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造就名师(第二部分)_读书论文

如何造就名师(第二部分)_读书论文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师论文,是怎样炼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如虎添翼登书山

旁观20位名师的读书、从教经历,我发现出身农家的约占三分之二,第一学历为高中、师范、专科的与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比例约为2∶1,从乡村中学开始任教的与从重点中学开始任教的比例也约为2∶1。换句话说,大多数名师是在教学岗位上边教学边在职进修而逐渐成长的。起点低,起步早,长期坚持,孜孜不倦,忽获机遇,一朝脱颖而出,似乎是他们共同的成名旅程。

前面提到,肖家芸1974 年高中毕业当过代课教师,后来考大学,程少堂1976年高中毕业当民办教师,连续三年参加高考,1979年终于考上大学。李胜利则是1971年16岁留校当老师。其实早在1959年,胡明道就不无自豪地留在母校武汉市一女中任教了。他们都是边教学边读书,曾走过漫长的自学苦读之路。

赵谦翔的经历颇有代表性。他是“逃亡地主”兼“反动学术权威”的儿子,“文革”中从吉林市下放到永吉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1年,因公社中学急需一名俄语教师,他破天荒地被录用为民办教师。他的学历是两年的“早产高中毕业”。除了高中俄语,他还教过初中政治,当过中心小学的“二把手”,1980年调入重点高中才教语文,可以说是半路出家。为了不辱使命,他学“笨鸟先飞,一个劲地飞”:硬背《古文观止》,死抠《说文解字》,穷翻《辞源》《辞海》,朝朝暮暮沉浸在古今诗文的鉴赏里。甚至监考时也在心里背诗、作文,把苦差事变成了含英咀华、咬文嚼字的难得良机。为了不辱使命,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函授大学课程。捉襟见肘的语文教学、操心费力的班主任工作、排山倒海的函授作业,如三座大山压在肩头。但为了“知识充电”,他乐此不疲,在40岁时,终于以优异的成绩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这种底气,1990年他带的毕业班高考“一炮打响”,一夜之间成了“荣誉暴发户”,名声不求自来,桂冠接踵而至。于是他在1996年大刀阔斧地改革语文教学,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蔡明1996年38岁时被评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年纪轻轻的他回答记者提问时出语惊人:“我是‘射师大’毕业的。”让记者莫明其妙。“射师大”云者,阜宁师范在射阳县教师进修学校设立的教学班也。中师学历在高中任教,百分之一千的不合格。因此一直很自卑,也一直想寻找机会再考。但脱产学习的机遇不肯垂青于他。于是他以中师学历考上本科函授,1985年拿到扬州师范学院的毕业文凭。1997年又参加了苏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课程班的函授。他对于工作函授一肩挑的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也正是这种不断函授,才帮助他不断进修业务,提高自己。所以他骄傲地宣称:“我是函授专业户。”

黄厚江的经历与蔡明惊人地相似。高中毕业后,曾死心塌地当农民,也逐渐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农民。1978 年考进一所中等师范学校的分校读了不到两年书。毕业后分配到一个离县城几十里路的很小的乡村中学。1982年以中师学历考取了扬州师范学院的本科函授。也正是在教学和函授的过程中,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他读了《红楼梦》《包法利夫人》等中外名著,读了《文化苦旅》之类畅销书,读了《美的历程》《谈艺录》《禅外说禅》《雅舍小品》等文化经典,但受益最大的是《史记》以及与之相关的李长之的《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等。他的心得发人深省:《史记》中的语文才是真语文。因为它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生命在跳动,都拧得出生活的原汁。“我常感到,我们真需要在骨子里培植一点司马迁式的浪漫与执著。”我想,也许黄厚江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来自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这种浪漫与执著吧。

余映潮的执著更让我肃然起敬。他的中学时代是在名校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度过的。1968年,近20岁时却远离武汉下乡了,而且在乡下生活了近14年。35岁走进县城,1984年,近37岁成为荆州市教研室的中学语文教研员。他要求自己:要具备服务教学的思想意识,崇尚科学的思想方法,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他清醒地认识到:厚重与深刻,表现在读书的数量与方法。许多年,他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做读书卡片。数以千计的资料目录索引和资料卡片,成了他研究和指导语文教学的致胜法宝。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的《听余映潮老师讲课》一书中,他谈到一件趣事:1997年春在武汉市召开的胡明道老师教学艺术研讨会上,他近两万字长达两小时的发言,让胡老师本人很惊奇:这些资料从哪里来的呀?余老师开列了他的40多篇文章的目录及出处。为了读书,他很少休息过节假日;又读又记的读书生活,就是“四季的耕耘”和钻探。从1993年起,他用八年时间写完了“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从1996年起,写了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从1997年起,写了四十几篇“别出心裁读课文”的专栏文章;从1999年起,发表了几十篇教案设计;从2002年起,开始发表“阅读教学艺术50讲”。他说:如果没有这种耕耘与钻探,我也许不会成功。什么叫“厚积薄发”?余映潮积多年的读书摘记,到当了市教研员才开始喷发,一发即不可收。为什么能“一鸣惊人”?因为已经多年未鸣,一朝起鸣,其声必然洪亮,振聋发聩。余映潮的无数张卡片、上千篇文章,是名师必须爱读书、善读书的最好佐证。

