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理性爱国主义及其确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爱国主义论文,理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性爱国主义是相对于狭隘的、本能的、非理性的、甚至是封建宗法的爱国主义而言的。
关于狭隘的、本能的、非理性的、甚至是封建宗法的爱国主义,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曾经深刻地阐述过:“有一种爱国心,主要来自那种把人心同其出生地联系起来的直觉的、无私的和难以界说的情感。这种本能的爱国心混杂着很多成分,其中既有对古老习惯的爱好,又有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过去的留恋。……这种爱国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它不做任何推理,只凭信仰和感情行事。有些这样的民族以某种方式把国家人格化,认为君主就是国家的化身。因此,他们把爱国主义中所包含的情感的一部分转化为忠君的热情,为君主的胜利而自豪,为君主的强大而骄傲。……同所有的轻率激情一样,这种爱国心只能暂时地激起强大的干劲,但不能使干劲持久。它把国家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以后,往往便任其于安宁中衰亡。”
从以上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狭隘的爱国主义诉诸的是人们对所处地域和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留恋,基本不做理性的分析。看起来它并不突出个人或诉诸个人主义,而是以对本民族的一切怀抱无限的热情和期望甚至激情崇拜为立足点。表现在现实中即是将本民族中的落后的和荒唐的东西用神圣的包装掩盖起来,使之免受现代化的冲击;以及对本民族过度不实的颂扬和崇拜,而对其他民族进行不实地贬低和丑化等等。
狭隘的爱国主义由于其特征及表现,在现实当中是非常有害的,这已是被历史证明的事实。一种如旧中国,把自己尊为天朝大国,而视其他国家为区区小国,其他民族为“蛮族”,都应向天朝大国纳贡称臣,向天朝大国学习,养成一种夜郎自大的心态。结果使自己逐渐走向自我封闭状态。由于缺乏“营养”,逐步走向衰败,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一种如当年的日本、德国,以大和民族优越论和目耳曼种族优越论为精神寄托,对别种民族进行疯狂屠杀和蹂躏,给人类带来空前绝后的灾难。
除这两种极至的狭隘爱国主义外,在社会生活当中,我们到处可以在一般人的言行中觅得狭隘爱国主义的影子。如有些人牵强附会地将并不存在的东西加于祖先头上,到处贴金,顶礼膜拜,以此来满足“我们原先可阔了”的虚荣心。象今天某些人千方百计地从《大学》、《中庸》、《道德经》、《易经》等古代经典中证明国人早已了解和探讨了现代科学的主要问题,甚至狂妄地宣称古人早已解决了现代科学的一切问题,诸如二进制、系统的辩证逻辑、原子学说等等。还有,如我们有时在舆论宣传上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某些不切实际的报道,以及过分宣扬其阴暗、不健康的一面,而掩盖其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维持自信可起到一定作用,但当今是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如果所获信息与宣传不符时,宣传将不再有感染力,其代价是可想而知的。
与狭隘爱国主义相对立,我们提倡的是理性爱国主义。对此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也曾有深刻地阐述:“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指狭隘民族主义的爱国心——笔者)富有理智。它虽然不够豪爽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持久。它来自真正地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它随着权力的运用而发展,但在掺进私人利益之后便会消减。”也就是说这种爱国主义不简单地诉诸人们恋家园的朴素情感,而是将这种情感与理性反思紧密结合起来。它允许并鼓励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文化进行理性的分析,找出其合理的东西,摒弃其落后腐朽的成分,而不是无条件的盲目崇拜自己的祖先和文化。理性爱国主义者容许对自己民族的缺点提出批评,当然这种批评不是发泄不满,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满腔热情,提出建设性的改革建议。
理性爱国主义的核心在于理性。这种爱国主义者对本国民族同样怀有深厚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是清醒的,受理智的制约,不以仇视或歧视别国民族为前提,那么在具体实际中怎样确立理性的爱国主义?笔者认为:
一、正视历史、正视传统,客观评价本国民族
理性爱国主义首要的一点在于能正视历史,正视传统,不因历史、传统的辉煌而沾沾自喜,也不因曾经有过的耻辱而自惭形秽,而是充满自信地面对现实,面对未来。
中华民族曾有过灿烂的历史,有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传统精神,如有唐朝的盛极一时,有“四大发明”,有被誉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有孔孟创立、并在当今仍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的儒学传统等等。对于这一切世界上都有不少称誉。作为民族历史继承者的我们因此觉得脸上有光。同样,其他民族也都有被世界称道的辉煌历史,还有虽没有辉煌历史,现在却同样繁荣富强的民族。这一切我们应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历史毕竟已成历史,它不等于现在,就如守财奴一样,如果守着个金山银山再不思进取,终将会坐吃山空,历史将被现实所消融。况且我们也曾有那使人难以忘怀的耻辱——旧中国时我们的民族倍受外国列强的蹂躏而几乎走向灭亡的边缘。但这毕竟已成历史,不应构成我们仇视其他民族的理由,也不应构成我们不能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理由。我们应从中悟出其中得失,毕竟我们正逐渐走向强大,逐渐在世界格局中发挥重大作用。
在我们民族兴衰存亡的历史大变革中,我们应该清醒认识、评价我们民族本身。我们不能如过去教科书写的,仅仅看到我们民族优越的一面,只说什么我们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创造了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等等。仅仅如此,那么我们又如何评价别的民族呢?如果不是勤劳勇敢,不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又何以能生存,又何以能创造出人类文明的累累硕果!即如美国人民,有今天美国的强盛,靠的又是什么?也不能如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尽看到的是中国人的缺点,说什么中国文化是“酱缸文化”,中国人只善于窝里斗,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等等。也许这作为批评者的意见有它建设性的一面,但作为普通国人来讲,对于这种有失客观、公正的评价,恐怕消极负面的影响远远大于积极正面的影响。它不仅消解了人们的自信,不利于人们正确面对现实,而且淡化了我们的民族意识,使自己民族时时受到被“和平演变”的危险。因此我们应在历史大变革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并且在与别的民族交往的实践中,吸取人家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逐渐完善自我,使自己的民族真正成为一个伟大、优秀的民族。
