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专家教授笔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授论文,女性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正视现实:女性高等教育问题的隐蔽性和复杂性
目前,教育领域包括高等教育领域女性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这种问题不仅是显性的,而且是隐性的,并且在很多时候看来是司空见惯的。
(二)不仅是教育问题更突出的表现为社会问题。人们曾一度认为,给予女性与男性相同的教育,可以使女性获得相当的发展机会,从而就可以实现教育领域内的性别平等。但是,研究者却发现,与接受同等教育相伴随却是另外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相当多的女性高等学校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仍然集中于特定的某些具有服务性质的“女性”职位;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必须突破从男性,从女性自身的权益出发看待性别问题,而要能够着眼于整个人类的利益和命运来考虑两性之间的关系。
(三)不仅是现实的问题,有些还突出表现为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是根深蒂固的。传统“男尊女卑”思想文化深刻影响着社会、女性自身对女性的认识,阻碍着她们的进一步发展。
(四)不仅是实践中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还源于理论上的困惑。今天的时代,不论是每个男性个体还是每个女性个体都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应克服非此即彼的将一切作两元对立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而致力于对人的性格和能力的多样化追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全部潜能的多样化和亟待发掘的特点,因此,我们需要缔造一个具有较少专断性的、平等、民主、和谐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每一种人类的天赋都会有恰当位置并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扬长补短,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的出路
(一)正视、洞察女性教育中的问题,形成相应的问题意识。
(二)以理念为先导,实践为基础,构建新时期教育的性别平等理论。
(三)传播性别平等观念,对现有的平台构成刺激,产生冲击,从而将现有的平台进一步做大,拓展其张力和空间,进而积极影响或转化为某项教育政策。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是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女子大学。从1886年建校已历120个春秋。最初是由玛莉·斯克兰顿——一名美国卫理公会的女传教士创立, 当时只有一名学生,至今这个学校已经培养了14万名学生,目前在校生2万1千名,设有14个学院、一个国际研究生部及14所附设高中。
梨花女大的发展是与她不断调整自己的办学方向、确定愿景息息相关。如韩国独立后确定了培养为韩国社会的现代化事业、通过积极的社会参与从而改善妇女生活的各类专业人才的目标;进入21世纪,梨花人更理解新世纪的需要,认识到自己将扮演的作为一个活跃的学术社区的角色,她们用“全球的梨花”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这一新的愿景有两重意义:一是为妇女提供融合全世界理念与议程的教育;二是继续改善世界范围的妇女的生存状况。
为实现这一愿景,梨花人制定了新的具体目标:在21世纪,梨花要在5 个优先发展的领域提升其教育与研究水平,跻身世界100个最有声望的大学之列。这5个领域分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设计技术、国际研究和妇女学。目前在韩国的整体高等教育水平位于前4名。
在5个优先发展带动进入世界大学百强的王牌学科中就有妇女学, 这在世界都是罕见的。
这个成功的女子大学大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首先,作为一所女子大学,她不是完全跟着市场走,而是跟着时代和世界走,不是适应市场追求的短期效应,更不是作为产业,而是一种使命一项事业,为妇女,为韩国,也为世界;是为了创新引领妇女教育潮流和学术先导,为此,不断展望未来制定愿景,确立新目标,扎扎实实将事业做到最优最大。其次,梨花女大人文学科和科学技术并重,尤其强调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并没有急功近利地追逐招生数量,尤其重视思想和学术皆处于前沿地位的妇女学,作为贯穿平等、公正理念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特点的妇女学,不但给梨花女大带来了巨大的学术声誉,而且切切实实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梨花女大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目前在联合国任妇女地位委员会、韩国性别平等部任第一把手的政界女杰,美国CNN韩国分部首席执行官和遍布韩国媒体、教育GO和NGO的活跃的优秀女性,多与梨花的熏陶有关。所谓适合女性的专业和职业在梨花那里就是改造社会,关怀公共事务,或者是成为高科技含量的某方面的专家,而不是所谓的女性味十足的为继续延续差别性教育而形成性别职业隔离的那种因性施教。