王君在20位名师中占据了两个唯一:唯一的西部名师,唯一的70后名师,还是三位女名师之一。她在重庆綦江这个小县城平民聚居的一条街上长大,父母都是破产小厂的工人。自称中学时代是丑小鸭的她,从专科学历起步,从乡镇中学开始,当了语文教师却很快变成了耀眼的白天鹅。课程改革的大环境给她提供了展翅蓝天的空间,善于抓住机遇和善于学习使她越飞越高。任教三个月就主动请缨代表本县上公开课,教龄三年就在重庆市优质课大赛中拿到第一名,25岁就登上了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的讲台……其实这种借助火箭推动力式的飞升,必然存在隐患。好在王君在没拿到全国大赛一等奖后,遇到了坦然而大气的李镇西老师,在市级研讨会上受到了一位老教师的严厉批评。我为王君庆幸:幸亏有长者的开导和批评!我为王君喝彩:及时醒悟,幡然悔改,从教学技巧的沉迷进入到对文本解读和课堂模式的深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一头扎进了各种理论书籍中,重读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再看于漪、钱梦龙……读书的感悟是:语文的内力,是一个无涯的终身修炼的过程。我也多少有些许为王君遗憾:“忘记了读书,源头活水已近干涸”,就这么两句,似乎太轻描淡写了。不知王君读了《余映潮讲语文》会作何感想。也不知在一级级的课堂教学大赛中一课成名的“名师”,有多少人读过《余映潮讲语文》《王君讲语文》,读过后又作何感想。

如果说这些名师未成名之前就是生气勃勃的小老虎,都有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那么读书肯定给了他前进的力量,为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插翅的老虎攀登书山肯定比无翅的老虎更迅猛。攀登书山与攀登教学的高峰形成良性循环,应该是名师成名的基本规律。

六、如僧坐禅沉书渊

李震第一学历是中等师范——1977年毕业于运河师范。他也是在教龄不足三年时于1980年就在徐州地区承担了大型现场会的执教任务,他把那次难忘的“折磨”视为教学认识的飞跃,教学精神和教学境界的提升。他的第二学历相当于师专——1982年毕业于徐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但说到攀登书山的途程,他是20位名师中走得最远者之一。1984年他刚考进江苏省教育学院进修本科,拜访吴文治教授时接受指点,迈开了学术研究的坚定步伐。到1997年12月30万字的《曾巩年谱》出版,李震花了12年的课余时间,在图书馆里练“抄功”。其中1991年暑假,他每天早去晚归往返80公里,到连云港市图书馆借阅四库全书。中午在五楼走廊上,借书一本,置一桌一椅,放一壶一杯,加一潜心静读书之人,他自诩为“六一居士”,又因大汗淋漓,自嘲为“翰林(汗淋)学士”,就这样一天静读九个半小时。他借海明威“写作是一种孤独”的话谈体会:“读书,在最有体验、最有感悟的时候,不也是一种孤独吗?……在学术追求上,不经过这个孤独的过程是不可能取得成就的。”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在50后、60后的中学教师中得到了传承,我对此不吝大加赞赏!前述程翔译注《说苑》坐了四年冷板凳,大概21世纪北京大学的研究条件为他提供了一些方便,节省了一点时间。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李震坐了十二年冷板凳。我猜想他们就像僧人坐禅一样,平心静气,心无旁骛,孜孜不倦,才能为厚厚的书稿画上圆满的句号。

20位名师中下这种苦工夫、硬工夫的不乏其人。余映潮曾做数以千计的卡片,李海林啃《资本论》、抄《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邓彤用十年之功最终出版《〈红楼梦〉导读:中学生读〈红楼梦〉》,张玉新写《孔雀东南飞》集注、译《离骚》《天问》,李卫东利用“非典”期间闭门读陈鼓应编著的《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还有赵谦翔读《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严华银说“夜半书房,孤灯独坐,揣摩着《阅读学新论》,每有会意,我会彻夜不眠”。

