SBS)1.0万吨/年。

装置原设计由两条生产线组成,一线主要生产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SBS);二线主要生产溶聚丁苯橡胶。装置建成后,二线经技术改造,可生产热塑性弹性体橡胶(SBS)。2008年2月,装置改造建成后处理第三条生产线,装置产能可达到8万吨/年。装置建成投产至今共生产了F475、F411X、F1204、F250等7个引进牌号,自行开发了F675、F475B、F501、F503、F875等5个牌号。目前,装置主要以生产F675、F875、F503为主。

1 合成橡胶工艺(生产)流程间介

合成橡胶装置目前的工艺(生产)流程主要有四大块组成,分别是原材精制系统、聚合系统、胶液罐系统、凝聚系统、后处理造粒系统。其中,聚合系统是整个装置的核心部位,对整个装置的生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凝聚是承接前岗和后处理之间的关键部位,后处理主要是胶粒的压块成型及包装。工艺(生产)流程简介如下图:

2 过渡料的产生的原因分析

过渡料的产生主要是在刚切换牌号的过程中两种牌号混合在一起,形成中间过渡产品,过渡料在生产上一般为D料,比正常胶料的销售价低200元/吨~500元/吨。车间以前在切换牌号的过程中,对过渡料的认识不够,对切换牌号的操作不够优化,造成大量过渡料的产生,造成了一定效益的流失。

由于橡胶工艺的特点,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混合胶的工艺是聚合系统到胶液罐系统,胶液罐自身系统,凝聚系统这三块地方。凝聚是产生过渡料的重要源头,胶液经凝聚工序成颗粒,再到后处理需要一定的时时间。胶粒在凝聚系统会停留一段时间,当切换牌号时,必然造成了两种牌号的混合胶种,就形成了过渡料。

3 工艺的操作优化

3.1 生产原理

聚合生产

聚合投料生产是间歇式生产,即投完一釜料后出到胶液罐,出空后再进行下一釜的生产。在切换牌的过程中,不同的牌号有不同的聚合配方,由于聚合釜生产的间歇性,聚合釜本身不会产生过渡料,过渡料只会在聚合釜出胶到胶液罐这一段管线中产生,所以在聚合这一块产生的过渡料非常少。

掺混原理

胶液罐一共有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都有三个胶液罐,一个罐是用来喷胶,一个罐用来接收聚合过来的胶液,一个罐用来掺混胶液。所有的胶液到了胶液罐封罐后都要进行掺混,热塑性弹性体(SBS)掺混的理论依据是胶液的甲苯溶液粘度(TSV值)具有加和性,较高TSV值的胶液与较低的TSV胶液混合可得到适中TSV的胶液。

水析法凝聚原理

凝聚采用水析凝聚法,利用溶剂油易挥发和橡胶不溶于水难挥发的特点,在汽提剂、机械搅拌的作用下,胶液呈液滴状分散于热水中,用蒸汽直接通入,靠部分蒸汽冷凝放出的潜热来加热热水,热量由热水传递给胶粒,此时液滴中溶剂油受热汽化,并被大量的水蒸汽带出凝聚釜,将溶剂脱除。溶剂蒸出后的橡胶呈颗粒状分散于水中并充分与水接触。合成橡胶装置的凝聚目前采取的是双釜凝聚,即两个凝聚釜。缓冲罐是前岗部分连接后处理的中间罐。

3.2 油胶切换到干胶的优化操作

合成橡胶装置生产的干胶主要运用于沥青改性,主要牌号有F503和F501。由于目前工艺条件的限制,合成橡胶装置只能在聚合一线生产干胶,对应的后部工序为凝聚一线和后处理一线。

在聚合部分,由油胶切换生产干胶,容易产生混合胶的地方是聚合釜到胶液罐这一段18寸的胶液管线中,这一段管线约有三分之一釜的胶液。车间通过优化操作,在产完最后一釜油胶的时候,利用聚合釜的压力把管线残留的胶液彻底压空,避免了不同种牌号在管线的混合。通过优化操作,一年累计能减少过渡料约50吨。

胶液罐在正常喷胶的时候,只能喷胶到零液位,零液位以下的胶液由于仪表联锁无法喷到,零液位以下约有半釜聚合釜的胶液。这部分胶液在切换牌号时,如果不进行处理,既产生混合胶,也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在油胶切换到干胶的过程中,通过仪表技术,解除相应的联锁,把胶液罐不同胶种的胶液彻底喷空,通过这样优化,一年累计能减少过渡料约100吨。

在凝聚系统,由于生产上的连续性,凝聚一号釜和凝聚二号釜都是仪表自动控制。在正常的生产中,缓冲罐的液位控制在30%~40%,以往由油胶切换生产干胶时,缓冲罐的液位没有进行调整,要8小时左右才能完全转到干胶的生产,整个切换过程产生了大量的过渡料。通过优化,在切换干胶前后三个小时,把缓冲罐的液位控制低于20%~30%,只要4小时左右就能完全转到干胶的生产,切换时间缩短了近一半,一年累计能减少过渡料约150吨。

3.2 油胶切换相互间的优化操作

合成橡胶装置目前主要生产的油胶牌号有两个,一个是非环保型充油胶F675和环保型充油胶F875。F675与F875最大的区别在于抗氧剂体系的不同。因为抗氧剂的添加是在聚合釜出胶之后到进入胶液罐之前进行,所以聚合部分不会产生过渡料。

在胶液罐,为了确保F875的质量,在切换过程中要用F875的胶液对胶液罐进行洗罐,洗罐的目的主要是把胶液罐底部的F675彻底喷干净。在刚开始生产F875时,每个胶液罐进6釜F875洗胶液位罐,如此操作,在由F675完全切换到F875的生产要经历36小时。通过优化,每个胶液罐只进2釜F875胶液洗罐,由F675完全切换到F875的生产只要经历24小时。这个过程一年累计减少了F875的过渡料约200吨。

3.3 生产优化

在生产干胶的过程中,后处理的生产相对不是很稳定,在由油胶切换到干胶的过程中以及由干胶转到油胶的过程中,后处理都要进行临时的停车调整设备参数,通过连续的生产,把两个月的干胶放在一起连续生产,减少开停车的次数,大大减少干胶或油胶的过渡料。再生产F875时,把两个月的F875放在一起连续生产,减少切换牌号的次数,大大减少F875的过渡料。通过生产优化,一年累计减少F875和干胶的过渡料约500吨。

4 结论

通过以上优化操作,一年累计减少过渡料1000吨左右,创造效益50多万元。合成橡胶装置在优化操作,减少过渡料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优化的空间还是非常大,在油胶与干胶的切换过程中,凝聚缓冲罐的液位控制还有不精细的地方;F875的切换生产,要24小时后处理三条线才能完全切换到F875的生产,切换时间过长,通过优化,再缩短切换时间,成为下一环节的优化工作。

参考文献:

[1] 茂名石化合成橡胶车间操作技术规程.2007版

[2] 茂名石化合成橡胶车间岗位操作法.2007版

论文作者:朱大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优化切换牌号的操作,减少过渡料论文_朱大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