二、正视国情,正视发展现状,客观评价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一是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地大物博”是怎样一个概念。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从现实来看并不等同于富裕富强,即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资源相对比较稀少的国家,如日本,却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二号经济强国。因此,地大物博并不足以使人为之过分骄傲。况且当今已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事实越来越证明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财富,谁就将在世界舞台中取得发言权。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国情——“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而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很不利于促进这一国情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得到改变。相比较发达国家,虽然发达,但依然重视科技教育的程度确实令我们自愧不如。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差距将会越会越大,又怎么谈得上爱国呢?对此我们的确应深刻反思。
二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发展速度,发展现状。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所取得的成就的确令世界瞩目,我们因此也逐渐恢复了中国人应有的自信。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是由于长期束缚的需求得以解放刺激推拉的结果。这是在一般发展中国家发展初期都会出现的情况。随着需求逐渐得以满足,供求矛盾将会发生转移,如果经济结构不及时作相应调整,整个经济将呈现一种低增长态势,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而事实也正是这样,由于宏观调控不力,重复投资、重复上马的情况比较突出,使得当需求得到满足后,经济转轨发生困难。虽然目前我们把发展速度定的依然较高,但要真正实现目标,确实需要多方面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取得。
再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比较,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低,走的是一条高投入、低产出的路子,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导致走回头路的可能;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综合指标来看在某些方面占有优势,但从平均指标来看又有明显差距。
从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现状来说我们应对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一个清醒把握。相对过去,随着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我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中的确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国际社会在国际事务中都积极争取与我国的合作。但这并不能说明一切,国际间的斗争、合作,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且经济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起重要作用。还有,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由于综合国力相对弱小,其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在受制于人。因此我们不能自我满足,不能为表面所迷惑,而应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客观评价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我们的爱国主义建立在自信、自立、自强的基础上。
三、正视现实,正视我们所面临的矛盾问题,客观评价社会中消极负面的现象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没有完全摆脱计划时代的阴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各方面相对还处在一种无序状态,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还处在一种无序状态。在这种客观环境下,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负面的现象。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状况人民群众还不满意,贪污腐化、奢侈浪费等现象仍在蔓延滋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问题较为严重;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地区发展差距还明显存在,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等等。”上述现象的产生,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我们的知识准备和理论准备都不足,对改革开放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莫衷一是,难以界说。因为过去的计划体制下对人们的要求是重在执行,而不在于理解,无论在知识水平或是政策水平上对人们的要求都不高。而现在要求人们不仅要了解掌握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先进管理理论等,还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关注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以当前国人的总体素质,决定了我们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在此过程中,我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具体执行之间的偏差将必然存在。
二是我们的有关机制建立滞后或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有关配套改革没跟上或根本没有起步。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竞争性,要保证市场运作的有效性,竞争的合理性,一方面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还需要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事实说明,我们的法律体系在逐渐完善,而我们的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还没有摆脱计划时代政府对经济的直接调控行为和人们对政府调控的依赖,“双轨制”的经济运行在现实中存在许多漏洞,市场行为的不透明性、不公开性和不公正性都体现在这里,对此现有的监督制约机制显得相当乏力。再有,市场运行需要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的同步运作,但我们常常顾此失彼,对改革往往单方面推进,而当推进发生困难时才回过头来重新调整部署,使经济运行表现得相当混乱。对此,我们应当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虚心向市场运作相对完备的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的盲目性,保证改革的有效性。我们不能因为爱国,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纯洁性”,而徘徊于制度、性质的界定上,造成事实上的误国。
总之,在爱国主义问题上,我们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方面不能放弃我们对祖国、对民族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又不能因此而变得盲目、狭隘,而应具有积极的、理性的、富有建设性的、包容性的心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爱国热情持久不变,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