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枞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安徽铜陵246700)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为防治急性脑梗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收治的151例急性脑梗死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全年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四季相似、男女性别无差异,发病年龄段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高达90%(136/151),常规治疗有效率约54.97%,病因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入院时血糖、血压值、就诊时间均对疗效无明显影响,16例病情恶化病例可见14例为侧脑室旁梗死,1例脑干梗死,1例基底节区梗死。结论:急性脑梗死以60岁以上老年人高发,常规治疗疗效欠佳,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溶栓等各种有效治疗手段。
急性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脑梗死是卒中最常见类型,约占70-80%。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合理诊治,会出现较高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几年对急性脑梗死的流行病学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较少,本文对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收治的151例急性脑梗死病例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防治急性脑梗死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1例急性脑梗死病例。脑梗死诊断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诊断要点〔2〕②并全部经头颅CT和DWI检查证实。排除标准:①排除脑出血②陈旧性脑梗死③合并心衰、呼衰、严重感染病例等。共151例,其中男74例,女77例,年龄41-94岁,平均71.44±11岁。入院后均予抗血小板、他汀调脂稳定斑块、神经细胞活化剂、中药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
2研究方法:收集病人流行病学资料及影响预后相关资料,制表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疗效标准: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恶化
结果
1.季节分布特点
1-3月份44人,4-6月份26人,7-9月份41人,10-12月份40人,四季发病率相似
2.年龄性别分布特点
40-49岁8人,50-59岁7人,60-69岁33人,70-79岁64人,80-89岁34人,90岁以上5人,其中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高达90%(136/151)。男74人,女77人,男女发病率基本相似。
3.病因分布特点
基础病有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脑梗死等病例约107例,无明显病史者约44例,其中有高血压者约94例,约占62.3%(94/151)
4.常规治疗疗效
共151例患者,有效83例,无效和恶化68例,有效率54.97%(83/151)
5.入院时血糖正常和异常患者的疗效
具体见表1。
8.经治疗病情恶化病例共16例,其中14例均存在单侧侧脑室旁梗死,1例脑干梗死,1例基底节区梗死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为目前常见病和多发病,本组资料显示,脑梗死急诊人数无明显季节性和性别差异,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90%〔3〕。
本研究显示脑梗死基础病多为高血压、糖尿病、房颤、脑梗死等,其中高血压约占62.3%,为主要病因。其次糖尿病患者也较易发生脑梗死,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可导致血管内膜的糖基化,容易发生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从而导致血栓形成,血糖升高也可使血粘度增加,致使血液流动缓慢而易于堵塞小血管,促进脑梗死的发生。其他病因如房颤可能导致心源性栓塞,脑梗死病史常提示患者脑血管已存在基础病变,易再次发作。
本研究显示入院时血糖值的高低、血压的高低、就诊时间的早晚均对常规治疗疗效无明显影响,这与苏燕等报道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与预后较非糖尿病者差有所不同〔5〕,推测可能是发病时血压升高脑部血循环高灌注、救治时间早、血糖值异常并不是决定梗死病灶进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常规治疗并不能立即有效阻止和逆转病情的进展。
151例住院患者,其中经治疗后病情恶化病例共16例,其中14例为单侧侧脑室旁梗死,侧脑室旁梗死常累及放射冠,而放射冠是联系由内囊到大脑皮质的放射状白质纤维,大脑皮质经侧脑室体旁放射冠区锥体束由前向后依次排列着支配头面部、上肢、躯干及下肢的运动〔6〕。故该区发生梗死往往病情较重,常规治疗往往疗效不佳。
综上所述,对60岁以上人群应及时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尤其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患者及有脑梗史者,常规治疗疗效往往欠佳,尤其侧脑室旁梗死,,临床上应积极开展各种有效治疗手段如溶栓、介入、强化他汀等
参考文献
[1] 刘萍,崔桂萍等.DJ-1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中国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1,13(9):814-816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49
[3] 刘国权,王四安等.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分析.右江医学,2013,41(4):555-556
[4] 王瑞霞.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因素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8):122
论文作者:陈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脑梗死论文; 脑室论文; 疗效论文; 病例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高血压论文; 常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