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是在我国广泛的城乡区域随处可见的基础设施,它对于行人的往来和企业物资的运输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公路质量不过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所以做好公路质量的把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
1 公路路基病害、路基软基处理工作的意义
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部分,对于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和交通正常运行都有着基础性意义。在路基的建设环节,必须运用科学的技术和保险的材料,从源头上避免病害问题的发生。而且在施工环节出现的软基现象,也要运用科学手段加以处理。结合国内现实情况看,软土的分布面积是很广的,且具备突出的压缩性高、含水量大、承载力低的特征,如果直接对公路进行施工,会极易发生变形现象,这无疑不利于公路的稳定,从而影响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若是发现在公路运行阶段有所损坏,就必须运用足够的资源材料做好维修工作,同时对交通安全通行作出基本的保障。通常来说,公路项目中出现了软土地基,而且在事先没能科学处理,就可能引发公路路基的沉降现象,最终促使公路的正常功能被损害,后续的一系列不良现象也可能因此被引发,比如路基的抗剪力下降,公路边缘及外侧可能会隆起,从而使路堤有所滑动;路堤和人工构造物衔接的区域也可能出现显著的差别,引发跳车的问题;路堤的变形也可能引发公路路面被损坏的后果。为了避免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要在软土地基公路的施工阶段提前处理好软土地基的安全问题,改善其性质、提升其抗剪力和抗液化力,在此基础上,排除影响公路安全运行的不利因素,最终保证交通系统的安全和质量。
2 公路路基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路基凹陷、凸起、裂缝问题
在公路路基建设工作结束后,在部分区域会发生凹陷、裂缝、凸起等现象,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往往是受路基影响的,比如在涵洞台背的区域,土壤的硬度往往是比较薄弱的,涵洞的硬度却比较高,在公路建设成功并且投入使用后,车辆的往来频繁,对该位置造成的碾压可能导致衔接点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土壤区域会发生现凹陷,并且在某一点凹陷的同时在附近点上出现凸起,促使路面出现坑坑洼洼、起伏不定的情况。经年累月,这些问题会逐渐变得严重,路面会由此出现破损和裂缝现象。除此之外,公路的路基由于长期曝光在风霜雨雪下,极易发生剥离、风化的后果,公路病害也因此显得更加明显,最终降低了公路的安全度。
2.2 路基滑坡问题
公路路基还可能存在滑坡的风险,导致这一风险爆发的因素往往是路基施工不够规范、技术达不到既定标准、所用材料质量不过关等等,这些都是引发路基质量问题的诱因。在此之外,公路路基的固结过程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施工单位处于赶进度的目的很可能会轻视这一问题,在公路路基未能满足必要的强度时就转而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施工环节中去,这就会导致公路路基结构的不稳,在严重时造成路基滑坡现象。路基滑坡问题的出现会导致公路路面的极度不平,这无疑会给车辆安全运行带来巨大的隐患。
2.3 路基软基问题
广义上讲压缩性高、强度低的软弱土层就是软土。不加处理就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可能会导致路基过量沉陷或失稳的状况,使其不能正常使用或破坏。软土液限一般为35~60%,饱和度一般大于95%,含水量在34~72%之间,塑性指数为13~30,孔隙比在1.0~1.9之间。路基软土结构在重载车辆和大交通量的作用下基底沉降现象严重,且容易侧向膨胀挤出滑动,为了消除侧向滑动位移必须对软基进行处理,确保路基安全,避免路堤向两侧膨胀挤出,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最终沉降、增强压密稳定力度。
3 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
3.1 路基换填施工
对路基范围内存在的稻田、鱼塘淤泥等软弱地基,深度小于2.0m时,一般采用先清淤后填筑的方式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先排干道路区水田及鱼塘里地表水,清除掉地表上覆松软土层和地形低洼处水田和鱼塘里表层流塑~软塑状土层,并晾干路基;然后采用透水性较好填料分层填筑,并设置反滤层,保证路基工作强度和干湿状态。对于湖塘或河流等积水洼地,常年积水不易抽干,表层无硬壳,软土液性指数大,片石能沉至下卧硬层的情况。采用抛石挤淤换填,一般用于软土淤泥厚度为2~4m,石块一般不小于30cm。片石抛填出水面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其上铺设反滤层,再进行填土。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软土地基的负载能力,在此情况下,路基的坚实度可以进一步得到加强。
