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设计探析论文_王宝柱

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设计探析论文_王宝柱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730030

摘要:传统的建筑防火设计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实体中,并得到了良好的推广。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防火方式无论是在成本、设计、美观度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于传统防火方式的介绍,并且分析了传统防火方式存在的弊端,并对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区设计做了简单探析,更好的结合传统方法,做好建筑防火工作。

关键词:建筑防火;防火分区;设计

1.建筑传统防火设计运用的方式

传统的建筑防火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分别为:水幕保护、防火墙、防火卷帘和普通卷帘加加密水喷淋系统,笔者在此一一介绍。

1.1水幕保护的防火设计

水幕保护是以多个水管配置的方式,一般每个排管的长度为4-6M,同时并列几个排管,形成一道防火水幕。当火灾来临的时候,防火水幕可以快速的感应到温差变化,排水管内的水大量喷出形成一道水幕的阻隔火灾的蔓延。水幕保护常常被应用于大型建筑物,在大型建筑受到火灾的时候,水幕可以起到大范围阻隔火势的效果。

1.2防火墙的防火设计

防火墙是指以墙体的形式,在建筑内部空间人为化的形成一道阻隔墙体。墙体本身由不易燃材料制成。当火灾来临的时候,防火墙能够阻隔火势的蔓延,从建筑物中受火灾影响的区域蔓延到本来不受影响的区域。因此,对于机场、车站、地下车库等相对封闭且面积较大的环境,物理化的墙体,可以有效控制火势增长。

1.3防火卷帘的防火设计

防火卷帘可以看成是一道防火等级相对小的防火墙,一般被用于商场等相对面积较小的场所。防火卷帘在火灾未发生时可以采取开放的状态,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而在火灾来临的时候,防火卷帘可以立刻关闭,操作相对简单,也能收到较好的防火效果。而且防火卷帘的设置成本相对较低,也是三类防火传统设置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2.传统防火设计带来的问题

传统的防火方式被众多人验证在防火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传统的防火方式依旧存在其局限性。首先,防火水幕的水管需要外接水源,而当大型建筑物发生火灾,火灾的水源是否充足就变得未知。防火水幕客观上会拉长防火区域面积,从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区域面积,给建筑本身的设计带来极大的难度。同时,成本上的支出,也是大型建筑企业所不能承受的。其次,防火墙是目前市面上最被广泛采用的防火设计装置。然而,物理化的切分防火区域,必然导致场地的浪费。对于场所的整体美观性来说会有一定的欠缺。最后,防火卷帘的长期使用并不能保证在火灾来临之后绝对安全。因为防火卷帘长期使用时候必然会导致缝隙增大、导轨失灵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卷帘门是否能够在火灾来临的第一时间内被关闭,发挥其防火作用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3. 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中的防火分区设计能够有效的规避传统防火方式带来的风险与不足。笔者通过对过往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关于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设计的以下建议。分别为: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中防火带的设置、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中天井的设置、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中动态分区思想的运用等三个方面。

3.1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中防火带的设置

防火墙是人为的做出物理屏障,让建筑在火宅来临之时被分为火势区和隔离区。然而,防火墙等人为屏障物就建筑整体效果来说带有一定的突兀性。很多人见到防火墙等建筑物体等,都会在主观上产生对于墙体本身作用的疑问。而防火分区中防火带的设置则是拥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没有任何可燃物,从空间上起到防火墙的效果,有效的规避了防火墙的突兀性展示。防火带有一定范围的空间,也能产生通透的视觉效果,在建筑设计中的过度更为自然。其次,建筑防火带是根据建筑本身内部是否存在可燃物以及可燃物的整体数量进行划分。当火灾来临之时,防火带区域内的所有物品和装饰都是不可燃材料制成的。分离隔区的建筑防火带设置还能将场地做好有效的利用,尽可能的增加空间的利用效率。

3.2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中天井的设置

传统的建筑防火措施更多的想着通过阻燃材料等形式把火宅势头控制住。然而,通常会疏忽火宅造成的烟雾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排出,可能会造成对于建筑其他楼层的损伤,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影响。因此,对于多层建筑笔者建议采用天井设计来有效规避火灾中烟雾带来的风险。通过对建筑物天井的设置,当火灾来临的时候建筑物能够有效的将烟雾释放出去,帮助完成火势的控制。与此同时,天井的设置还能够减少建筑受到火灾影响而倒塌的危险。避免出现美国“911”事件中五角大楼受到火势影响轰然倒塌的问题。

3.3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中动态分区思想的运用

虽然说在建筑物中传统的防火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防火的需求,建筑防火分区的设置有其必要性。然而,建筑物中防火分区的设置是相对灵活的,要运用好动态分区的思想,而不是一味的参照某类建筑物进行收集。根据每栋建筑物的不同特性,设计师们应该在建筑设计前期,就能够相对准确的预判出“火源地”的位置。对于可能出现火宅情况的建筑物“火源地”,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措施,防火区分设计法,综合控制“火源地”可能出现的火灾情况。另外一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性质,同时结合建筑周边的空间场景,分析防火分区的性能需求。最后,是关于建筑物的人员疏散问题,设计师们在前期的建筑物防火区设计中也要充分考虑。在火灾来临的第一时间,将建筑物内的人员疏散出去,尽可能的减少对于人员的伤害。

结束语:本文对于传统建筑防火形式做了简单的介绍,包括:水幕防火、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等。同时,阐述了传统建筑防火模式的带来的弊端,在建筑物美观度、建筑物空间利用、年久失修等方面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对于防火分区设计的介绍,从建筑防火分区、防火带设置、天井设置、动态思想运用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区别与传统建筑防火方式的防火分区设置。

参考文献:

[1] 李海峰. 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7,(30):89-90.

[2] 乔瑛娜. 试分析大空间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的不确定问题[J/OL]. 建筑知识, 2016-04-07.

[3] 闫红伟. 刍议性能设计方法在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住宅设施,2015,(04):32.

[4] 洪松. 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5):112-113.

[5] 陈智明,霍然,游宇航. 性能化防火设计中人员疏散问题安全性的一种评估方法[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12)76-77.

论文作者:王宝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建筑防火设计中防火分区设计探析论文_王宝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