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城乡建设和城镇化的步伐不断的加快,因此城市城镇建材建设的发展日新月异,建材材料行业因此备受关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促进。然而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从总体的发展态势上来看,建材材料的检测和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很多工作并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建设的需求。在目前,建立一整套科学、安全而有效、规范的建材材料检测办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建材工程质量的头等大事,面对这种非常严峻的综合形式,加强对建材材料的检测和规范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整体工程质量,保障广大用户的安全。阐述建材质量检测的重要性,找出目前建材质量检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才能够为未来的工作找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建材;质量检测;工程质量;重要性
引言
目前我国的城乡领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于工程质量的检测和建材本身的检测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近几年来我国在整体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和管理方面不断的提升要求。但是不可否认,在各个领域之内工程质量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导致重大事故,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建材质量如果不能得以确保,工程质量必然是参差不齐的,不仅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更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此,从转包、承包检测质量和检测手法方面,尽可能的避免偷工减料,提升质量标准,标明建筑材料的质量安全重要性是很有必要的,提高建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才能够打造优质的良心工程。
1.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和检测范围
建筑材料主要是指目前在市政建设和基础建设方面所使用的,用于建筑工程地面、墙体、屋顶各个部分的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可以使建筑工程的施工变得更为便利。建筑材料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重要保障的使用材料,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建设的质量优劣,有的建设材料如果在建设时不能达标,很有可能会自身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建筑材料的检测非常重要,如果偷工减料或者检测不过关,可能会因为豆腐渣工程、劣质工程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困扰,甚至危及生命。
建筑工程和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加强对于建筑材料每一个细节的检测,从建筑材料入库开始提升,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检测质量,才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建筑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随着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与新型工艺之间的结合,对于一些新型材料和新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应该尤其重视,在施工方根据自己的工程选择最具有性价比和最经济的施工方案之后,整体的施工检测应该考虑到建筑材料本身的特点,也应该考虑到建筑设计的特点。建材的质量检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对于建筑材料基本性质、数据统计,水泥、建筑集料、混凝土外加剂、建筑砂浆、普通混凝土、建筑钢材、墙体材料、防水材料等十几种常用建筑材料各方面的应用进行检测,同时还要结合土木工程的检测方法以及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检测等等检测技术,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2.工程质量检察工作中建材质量检测的问题
2.1材料市场品种多样、标准不统一
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基础建设水平正在日益发展,建筑行业和建筑材料的种类也是花样繁多,正是因为大量新型的建筑材料,从国内外不断的涌进中国市场,使得建筑商和供应商之间的选择都越来越多,但是性价比繁多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也是令人头疼的国家正在努力的出台非常完善的质量监测指标和管理标准,但是检测规范仍然不能够达到非常良性的统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之下,很多供应商偷梁换柱、打擦边球,使得建材市场的品种多样繁华盛景之下,隐藏的是标准不统一甚至假冒伪劣产品的乱象。
2.2建筑工程分包形式影响质量检测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多以分包形式进行,建筑工程,中标之后所有的工程分割为几个重要的部分,然后再分包给各个公司,这就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非常困难的局面。也就是说本身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对于建筑材料和建材质量的检测有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步骤,再加上施工人员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施工人员可能没有按照规定在实验和检测部分,不能够非常全面的反映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分包和转包非常复杂,这些复杂的转包关系,可能会使一些检测被不必要的忽略,给建筑工程质量留下了很多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不能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建材的供应和采购计划往往是提前就预备好的,但是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因为赶工期或者规模扩大,以及初步预算和计划不当的原因,使得很多建筑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多次追加的情况。再加上,建材的供应和建筑施工本身与季节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建材供应有时可能会在旺季供不应求,这就导致了一些生产条件原本非常简陋,设施比较差的小厂家在供不应求的建材市场里浑水摸鱼,由于其生产的产品质量是非常不稳定的,劣质的建材材料趁机就会混入到施工现场,甚至混入到一些大型工程的分包商采购环节之内。而不能从源头上严格落实产品生产许可证,不能对于建筑生产厂家进行集中整治,就不能切断劣质建材的来源,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3.建材质量检测对促进工程质量的重要策略
3.1开放检测市场、引入竞争机制
检测市场不能够完全采取垄断,应该把各级质量检查下属检测机构剥离出来,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独立运作,企业在推向市场的进程中不断的提高和规范市场的准入机制,促进地区之间的检测机构合作和兼并。通过市场的整合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约束,有望形成统一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规范和建筑建材评审准则规范。因此不仅在质量和管理规范上能够达到统一,还会考虑到检测费用支付的管理办法和,因此不仅在质量和管理规范上能够达到统一,还会考虑到检测费用支付的管理办法和检测办法和检测资质的统一规范。检测办法和检测资质的统一规范,加强对于建筑建材检查监督和工程质量监督的双重监督机制,加强对于检测机构的社会性监督,使检测数据和检测过程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
3.2解决市场混乱承包关系的问题
目前很多机构为了迎合市场竞争的需要,检测收费很低,检测水平也相应比较低下,检测业务的收费也并不符合法律规范的统一规定,有关部门应该对于这部分混乱的市场检测关系和检测机构进行整合和理顺,淘汰检测水平非常低下的检测机构和个人。同时应该加强对于承包、分包等各种关系的管理,从而解决目前市场混乱,承包关系不明确的现象,要求实行责任制,建材检测实行终身责任制,就会对于建材市场的市场份额有所约束,对于混乱的承包关系能够更好的管理。尤其是对于一些具体的检测关系、检测资质、检测仪器更新、规范和检测数据的采集及匹配等都应该进行更好的约束。
3.3严格落实产品生产许可证源头重要性
对于所有产品的生产要求有许可证,尤其是建筑材料,钢材水泥等等,必须要严格落实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在材料的使用对于所有产品的生产要求有许可证,尤其是建筑材料,钢材水泥等等,必须要严格落实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在材料的使用。也就是说严格落实,从生产源头角度对于建材质量进行把控,这是对于工程质量综合发展非常有意义的举措。建筑施工单位在购买建筑材料的时候,应该首选正规的生产厂家,采用一手购进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少中转环节,这样也可以降低成本,保证建材材质的综合质量。
结论
因此对于施工现场的所有建材材料,都必须要做到实施进场材料的外观检验,生产许可证检验,建材进货源头的检验,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才能够综合保证工程质量,使建筑材料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建材进货源头的检验,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才能够综合保证工程质量,使建筑材料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建材进货源头的检验,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场,才能够综合保证工程质量,使建筑材料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建材材料质量监测终身责任制。
参考文献
[1]王境忠.加强建材质量监督和检验的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5):55.
[2]陈文军.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化工管理,2018(10):51-52.
[3]王振威.建筑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和关键[J].化工管理,2018(10):54-55.
[4]李柱军.建筑建材质量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和关键点[J].建材与装饰,2017(44):44.
[5]张宏宇.建材质量检测工作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14):43.
[6]祁新玲.建材质量检测技术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133
论文作者:谢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建材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才能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