黄厚江说:我更钦佩和羡慕那些不带功利的心气、能按部就班地读书的人,他们的清高与超脱,常使我的急功近利无地自容。

我更赞赏当了“官”还坚持读书的名师。近些年来“教而优则仕”也波及到中小学,一课成名之后,就有大大小小的乌纱帽落到头上,从此“名师”不再以师而名。但程翔、程红兵、李震、李胜利、李海林还有李镇西、翟小宁等,身为一校(局)之长,可谓日理百机,不仅自己读书不辍,而且带动同仁一起读书,把读书的种子撒播到更广阔的校园,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七、如切如磋析书理

“名师是读书读出来的”,我还想举出三所学校为论据。

河南省民权县程庄一中是名副其实的农村中学——一所乡级中学。1997年该校青年语文教师申宣成要求加入我主持的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申报的子课题是在校园推广普通话。我问他为什么申报这样一个似乎不值得研究的课题,他说他的家乡地处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是一个“方言岛”。乡亲们出了方言岛听不懂别人的话,别人更听不懂他们的话。他自己是参军走出家乡才有了感受,不能让下一代再吃方言的苦了。子课题完成后不久他被提升为程庄乡一中校长。但他没有停下追求的脚步,考到北京师范大学脱产读教育硕士。回原校带领教师搞教育叙事研究,不久被调到民权县实验初中任校长。2008年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读博士。现正带领两所学校的校长、教师搞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实验。根据他的建议,2009年4月23日程庄乡一中举办了第一届读书节。2010年4月为迎接第15 个“世界读书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又开展了读书月活动,举办征文大赛,学生的话题是“书中天地”,老师的话题是“我与书”。民权县程庄一中是我国条件最差的农村中学的代表,当然算不上名校,申宣成也还没有“名师”的头衔。但一个勤奋的读书人,坚持撒播读书种子十多年,已使一所学校焕然一新。

广东深圳罗湖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建校仅五年的新校,选址在美丽的仙湖附近,远离市区,不杂尘嚣,校长鼓励老师读书、写书,还为老师们出书提供方便。2009年4月28至30日,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在该校举办“新课程语文课改和书香校园建设”研讨会,以“读写互动、书香满园”为主题。与会600多位代表都得到了海天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语文教研文丛”,作者都是该校的语文老师:王满英(副校长)文集《沧海明月》约55万字,孙振宁文集《桐庐竹韵》约35万字,方中明文集《蕉窗听雨》约35万字,罗晓云文集《作文炼识之路》近35万字,余文浩著《和学生一起读诗》(新诗、散文集),还有袁校长主编的语文教师的论文合集《梧桐教苑》。研讨会上五位高中教师执教公开课,其中一节是“大语文”课外阅读展示课,学生自主、合作阅读张爱玲作品,对其散文语言欣赏评析,颇见阅读功力。在学生读书论坛上,10多名高一年级学生畅谈阅读《傅雷家书》的感受,各抒己见,有时唇枪舌剑,会场上不时爆出阵阵笑声。我感慨之余,代表主办方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以《阅读名著》为题作了演讲,希望校长要做“战略家”,为师生成长营造宽阔的读书平台;语文教师要做“语文学家”,学养丰厚又各有专长;学生要做“终身读者”,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家长要做“读书朋友”,与学生亲子共读,一起成长。近些年我致力于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我们的倡议得到越来越多校长、老师的认同。

哈尔滨三中是一所名校。毕业生因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为各级高校青睐,如在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活动中,校长赵文祥就是全国仅有的可以推荐五名毕业生的五位校长之一。又,仅以2009年高考计,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港大、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澳大等同一级别顶尖大学的毕业生超过百名,在全省独占鳌头。该校冰雪聪明又酷爱读书的关文丽老师在学校领导支持下,与语文组同仁合作编写了《中华古诗文阅读教程》一套三册(80万字),2003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现已累计发行4万多册。这所名校之所以“名”,原因之一是校园读书风气好。不仅语文教师热爱读书,其他学科的教师也爱读书。2009年,关文丽倡议成立了哈三中教师读书沙龙。参与者有任历史教师的副校长,有化学、地理等科的功勋、特级教师,有地理、化学、艺术、历史、心理教研室的主任,有专攻民族舞蹈、专攻钢琴的音乐教师,以及学识渊博的工会主席、校办主任、团委书记,也有在《人民文学》拔得头筹、获过建国60年金奖的业余作家,更多的是能够沉潜心意读书并充当志愿者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将沙龙定义为:是志趣相投者同心燃起的星星之火;是教师学术、思想、生命相互润泽、成长共生的翠茂枝体;是“下午茶”中轻松愉悦的交谈。他们认为,欲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工夫应该花在更厚的文化积淀和生命体验上,所以阅读范围涉及心理、艺术、哲学、教育、人文,将关注点放在教师心灵间的沟通影响上,阅读形式因此丰富,为荐书、游学、问师搭建宽广的沟通桥梁。比如,下面是在一次交流中大家互相推荐的共享书目:《上海的风花雪月》《静静的顿河》《走进俄罗斯》《青藏苍茫》《水知道答案》《目送》《我的爸爸叫焦尼》《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陶渊明的读书经验则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所列举的三所学校,无论是简陋的农村中学、优雅的新建中学,还是著名的省会重点高中,都重视教师之间的读书与交流。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氛围中,共同感受书中的形象,分析书中的义理,互相取长补短,分享读书的无穷乐趣。我特别羡慕哈尔滨三中的教师,看过他们每期的交流记录《水知道》,里面不乏“最后的文化贵族”的如烟往事和精神高蹈派的冷静思索,如能旁听他们的沙龙,定能享受精神的盛宴。