3.2 使用浆砌片石材质加固路基
这种方法是在施工领域十分常见的用于路基加固的技术,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外在美观、对腐蚀物的抵抗能力比较强。与之对应的,这种方法也存在缺陷,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好耗费大量的成本,石块的加工和堆砌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此外,因为石块的重量比较大,施工进程可能会被拖慢,这也是一种无形中增加施工成本的体现。因此在运用这种技术工艺的同时,也要做好前期布局,这种技术对施工点的地质基础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如果遇到松软土层,就要尽量避免运用这种技术,以免出现路基加速沉降的后果,最终导致公路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的后果。当然,在部分极易出现滑坡的区域,也要尽量避免使用这种技术,因为如果内部土层较松软,靠近外层的石块是难以发挥加固的作用的。
3.3 结合砂垫层技术稳定路基
砂垫层的特征是稳定性比较好,而且在可塑性和透气性上优势突出,垫多垫少的量的控制是按照土层的实际条件来确定的。对该项技术的运用在公路建设领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因为运用该技术的资金门槛不高,是比较经济实惠的,且施工的难度不高,便于操作。加强对该项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公路路基更好地排除内部水分,以免出现严重的路基松软问题。在运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也要科学地选取合适的砂粒,往往会把砂砾的直径控制在7.5cm的范围内,此外,在铺洒砂砾的同时,需要使砂层保持整体均匀的状态,压缩砂砾之间的缝隙,使路基的铺设尽量紧密硬实。
3.4 织物铺垫方法
织物铺垫技术的运用范围也并不是十分广泛,往往是为了应对某些特殊的施工情况才会做出这种选择,其中需要运用的材料往往以土工织物为主,将其铺设在地基表层,能够提升地基的承载力。这种技术比较适合于含水量较大、土层较为松软的地区,比如软土地基的土层表面,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地基填充不均匀而导致的沉降现象,而且织物铺垫能够分散土层应力,避免土层因为受力不均而出现裂缝、凹陷。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保证施工工艺正确合理,要按照标准的工艺进行施工,同时,要选拔专业技术能力较高的员工,保证施工质量。
3.5 水泥灌注,提高稳定性
水泥灌注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而且成本也不高,但是,由于水泥的重量较大,在灌注施工之前,应当处理好下方土层,如果土层较为松软,则不应当进行灌注。另外,在灌注过程中,要对水泥进行不断搅拌,避免水泥过早凝固,这需要专门的水泥施工搅拌设备和灌注设备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灌注时,需要有专业的工程师监督灌注的速度,确保灌注的质量,因为在不同的土质情况下,灌注的方量和速度都应依据实施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破坏原有土层的自然属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公路路基病害、路基软基处理问题探讨,对于提升公路路基乃至整个公路体系的质量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公路路基病害、路基软基处理工作的意义,同时抓住公路路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路基凹陷、凸起、裂缝问题,路基滑坡问题,路基软基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的公路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更换原有的路基成分,使用浆砌片石材质加固路基,结合砂垫层技术稳定路基,利用织物铺垫方法,采取水泥灌注、提高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新国,冯晓腊,胡朝阳.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加固公路路基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18(4):69~71.
[2]王洪德,张立漫.公路路基分级填筑过程地表沉降规律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6):72~76.
[3]王坤,化得钧,曹文海,等.公路路基变形监测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5(3):82~85.
论文作者:葛薇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土层论文; 病害论文; 技术论文; 现象论文; 松软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