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行间覆膜技术防治棉花烂铃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行间论文,棉花论文,覆膜论文,技术论文,烂铃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棉花烂铃病的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两大棉区的棉花产量和品质。目前我省棉花伏前桃初步形成,又到了棉花烂铃病防治的最佳时期。棉花烂铃病种类很多,包括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粉病、棉铃黑果病等,其中由苎麻疫霉菌引起的棉铃疫病危害最为严重。土壤中棉铃疫病菌的孢子囊可随雨水飞溅到健康棉花成铃上进行寄生和侵染,不但导致棉铃疫病的发生,而且使红粉病、红腐病等棉铃腐生病害得以发生。因此,棉花烂铃病的防治重点在于棉铃疫病的有效防治。 利用行间覆膜技术防治棉花烂铃病是根据棉铃疫病病原菌在田间的传播特点,采用物理隔绝法——行间覆膜技术,在棉田行间裸露地表进行覆膜,阻断土壤中的棉铃疫病菌随雨水飞溅向棉铃上进行传播,减少棉铃疫病菌的初侵染来源,从而减轻棉铃疫病的发生;同时减轻其他棉铃腐生病害的发生,达到防病保产的目的。覆膜时间选在棉田第一个棉铃成铃之前(一般7月上旬到7月中旬),田间主要农事活动如花铃肥、花铃水等完成之后。覆膜具体操作如下:将塑料薄膜卷轴用光滑圆棍穿过,架起置于棉田地头,要求塑料薄膜卷轴宽度中线和棉田宽行中线对正,平铺于行间裸露地面。操作时要求将宽行间裸露地面覆严。 该方法优于栽培措施和化学药剂防治棉花烂铃病,省工省时,防治效果高,可达70%,增产增收而没增加防治成本。按亩增产籽棉30公斤,籽棉售价8元/公斤计算,亩增收240元。同时可间接防治田间杂草,减少人工除草的费用。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标签:棉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