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论文_侯效军1,刘发2

风机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论文_侯效军1,刘发2

侯效军1 刘 发2

1身份证号码:132524197406240*** 天津市 300000;2身份证号码:610422198511130*** 陕西省咸阳市 7138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风机吊装的工艺方法,接着对安全、质量、进度方面的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风力发电;风机安装;质量控制

引言:

风力发电以其投资周期短、清洁环保、再生性强的特点,一直是国家重点研究扶持的项目。随着国内风电研究技术的快速发展,风电安装也逐渐成为各火电安装公司的又一市场,近年来国内投资风电市场异常火热。由于风力发电受风速的限制,风力发电投资场地也从最初的海边、草原、戈壁滩逐步向山区、沙漠和海上发展,单机的发电功率也会向大功率发展,这也势必会增大风机安装的难度。

1风机吊装的工艺方法

1.1吊车的选择

为确保安全,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吊车的选择非常重要,1. 5 MW 风力发电机组,机舱设备安装高度约为 65 m,重 61 t。为该工程中安装位置较高的部件,叶轮为外形最大且安装位置最高的部件。通过计算及综合分析:一般 400 t 履带起重机,主臂 84 m,20 m 工作半径时额定起重量 71. 2 t,钩头极限高度 80 m,即可满足机舱和转子的吊装。按照要求 400 t 履带车即可满足条件。塔筒吊装前,需要一台 70 t 汽车起重机配合翻转。

1.2预埋件安装

坝上地区属丘陵及戈壁滩地带,地基多以细沙、石头等为主,相对比较干燥,按正常施工,接地电阻难以达到安装要求,针对不同的地基情况,分别采用延长接地扁钢、增加接地极、注入石墨降阻剂和安防接地电阻盒等工艺方法,使接地电阻满足了安装要求;基础环的水平度是风机能否垂直安装的关键,在基础环安装时,在各支腿下部加装了预埋铁板,把支腿下部焊接规定在铁板上,然后用钢筋焊接的方式把各支腿连接起来,使下部支腿部分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然后在钢筋绑扎完后和混凝土浇筑前,对基础环的水平度进行测量、调整,并做好记录,通过这样的处理方法使风机基础环水平度合格。

1.3 风机设备安装

风机安装从就位到找平分三个阶段分别为主轴承就位找平、驱动电机就位找平、风壳就位找平。找平又分粗找和精找。设备就位粗找工作主要有设置找平用的垫铁组、安装地脚螺栓、设备找正粗平、地脚螺栓一次灌浆及永久性垫铁组压浆等工作。设备不同部件的粗找的主要工作内容会有所不同,如风机轴承座架的粗找内容是主轴的水平度、前后轴承座纵向及横向水平度。驱动电机的粗找内容除了电机纵横水平度外还有电机主轴与风机主轴的同心度调整。风壳的粗找内容除纵横水平度外还要调整风壳进风口与叶轮进口圈的轴向插入深度和径向间隙。精平是在粗平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进一步提高安装精度,使设备水平度、同轴度等相关参数符合技术要求,满足设备长期运行要求。

1.4地脚螺栓、垫铁和灌浆

地脚螺栓是将设备固定在设备基础上的紧固件,如安装后出现歪斜、与基础连接不牢固设备,将无法可靠地固定在设备基础上。为保证地脚螺栓与设备基础连接可靠,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地脚螺栓安装时在预留孔中应垂直无倾斜,其任一部分离孔壁距离应不小于15mm,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螺栓应无油污等杂物。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的接触面应紧密,精找紧固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长度为螺栓直径的 1/3~2/3。一次灌浆时应注意保持地脚螺栓与设备底座围边的间隙,其间隙应均匀,为设备的精平留有余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垫铁的作用是将设备的负荷包括设备重量、地脚螺栓拉紧力和其他附加力等传递给基础,再传递到土壤中,垫铁对设备的振动有阻尼作用;设备底座与基础面间保留一定的距离,以确保二次灌浆层能充满设备底座底面与基础表面之间的空隙,保证二次灌浆层的质量;通过调整垫铁使设备的标高和水平度符合设计要求;与地脚螺栓配合可矫正设备底座的微量变形。垫铁安装的质量不符合要求会对设备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如振动和噪音增大,严重时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垫铁安装质量是风机安装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安装质量垫铁组分为粗平用垫铁和精平用垫铁(永久性垫铁),粗平用铁在设备一次灌浆和永久性垫铁设置后拆除,最终由永久性垫铁承载。

