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论文

师范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论文

师范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莫丽娟

【摘要】 “按类招生,分类培养”是近年来在部分高校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对师范院校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合理性的应然分析是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大类招生承担着专业分流器的功能,以弥补高考不足。同时延迟分流加强了通识教育和学科大类意识,有助于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衔接。大类招生打通相邻学科的内部关联,帮助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师范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

“按类招生,分类培养”是近年来在部分高校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从形式上来看,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延迟分流。与按专业招生不同,实施大类招生的高校将相同、相近学科门类,同院系或是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按照大类志愿填报,或者仍然按照专业招生目录进行填报,在入校后根据学校大类划分的要求进入不同的学科大类,在实施通识教育1~2年后进行专业分流。延迟分流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取向与专业选择。

一、承担专业分流器的功能,弥补高考不足

大类招生承担着“分流器”的功能,以弥补高考仅按一个标准来选拔不同专业人才功能的不足。后者带来的问题已经在高校中有所显现。学生通过高考进了大学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过渡环节,直接就进入到了专业学习。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主要是围绕高考“指挥棒”来进行的,不少学生到了高考报名前夕,才开始匆忙作出专业选择。而当时的选择,极少有人是在对专业及其职业取向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专业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多数是考生的高考成绩能在多大程度上尽可能地兼顾学校的声誉与未来职业的声望与报酬,考生的兴趣、职业规划等因素往往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基本上是跟着感觉走,或者听从家长的意见。而很多家长面对和他们当年大学时代相比名目繁多又不知所云的专业,也是云里雾里,专业报考的盲目性很大。绝大多数通过高考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才第一次接触到专业的知识,等到发现不适应或者不符合自己原来的专业想象,产生了抵触情绪,便出现了厌学、逃课、上课睡觉、缺考甚至辍学等消极行为。有研究发现,2001至2013年江西普通高校辍学率最高的年份达11.25‰,而专业偏好是影响学生辍学的主要因素之一。[1]

在实施大类招生之前,不少高校为在校生提供名额有限的转专业机会,多数高校放在大一结束前进行。大一下半期,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转专业考试成绩,每个专业给出少量名额提供给转专业的学生。实际上也属于在高校内部的专业二次分流,但是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在一些学校,允许学生在大文科大理科范围内,有的学生由于专业跨度较大,需要补修的专业课过多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也有一些高校允许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但是要求所有转专业的学生必须延长一年学习时间,以缓解转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增加了转专业的成本,使得学生必须要慎重考虑转专业的问题。第二,校内给予少量学生转专业机会带来了对教育公平的质疑,因为不同专业在招生录取时的分数线是不一样的,不排除一些学生和家长利用规则先择校再择专业的可能,先报理想学校的冷门专业以确保自己能够被这所高校录取,入校之后再谋转到心仪的专业。第三,转专业失败的学生怀着对在学专业的不满情绪与失败心理,更容易产生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勉强混到毕业,有的甚至连能否毕业都毫不在乎。第四,转专业的机会一般只提供一次,而一些转专业成功的学生出现了不适应,新专业并不像过去想像中的那样美好,而除了要求学生补修相应的专业课程之外,基本上学院并没有为转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额外支持。另外重新融入到一个新的班级在人际交往上也可能出现困难。

市一测成绩一出,我就发现自己所教的实验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客观题做得非常好。其中有一道题接近满分,但是主观题却做得很不理想,满分6分居然只得了二点几分。

对于高校内部各个学院来说,学生规模的再分配会带来学院发展的一系列变化,流入流出的学生过多,会影响教师的配置。对于大多数非研究型大学的普通高校来说,主要是依据学生规模来确定教师编制的。学生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教师超编或者缺编,对学院未来的学科发展规划带来影响。同时,由于学生的学费也是学院维持日常办学运转的一个经费来源,学生人数的增减也会引起院系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因此,对于一些本身规模就相对较小的学院来说,对转专业的态度并不积极。

大类招生在分流之前实施通识教育,从H校的培养方案来看,与传统培养模式相比,将大一时的部分专业课程进行了调整,加入了专业导论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导论课程是对同一学科领域内不同专业设置的导论课程,以便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发展情况、职业指向和职业生涯前景,帮助学生获得理性选择专业的能力。专业基础课程是在同一大类中,所涉及的几个专业共同的专业必修类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不仅仅只停留在专业导论课程中对于专业的泛泛了解,而是开始接触到同一大类中的基础课程。

