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公路建设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公路建设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公路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填石路基的施工是公路施工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了确保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就需要做好路基的施工,在施工中合理的运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
关键词: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公路施工;运用
填石路基技术分析和研究已经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相关人员必须要对此技术予以深入探索,将更加先进的施工理念和技术应用其中,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其技术的应用效能,才能够真正提升公路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1填石路基的施工质量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越来越关注,如今公路交通质量问题也成功进入到了人们的视线中,因此高质量的公路施工才能满足人们对公路的高质量要求。为了保证填石路基的施工质量要求,有关人员应对所需要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控制路基填石过程中的石料中石块与砂石之间的混合比例,保证实现最大强度的混凝过程。同时相关技术人员应对施工材料的强度进行相应的计算与预估计,保证石料强度的要求。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即使在同样的压力条件下,不同的岩石比例的填充石料所满足的强度是不同的。石料中石子的掺入比例越高,影响的是公路对水分的吸收作用及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大小。为了加强路基施工质量,在填石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石料的均匀分布。由于公路的压实状况与石料的粒径大小有着直接的正比关系,因此只有保证所选用的石料具有较大的晶粒等级,提高公路的压实功能,从而提高填石路基的质量。
2填石路基的基本特点
在当前背景下,填石料是一种被普遍应用的地基填充材料,在我国山区的公路设施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通过对山体的爆破可以形成这种材料。因此,获取这种材料十分的方便、易施行。利用地理条件的优势,使长途运输材料的费用以及时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缩减。与此同时,在地基填充材料的选用时,使用填石料较之其他的材料具有难以超越的优势。这种材料的透水性能很棒,同时它的密度在填充过程中表现的也很大,它的承载能力很强,夯实性很良好,由此可知,这种材料产生变形的几率很小,同时它具有很强大的抗剪能力,使用填石材料而产生的路基处于刚形体的范畴,自身具备的比重较大,一旦受到外力或者是自然力时这种地基填石材料的特点会造成滑移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地基发生沉降时,由于公路路面的剪切力被破坏,造成路面的裂缝或者是坍塌等现象,使得各个原料颗粒之间的摩擦等作用力的均衡受到影响,影响交通以及行人。而与之对比的,填土路基与较低概率的路况事故相适应。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它的材料性质松软,具备较大的粘性,具备较强的塑性能力,但是与此同时,它具备较弱的承载能力,路面的抗剪力即使是出现路基沉降的现象不会受太大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破坏和断裂。在这种条件下,填石地基与填土地基的承载力以及抗剪能力相比,这就给填石地基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3对于填石路基施工工艺的分析
3.1路基填石路段施工工艺
在不同的路段进行填石路基的填挖工作时,需要依据不同地段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填料性质,从而保证填石路基的顺利施工。在开展挖填施工时,应该对填料的性质进行充分考虑,土石方交替填筑与分层填筑这两种方式主要是根据填料的性质进行划分的。在路基填石段的施工中,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分析方法,随意使用填筑方法进行填石路基的施工,就会导致填筑材料的表层粘满土层,影响后期的排水工作,甚至可能会引发路基的沉降。因此在进行路基填石段的施工时,应该严格的进行路基填料的选择,确保填料的性质与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符合。通常情况下,在填石路基的施工中,土方建筑不能够在石方建筑前进行施工,而且在土与石头的混合路段中,也不能够将土方建筑与石方建筑同时应用在同一填筑路段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填石路基基底的处理
在公路施工中的填石路基施工中,需要做好填石路基基底的处理工作。路基基底的均匀强度需要在填石路基基底的处理中给予高度的重视,相关人员可以应用细粒土与岩石混合的基底来加强路基基底的稳定性。通过减少细粒土与岩石的承载力差异来对混合基底进行处理,保证混合基底的质量。在处理粒土地基时,能够通过过滤层的设置对其进行处理。过滤层一般设置在填石路堤上,两到三层为宜,同时应该控制好过滤层的厚度,通常情况下过滤层的厚度应该保证在30~50cm之间。在施工中,如果需要采用混合地基作为基底时,应该选择细粒土与岩土形式的混合地基并采取炸平工作对岩石进行处理。炸平岩石后,能够将过滤层设置在细粒土上。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可以将一些土木材料设置在地基基底处,这样能够使得地基基底的强度得到加强。
3.3边坡处理
为提升路基稳定性,必须对路基边坡进行有效的处理。对于填石路基边坡而言,其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先进行填方然后进行码砌,其二为先进行码砌再进行填方;边坡处理的工程措施也分为两种,其一为单坡码砌,其二为台阶码砌。若采取第二种方法,则地基实际高度与码砌厚度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按照相关规定,若填方高度在5cm以内,则码砌厚度不得低于1cm;若填方高度保持在5~12cm范围内,则码砌厚度应在1.5cm以上。为对码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要保证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边坡码砌过程中,要尽量选用高强度的材料,而且材料尺寸要规则,提升码砌紧密性,以免出现空洞等问题。
3.4地基承载力控制
为了实现对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过程,应加强对地基承载的有效控制,保证地基可以有效承载设定的最大压力。实现地基承载力的有效控制过程对公路建设的质量提高与质量保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地基承载力的有效控制就必须对地基铺设过程中的填石均匀程度进行严格的要求,同时应结合技术要求对地基的强度进行合理的设计。通常情况下,对填石路基的建筑高度和土层强度都有严格的要求与标准,承载力控制在150kPa。只有保证对承载力的有效测试并保证对应的强度,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建设流程。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是影响着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合理的控制承载力的技术要求与标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完成后满足使用要求。
3.5对填石路基的质量进行检测
对填石路基的质量检测需要设置相关的监测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可以设置不同的监测点,比如前者可以每1000m2检测10点,后者则可以在每1000m2检测5点。检测点一般都是沿着路堤排布的,相邻的检测点之间相隔距离大概为10m,横向的间距需要根据路基的宽度具体进行确定。每个检测点都需要选择特制的蘑菇头道钉。在对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详细记录每一个数据,监理人员需要全程监控,使填石路基的质量达标。
4结论
总之,路基是公路交通工程建设的基础构造,采用土石混填法可提高路基结构的综合性能。由于土石混填工艺流程的复杂性,施工单位要按照工程标准拟定方案,详细规划施工流程及技术决策,确保路基现场施工质量水平。同时,土石填筑后期要做好综合管护工作,减少路基结构病害的发生率,为安全交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余娟.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6,06:157-158.
[2]马彦兵,李昕庆,李赵俊囝.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206.
[3]李明珠.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交通世界,2016,25:48-49.
[4]刘臻.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32:14-15.
论文作者:李金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路基论文; 地基论文; 公路论文; 基底论文; 材料论文; 石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