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创新发展实现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对电力企业自身经营水平的衡量过程。当前全新发展形势下,积极探索和实践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路径,对于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推动作用。认识存在误区、检查监督不到位、管理与实际工作相脱节是当前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无疑会影响到配电运检标准化的实施效果。基于此,对配电运检标准化工作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配电运检;自动改好;管理;分析
引言: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区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降低自动化终端缺陷率,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规范专业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素质,供电公司大力推进城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应用。通过自动化全覆盖建设,可以扩大配电网监控范围,实现对城市配网的实时监视与运行控制,为配电管理提供实时数据支撑,提高配电自动化建设整体效益与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高配电网故障响应与处理能力,减少故障停电时间,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
1.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现状
1.1员工自动化管理意识和水平不足
当前的员工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员工的自动化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是比较低的,导致配电运检工作缺乏专业性和技术性。如果配电运检工作缺乏专业性和技术性,就会影响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比较差的,在工作中不仅缺乏专业技能而且能力也比较差。
1.2企业自动化管理工作监督体系不完善
之所以企业自动化管理工作监管体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企业并没有全面认识自动化管理工作,导致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监管力度比较小,使自动化管理工作脱离了实际需求。除此之外,自动化管理也缺乏系统的监督系统,导致自动化管理不能全面落实。
2.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措施分析
2.1促进常态化标准管理机制建立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常态化标准化管理机制的建立,从管理机制构建的科学性角度出发需要将严格的计划管理方案落实到工作实施当中,月份标准化实施计划的制定以月作为时间段,确保标准化方针能够传递到所有工作人员手中。标准化报告完成情况也需定期考察,对标准化工作中的阶段性问题实时做好记录,工区报告的工作内容就是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倘若在某一阶段标准化管理中存在没有完成的目标,则可将这一目标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考核目标。在整个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优化整改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和整改。以《工区标准化内部评审建议》的内容为依据,对于标准化管理中的问题需及时进行自我修改,对其中的漏洞和不足充分认识,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主管单位和班组反映,得到主管人员和班长的正确指导,对问题进行讨论后以获得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
2.2促进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组织的优化
对组织结构的优化是当前确保地区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内容,组织结构建设的开展使得标准化管理岗位划分更加明确和清晰,人员对于标准化管理问题的认知更加深入,其应用价值十分显著。以工区领导为组长,标准化管理小组的成立专门负责的是本区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对整个标准化工作负责的是小组中的工区领导,同时工区领导还承担信息资料及时发布和标准化管理制度明确的职责。至于其他小组成员则可以讨论标准化工作的具体事宜,小组成员需对组长安排完全听从。为了确保标准化管理中不同工作人员作用得到发挥,需进一步细致划分配电运检工作中各工作人员的具体岗位职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现代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的对策
3.1建立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组织机构
相关部门要想实现企业现代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应完善企业现代企业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组织机构,这样才能够真正为实现现代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工作注入动力。具体的方式是,相关部门需要结合配电运检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动化管理小组,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制订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案,从而使自动化管理工作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样在自动化管理工作中如果遇到一些难题,小组成员可以进行系统的研究讨论,可通过攻坚克难解决一个个难题。
3.2加强培训力度
加强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队伍培训的具体方式为:严格按照规定筛选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人员,选用一些专业技能高以及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在职的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应定期给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人员进行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知识的培训,更新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人员的知识架构体系;电力企业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和学者来单位进行讲座,给工作人员传授专业、前沿的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知识。
3.3完善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体系
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工作涉及的因素也是比较多的,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完善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体系。当前的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工作没有合理的管理约束机制,工作效率是比较低的。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难以提高工作效率的。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是比较强的,所以,应该完善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体系,保证工作是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电力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开展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工作之前,应该全面分析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系统的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比如可以制定月计划和年计划等。应该根据实际工作制订一个全面、系统的报告,在报告中记录下工作的细节。同时,还需要建立工作的责任体制和监督体制,应把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在明确工作人员工作责任的同时,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应该全面地监督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应当以具体工作要求为依据,创建相关监督激励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应该建立一个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异议制度,该制度简单而言是指给出现问题的当事人提供申诉的机会。
3.4践行全员自动化管理模式
践行全员自动化管理模式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具体方式是相关部门从根本上提高配电运检自动化水平及管理质量和效率。同时工作人员相互配合,相关部门统一合作机制,使配电运检工作实现标准化管理。践行全员自动化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推动配电自动化发展,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
总结:总而言之,在现代配电运检自动化项目开展过程中,在解决了自动化管理问题之后,应该将运行的实效性作为项目的重点,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化管理工作,能够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
参考文献:
[1]郑剑铭.10千伏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运检管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7):174.
[2]肖健.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8(08):84-85.
[3]苏毅伟.配电运维管理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8):242-243.
[4]郑中胜,王海伟,石卓.营配调源业务系统数据质量管理[J].电工技术,2018(12):33-34.
[5]李梦云,张智恒,王劲松,何靖玲.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专业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49(08):138.
[6]张智恒,王劲松,何靖玲,李梦云.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8,49(06):163.
论文作者:姚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管理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区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