竹韵敲开海力办公室门的时候,海力正坐在电脑前看资料,竹韵应聘时坐在海力身边的冷艳女郎,海力的特别助理马丽亚站在他身后讲着什么。见竹韵进来,马丽亚转头不太友善地看了她一眼,而海力指着班台左前方的沙发热情地说,请坐。待竹韵坐下来又对马丽亚说,马丽亚,倒杯水吧,你回避一下,我有重要事情跟竹韵单独谈。马丽亚嘴一撇,倒了水放到竹韵前面的茶几上,有些悻悻然地出了办公室。竹韵看着马丽亚的身影在门口消失,心中掠过一缕阴影。

二、学科综合化发展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衔接

2013年广东省水政监察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提高水政执法能力。一方面,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举办纪律教育、基层人员执法、水土保持执法、水利规费征收等各类培训班及执法技能比武竞赛等形式,着力提高水政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改善执法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北江、佛山、三水西南省市联合执法点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了东莞麻涌水政执法码头,在设卡查处非法运输河砂、执法船舶停靠、采砂执法处罚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从H校教育大类的课程设置来看,与普通高中八大领域的课程相衔接,使得从高中到大学的课程体系逐渐形成一个树型结构。树型结构是一个比喻,可以通过这个形象的结构,看出普通高中与高等教育、大类分流前后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和逻辑联系。在这个树型结构中,随着学段的逐渐上移,树型的结构逐渐明朗。基础教育如同土壤,其质量的好坏对于树型的生长关系重大,而越是接近树根的部分,其为树的生长提供的作用就越为直接。树干有如专业大类,每个树干由于树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甚至于在不同的地方“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情况较为普遍。因为就以目前实施大类招生的高校而言,对于“大类”的划分标准是不一的,有的是根据一级学科群或二级学科群来划分,有的是作了院系的合并,有的是以设立实验班的形式来开展的。多样的划分是基于各高校历史发展、师资力量、专业发展等多种因素具体情况的结果。在“树干”基础上,不同的分枝则代表着不同的专业方向。由此形成了完整的一个树型结构,通过这个结构,使得同一大类内部不同专业的知识关系得以澄清。

转专业在许多高校的普遍存在,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高考作为分流器功能的不足。分数标准并不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兴趣和职业取向的需求,因此在进入高校之后进行二次分流就成为了顺势之举。大类招生比转专业更适合承担专业分流器的职能。这是因为:第一,大类招生将范围控制在一级学科群或二级学科群的范围之内,缩小了专业选择之间的跨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第二,大类招生将专业选择的学生范围扩大了许多,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消除由于只有少量学生可以获得转专业机会带来的教育公平的质疑。在目前实施大类招生的高校中,有的只对部分专业实施,而有的学校则是全校所有专业中同时进行。为了更好地对师范院校进行大类招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中以全面实施大类招生的师范院校H校作为样本学校进行分析。第三,大类招生是一种培养模式的改革,分流只是它的一个功能之一。实施大类招生意味着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评价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革,而不是简单的专业课程的增减。

2.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学生特征。《基础会计》是一门会计专业入门课程,应更看重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培养其创新意识。

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逐渐淡化专业之间的界限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2]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趋向必然对高中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我国新课程改革方案将普通高中课程分为八大领域,分别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然而,这八大领域的划分,在实践中却缺乏影响力,带来了诸多问题。第一,八大领域的划分流于形式,普通高中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科组、年级组分段而立,实际教学仍以学科为界线各自独立,相邻学科之间并无实质性的交叉。第二,在师资上,在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无论是教师的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养,都依然遵循学科分类逻辑,并没有按照这八大领域来调整课程设置或培养方案。从职前培养来看,语文教师在文学院培养,外语教师在外国语学院培养,而这两个学院之间彼此独立,并无交叉。从职后发展来看,教师们依学科组而非学习领域开展教研活动。普通高中教师普遍缺乏驾驭课程领域的能力。第三,在内容设置上,普通高中课程领域分划上下均缺乏有效衔接。从向下衔接来看,尽管在义务教育课程中倡导课程综合化,但只有少量课程开始进行尝试,除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之外,其他学科综合课程中“拼盘”的痕迹十分明显。从向上衔接来看,普通高中的八大领域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又变回以学科分类为专业划分的基础。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领域划分悬于半空,上下无依,无法发挥其真正作用。