八、如蜜如饴享书乐

名师是读书读出来的。请听几位名师的高论。

胡明道:淡淡的书香能荡涤人的心灵,锻造人的品格,陶冶人的情操,增长人的智慧。阅读是一种享受,更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视觉到内心审美的过程,是一个心灵充分张开与延展的过程,是一个对生活不断观照、不断追问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命前进、时葆敏锐与鲜活的过程。

赵谦翔(入选《中国教育报》“十大读书人物”):书中自有花似锦,书中自有草如碧,书中自有春如画,书中自有秋如火。何以解忧?唯有读书。何以解愚?唯有读书。何以解老?唯有读书。读好书,利人;好读书,养人;读书好,成人。

余映潮:朗读,对孩子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日常教学中,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

程红兵(入选《中国教育报》“十大读书人物”):学校真好,可以读书,读很多自己想读的书;走进图书馆任意翻检自己喜欢的书,回到家里,看着一排书架,坐拥书城的感觉好极了。

褚树荣: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书呆子”+一个“孩子王”=优秀语文教师。

李卫东:读书,在为我和我的学生的语文田野上涵润着适宜生长的土壤。语文教师应是一个成熟而专业的阅读者,以此促进学生的理想阅读。

董一菲:世间还有什么比让孩子们喜欢读书更让人高兴的事呢?教孩子们读书吧,他们的心会因此丰盈。

尤立增:读书的感觉是初春的一抹绿意,是夏日的一阵清风,是深秋的一鸢落叶,是严冬的一片阳光。只有多读书,你才会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才会成为一个不断前进的教师。

…………

本想摘抄每一位名师的读书心语,限于篇幅就此打住。

多读好书是名师成名的必由之路,舍此没有终南捷径。

行文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反躬自问:条条大路通罗马。名师成名途径多多,你硬说只有读书这一条华山道,观点偏颇经得起批驳吗?你不是以非名师之心度名师之腹吗?

成名要有天赋。固然。要做好任何事都要有基本素质。但我说素质来自读书。年长如赵谦翔,年轻如王君,都说自己天资平平,并非聪明过人。他们依仗的是坚持不懈地读书。不读书早就成了方仲永。

成名要有机遇。当然。但至少在教育园地,机遇偏爱善读能写的人。我估计“名师讲语文”这类书是不大好雇用枪手捉刀的,自己不能写就出不了《×××讲语文》,就会错失机遇。

名师是在教学实践中成长的。必然。但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名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瓶颈,往往是在书中找到突破口的。

名师是在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诚然。但看名师们的教学实录,哪一课不是在教师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出奇制胜、令人拍案叫绝的?

名师是由先辈的言传身教手把手带出来的。确然。几乎每一位名师都深情追述了他的一位或多位恩师。但我注意到,名师们崇敬的前辈名师,对他们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教会了他爱读书、善读书。当今社会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也不是名师成长的唯一途径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最终还是要自己腹中有诗书。

名师重在人品。真理!但人生的境界靠什么来提升?高尚的精神从何而来?浩然正气用什么来培养?我说还是读书。你读书的品位有多高,你的品格就有多高;你读书的视野有多宽,你的胸怀就有多宽;你读的书有多美,你的心灵就有多美!

名师是时代造就的。绝对真理!但同一时代不可能人人成名师。这批40后到70后的名师的成长,也折射了时代的变迁。上世纪70年代无书可读,他们淘书来读;80年代好书稀缺,他们抢书来读;90年代有书不读,他们读书不辍;新世纪以来每年出书以十万计,2009年达27万种,令人眼花缭乱,他们气定神闲,择书而读。如品茗,如饮蜜,如赏美景,如聆天籁,苦在其中,更乐在其中。

自我反诘之后,我仍然坚信:阅读成就名师!赵谦翔在入选《中国教育报》“十大读书人物”的感言中说:有忧有虑。“读书人不读书,教书人也不读书”的悲剧愈演愈烈,如何不忧?此语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发此怪论,无非是一个老语文教师的杞人忧天而已。

标签:;  ;  ;  ;  ;  ;  

如何造就名师(第二部分)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