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中医医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是以风团、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持续6周以上的皮肤科常见疾病[1]。目前约70%-85%的CU患者病因不明确,治疗则以对症为主。中医认为CU的发病与营卫失调、风邪外袭有关,其治疗方法有针刺及口服草药,本研究应用阳中隐阴法针刺“治风六穴”治疗CU患者4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7月-2019年6月唐山市中医医院门诊CU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 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2]中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就诊时自发性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6 周。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CU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65岁;③入选前15日内未接受药物及中医传统治疗;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特殊类型荨麻疹患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者;③合并严重血液病、晚期肿瘤或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5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阳中隐阴法针刺“治风六穴”。选穴:风池、风府、风门、风市、秉风、翳风。操作:常规消毒穴位,选用奥珂普牌一次性针灸针(0.30mm×40mm)针刺,进针后,先针入1寸,慢按紧提,行六数,得气为度;再退至0.5寸,紧按慢提,行九数,得气为度。留针20min,期间每10min行针1次。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30)10mg 口服 1/日。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
1.6观察指标:症状总积分 根据患者的风团大小、数量、及瘙痒程度进行评分,根据风团大小、风团数量、瘙痒程度分别记(0、1、2、3分);3 项评分相加为症状总积分。在治疗前。治疗第6周结束时,治疗结束后2周分别记录。
1.7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荨麻疹》[3] 中的评价指标制定。疗效指数 =(疗前症状总积分 -疗后症状总积分)/疗前症状总积分 ×100%。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 60% ~89%;好转:疗效指数 30% ~59%;无效或恶化:疗效指数 <30%。总有效率 =(治愈人数 + 显效人数 + 好转人数)/治总人数 ×100%。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 两组 CU 患者不同时点症状总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结束后2周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束后2周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第8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结束后2周与第6周症状总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CU 属中医学“瘾疹”范畴[4],中医认为CU的发生与营卫失调有关,卫阳不固,风邪外袭则发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风邪外袭,营阴内郁化热,日久成毒,隋代《诸病源候论》:“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目前认为其基本病机为风邪外袭、营卫失调。故治疗以祛风散邪气、调和营卫为主。
笔者应用针刺“治风六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风六穴”为风池、风门、风府、秉风、翳风、风市。风池出自《灵枢?热病》,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具有温阳气、祛风邪得功效,可以治疗荨麻疹。针刺“治风六穴”可以使风邪外出,营卫失调自复,此所谓 “邪去则正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法源自《金针赋》的“治病八法”、“飞经走气”四法,杨继洲在《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设专篇讲述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法。采用阳中隐阴法针刺可以发挥六穴的协调作用,使风邪无处所居,调节营卫功能。
综上所述:针刺“治风六穴”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瘙痒、风团症状,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梁菁.几种中医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6):157-159.
[2]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0
[3] 朱文元.荨麻疹[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40-241,280-282.
[4]郑邦荣,李香.针刺督脉经穴为主配合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 42 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7):462-463
论文作者:谷力彬,杨丽丽,康晓凤,张妍,张梁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荨麻疹论文; 针刺论文; 症状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积分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