但是实践的不力并不表示普通高中课程领域的划分是毫无意义的。它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综合化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也是突破依据学科界线对统一的真实世界的机械分割的一种尝试。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否定其划分的意义,而在于打通上下联系的关键环节,使得普通高中的课程领域能够落到实处。而正是在这里,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教师教育大有可为之处。这是因为:一方面,它在课程内容上提供了普通高中课程领域向上延伸的渠道,将普通高中阶段的学习领域向专业方向引领;另一方面,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为教师职前教育注入了活力,使得教师在职前阶段通过大类学习得以丰富其知识背景。

H校2016年实施大类招生,在教育大类中包括了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教育等几个专业。H校实行大二分流,第一年是大类学习。在第一年的第一学期,设置了名师讲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人体解剖学等三门课程。名师讲坛分为两段,第一段采用讲座的方式,由各专业聘请该领域一线的校长、教师进行主讲,以便让学生充分了解各专业在一线教学中的发展情况。第二段采用专题讨论课形式,在几个专业的讲座结束之后,由各专业系主任主持,与学生充分交流,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于相应专业的了解和认识。名师讲坛以小论文形式考查,要求学生撰写希望就读的专业及其原因,以便掌握学生对于专业的了解情况和选择意愿。由于这4个专业都属于教师教育类,以培养未来不同类型教育所需教师为目的,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便放在了大一阶段学习。人体解剖学是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基础,故放在了第一学期开设。大一第二学期设置了专业导论课、教育概论和普通心理学三门课程。其中专业导论课共设16个学时,由各专业系主任担任任课教师,每个专业用4个学时的时间进行专业介绍。与名师讲坛相比,专业导论课更注重专业性和理论性,而不是从某个具体的职业要求本身来进行相关介绍。

三、打通相邻学科内部关联,提高师范生综合素养

任何教育改革,无论其形式和内容如何,其目的都直指向人才培养。大类招生不仅是招生方式的变化,其根本问题在于探讨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专门教育。[3]换言之,师范院校大类招生的评价,无论采取何种分类方式,也不论是大二分流还是大三分流,其效果应该通过培养的人才质量体现出来。

大类招生有助于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帮助师范生形成教师专业角色认同。角色认同是个人承担角色的前提性条件,[4]大类招生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转专业时的盲目选择和资源浪费,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高职业满足感,进而认同教师角色的义务。转专业主要是依据学生的个人意愿来进行,虽然看起来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但是在缺乏其他支持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凭个人感觉提出转专业需求,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盲目性。也就是说,转专业虽然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但是却没有在选择能力上对学生给予相应的帮助。到了大二大三转专业的学生,如果专业跨度太大,意味着之前所学习的专业课程绝大部分都浪费掉了。大类招生则为大类领域内所有的学生提供了公平的专业二次选择的机会。将选择的范围限定在相关学科领域,这些相关学科可以在大一大二时共享专业基础课程。这使得学生不必忙于应付转专业之后的补修课程,为学生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学习效率。

大类招生促进了相邻专业的学科资源整合。在高校内部,不同的学院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单位,除了一些公选课之外,其优质的专业资源往往难以向学院外其他相邻专业辐射。由于在同一学科内部,不同专业之间发展的速度是不同的,随着其发展壮大,便可能使得一些专业从原有的学院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学院。因此造成了一些高校相邻学科发展成为几个学院。以H校教育大类为例,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教育与心理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几个院所。在按专业招生培养的管理体制下,有限的教学资源被分割为各自封闭的条块,专业之间、学院之间各自为政,存在低水平交叉与重复。[5]大类招生打乱了原有的利益格局,使得同一大类之下不同的学院优质教育资源得以整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专业发展。

综上所述,师范院校实施大类招生具有其合理性因素在其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从逻辑上证明其合理性,为实践中推进大类招生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即,不必强制性地要求所有师范院校都统一实行大类招生,而是依据自身情况进行有效地判断和选择。

【参考文献】

[1]许祥云,胡春晓.高校学生辍学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建议——基于江西普通高校的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15(1).

[2]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

[3]冯开甫.高校按大类招生的冷静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4]靳玉乐,肖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J].教育研究,2014(5).

[5]禹奇才,蔡忠兵,苗琰.推进高校大类招生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索,2014(1).

【基金项目】 本研究系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大类招生背景下海南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Hnjg2016-18)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标签:;  ;  ;  ;  

师范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