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杨扬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杨扬

杨扬

甘肃第九建设集团公司

摘要:本文是从分析总结国内外的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入手,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内涵进行阐述,并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中的关键技术的施工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技术要点

引言:结合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实际情况,在选择适合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类型时,为了保证施工的技术安全和质量,必须严格把握主体结构施工的各个施工程序的质量,做好关键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优化和改进施工技术,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提高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所以有必要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来推动我国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国内外高层建筑的社会发展现状

1.1国内高层建筑的社会发展现状

我国的高层建筑的发展史主要分为四个关键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开始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该阶段的我国建筑的楼层高度一般是6米以下,即建筑的主体框架结构主要是以20层以下的建筑;第二阶段,是起始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由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的大力推进,在这个时间段里,我国的建筑物的高度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建筑物的高度高达60-90m,即建筑物的楼层高度多达20-30层。这些建筑物的主要使用于写字楼(公司企业的办公用地)、房屋人住以及酒店等方面,甚至到了1974年建筑物的高度高达87.4m北京饭店的出现,俨然成为了北京当时最高的建筑群,两年后的广州白云宾馆的建筑物的高度甚至高达112.45m,成为当国内第一栋超过百米的建筑,在这个时候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多采用剪力墙结构;第三阶段,时间进入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在短短的三年里实现完成建国后到当时的建筑数量的总和;第四阶段,是起始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到2018年,我国的高层建筑物的数量的增长速度得到了空前得提高,也出现了超高层建筑,有的建筑的高度甚至超过200层。

1.2国外高层建筑的社会发展现状

对于国内的建筑而言,国外的高层建筑业发展史分为三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是十九世纪的中期前,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和木质材科为主,并且建筑的设计方式和施工的技术水平有限,HIA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客观因素,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建筑行业和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当时的建筑既是是最高层也仅仅是6层;第二阶段,开始于十九世纪前期到二十世纪的中叶,特别是1888年电梯的延生和发展,为建筑实现更高楼层的建筑施工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并且在该阶段,是以钢铁结构为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极大提高了高层建筑的前期施工安全和后期的使用安全,建筑物多是超过100米;第三阶段,是起始于上个世纪的中叶,在这段时间段内,由于社会各个领域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主要轻质且强度高的建筑材料,并且抗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结构主体成为主流。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内涵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是指要通过对高层建筑的上部承载进行传递和承载确保上部结构始终保持良好的稳定性的主体结构,该主体结构具有自身的重量小、能承受极大的施工强度、施工作业时间短的特点,扩大了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极广。一般而言,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结构形式:一是,筒体结构,可极大地保证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完整性;二是,筒中筒结构,由于该结构进行实际施工时布置的灵活大,所需要的单位结构的材料的使用量较少,使得十分利于使用滑升模板等施工工具进行该施工;三是,框架结构,该结构主要使用的是可滑膜技术、钢模板以及木模板进行施工,可以在浇灌法的基础上获得建筑施工预期的整体性;四是,剪力墙结构,该结构主要的优势是设备先进、施工简单、施工的时间短,便能取得良好的整体性和极强的抗震能力。由以上的介绍可以进一步肯定科学合理地使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技术,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以及使用安全,但是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下文便对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技术进行细致地探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模板工程施工

3.1模板支设的质量控制

进行结构支模前需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配板放样图设计,并逐一编号,预留出缝模进行调整;模板及其支撑要落在实处,需要由专人进行安装和拆卸;墙柱脚的模板增加垫木和导模,避免混凝土浆对模板的腐蚀;合理控制梁、板跨度,注意不可小于4m,否则会出现起拱的现象;为避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出现粘结,影响脱模,需要在浇灌混凝土前,应在模板表面涂刷隔离剂。安装模板还要做以下的保护措施:由塔吊将模板就位时,因钢筋绑扎很容易造成损伤面板的问题,此时需要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该问题的再次出现;在进行电焊钢筋、钢管时,在焊接处将模板用铁皮垫隔开,防止焊火烧坏模板的表面;进行模板的安装前,应现将各种电管、水管等准备好,避免安装好后出现问题,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操作,可以极大地避免模板出现变形。

3.2模板的拆除

要制定拆除模板的拆除顺序,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好温度以及混凝土初凝时间,当初凝后,需要及时松动穿墙拉杆,实现模板与所浇灌混凝土墙体的脱离,防止出现粘结的现象,这才能做好拆模的准备工作,并注意保护混凝土的边角,及时清理拆下的模板,但是严禁用表面坚硬的工具清理,可使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残留的混凝土

4钢筋工程

为了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首先要对钢筋材料的尺寸和形状进行验收,内容涉及:钢筋材料的表面的洁净度,是否有损伤,待这些问题确认无误后再按照钢筋的品种和规格进行堆放处理;其次是在进行钢筋水泥的安装前,需要对技术进行检验,对于重量大的钢筋绑扎作业应搭建合适的工作台;然后是注意钢筋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为了提高钢筋的绑扎质量,需要在正式施工前进行放样处理

4.1钢筋接头位置

如果钢筋的构件荷载是按照自下而上运动时,需要确定钢筋接头的位置,错开其的受力,是为了更好的防止出现钢筋出现裂缝或是变形的问题,支座处作为钢筋的接头最底部的位置,要在顶部钢筋的三分之一出确定接头位置。焊接钢筋接头的时需注意同一断面内的钢筋接头的误差保证在小于等于50%的范围内,绑扎搭接误差保证在小于等于25%的范围内,钢筋上的接头数量不宜过多,是因为这会降低其的传导性能。

4.2钢筋制作绑扎注意事项

为了便于及时解决施工问题,促进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需要注意钢筋工程的处理方式,为了后期能顺利开展,这就需要与设计单位和技术人员应该保持良好的技术沟通联系,做好后期的核定工作。并且需要对刚进的翻样进行必要的现场技术监督,严格验收半成品。为了更好的实现钢筋绑扎安装的施工安全,须在特定的工作台完成钢筋的绑扎安装工作,并注意安装绑扎过程中详细的测量数据,最大程度地将误差控制在10mm以下;挂牌验收钢筋制成的半成品,质安组负责抽查;检查梁、柱节头的钢筋的密实度,绑扎困难的部位,待绑扎就位后,再焊接封闭箍;按设计图纸进行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设计,并使用定位箍和定位筋,预防偏移;绑扎好后,严禁踩踏,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移,扎牢双向受力的钢筋。

5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主体结构施的施工技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需要不断革新发展该技术,面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最合适的结构类型,以更好地提高施工技术,以此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质量和水平,为延长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更好地发挥功能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习攀;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信息化建设,2016(01).

[2]茧仲阳际展.我国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居业,2015(08).

论文作者:杨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杨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