1.5机舱吊装

将特制的吊装工具安装到吊车上并移动到机舱上方。将吊装工具通过机舱上部的吊装孔与机舱进行固定。将机舱、机舱上罩从卡车上卸下来。在吊装前进行二次安装:机舱内吊车、机舱内风筒、机舱上罩的安装。安装风向标及风速仪,固定电缆,并在机舱上安装必要的工具,清理机舱。在机舱内部或外部特定位置安装四条吊装保护绳索,要确保机舱在吊装过程中得到控制。卸掉机舱与运输支架、支撑工装的连接螺栓,将机舱移位并清理偏航刹车盘的法兰端面。小心的将机舱吊起,并通过机舱保护绳控制机舱的方向。机舱头的方向由吊装公司根据吊装轮毂的要求确定。将机舱吊到稍微高于顶塔筒法兰的位置。按照塔顶人员的无线电指挥将机舱放低。在调整过程中可以使用撬杠或类似的工具做轻微的调整。将偏航轴承孔与顶塔筒法兰孔对齐,然后安装上所有的螺栓及垫片。

1.6电缆敷设

风机塔筒在吊装之前,690 V 动力电缆敷设数量较多,工期长,影响风机吊装。较多的电缆中间接头,同时存在工艺质量差和留下了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改进塔筒 690 V 动力电缆敷设方式,改分段敷设为直线敷设,取消了中间接头。为了实现同相电缆单根敷设,同时平衡工作量与施工工期的关系,采取风机第二节塔筒吊装之前敷设整根 690 V 动力电缆。第一、第三节塔筒电缆暂时卷放在第二节塔筒,等风机吊装完成时候再完成第一、第二节塔筒电缆整改。从而减少电缆的中间接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电缆运行过程中安全稳定。

2安全、质量、进度方面的控制

2.1 在风机安装速度方面

作者所在单位风电项目员工克服北方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影响创造了日均安装一台半风机、50天安装验收84台风机的纪录。如,山东莱州风电项目,2007年8月31日第一个基坑开挖、当年12月5日第一回线投产发电,实现了业主当年投资、当年投产的目标。作者所在单位风电施工队伍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各风电工程项目按照业主的要求,均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

2.2 在风电施工安全方面

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学习,每日班前“三交”,严把设备安全关和人员安全意识关,至今未发生一起人身伤亡事故和机械设备损伤事故,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目标。根据国家风电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作者所在单位进一步规范风电安装项目管理,明确风电安装人员岗位职责,制定风电安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已完工项目质量验收合格率100%,无一例返工事件,达到了质量“零缺陷”的目标。

2.3强化内部关系管理体系,对工序质量把关

整个吊装过程推行工序间客户关系管理制度,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每道工序本着用户就是上帝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下道工序服务。每道工序在交接时,除完成质量验收和相关资料、记录之外,还应在文明施工、产品防护等方面满足下道工序的要求,工序移交后也要及时处理和解答下道工序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下道工序有问题用工作联系单的形式对上道工序提出要求并限期反馈。项目部对工序交接和工作联系单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内部关系顺畅。

结束语:

通过对风机吊装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究,从而达到缩短风机的安装时间,提高风机安装质量工艺,减少风电场施工成本的目的。希望通过本文作者的总结,能给风电行业的吊装人员提供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韦韩. 风机的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J]. 门窗. 2014(06)

[2] 娄近水,李太周. 基于风机主机的风电吊装技术[J]. 华电技术. 2014(12)

[3] 马赛雄. 风电工程风电吊装技术要点分析[J]. 科技与创新. 2015(16)

论文作者:侯效军1,刘发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风机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论文_侯效军1,刘发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