本文以最普遍的一类组织——高校学生会中的女生部为对象,探讨通过激发学生组织的潜力来推动高校性别平等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潜藏的能量——高校女生组织简介
我国的很多高校中存在着“女生部”这样一种主体的学生组织(以下称之女生组织)。
高校女生组织一般设立于学生会之中。女生组织的主要任务集中在维护女大学生权益、为女生开展活动和提供服务,以及促进校园内的男生和女生的交流与沟通等等几个方面。
女生组织的存在体现了女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女性高等教育主体意识的觉醒,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女生组织应该并且能够承担在高校学生中推动性别平等的工作。她的作用至今尚未受到各个方面、包括她自身的重视。研究领域几乎未见其踪。所以,现在的女生组织还只能说是推动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一种潜在力量,需要激发和觉醒。
二、未能逾越的鸿沟——高校女生组织分析
尽管女生部的目的、任务是较具有性别意识的,但是工作起来却有一定的落差。
第一,组织定位上存在着刻板印象。女生组织无论是自我还是外界赋予的定位,易于复制传统的性别角色。
第二,组织的活动偏向强化传统性别角色。各高校女生部的活动大致包括:服饰/模特大赛,美容、化妆、礼仪讲座,商品派送或打折销售,成功女性讲座和女性电影放映。前三种活动最多,且均向女生传递着美貌、身材等男权中心社会的女性标准。
为什么女生组织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甚至背道而驰?第一,是大学生自身性别平等观念模糊不清。第二,学校指导者缺乏正确的性别观念。第三,社会和市场的影响。
三、潜能的激发与觉醒——通过女生组织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探讨
为了使女生组织能够成为女性高等教育主体性别意识的生长点,笔者建议:
第一,加强女生组织与高校内性别研究与实践力量的联合。
第二,加强高校女生组织的校际联合。
第三,加强高校女生组织与民间NGO组织的合作。
一、日本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日本历来重视女性教育。近代女性教育的主力军是女校。
1945年日本战后进行教育改革,对女性高等教育采取两种发展模式:一方面根据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要求所有男子大学开女禁,实现男女共学;另一方面延续传统女校,并将它们中的女子专门学校升格到女子大学,通过多渠道保障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得以重建,产生了男子上大学,女子上短期大学和女子大学的基本格局。在高校专业中,女生集中在人文科学、教育、家政等三大学科学习,男生则偏向于社会科学、工学等实用性强的领域。
可是,80年代之后,日本性别分工模式由于多种内外因素的交相作用开始瓦解,促使日本高等教育向纠正性别偏差的方向转变。第一,日本经济结构的重点从工业迅速地转换为服务行业,为女性创造了就业空间,促进了高学历女性参与社会;第二,日本社会由于出生率逐年下降,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高校生源锐减,出现了许多高校被迫停办的萧条局面;第三,国内妇女运动与女性学、社会性别研究的成果逐渐得到社会认可,改善妇女社会权益的法律陆续出台。
二、“后女子高校时代”的女子大学的生存意义
2000年,日本女子高校入学率达到了48.7%,上本科的女性比例不断增加,但更多的女性选择男女共学的高校,这种高校逐渐消除性别隔离体制的新趋势,对近代以来在女性高等教育领域发挥主导角色的女子大学带来困惑。在“没有改革,不能生存”的险峻局面下,几乎所有女子大学开始设法打破因袭,重新审视其生存意义、教育理念、社会角色定位及其教学内容,拼命地寻找今后的出路。
三、美国经验的启示
美国的女性高等教育,是日本一直借鉴和学习的对象。近年来数量骤减的美国女子学院正携起手来,以女子学院联盟的形式,展开挽救女大命运的宣传活动。
美国的女子院校的校长普遍认为,女子大学的使命在于为女性提供发挥领导角色的培训机会,启动她们的潜力,并营造男女共学学校所不能享受到的良好学习环境,指导女性尊敬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促进思维发展及行动,使女性敢于挑战性别偏见,将自己的才智更好地贡献给人类社会。
许多女校开发了卓越的教育项目:比如启动文科领域的多文化项目,扩充研究院的项目、复合跨学科项目(亚洲研究、女性研究等)、周末大学项目、咨询项目等,以改善计算机和资料库、理科的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来确保优秀的学生和师资,充分资助她们的研究活动,定期实行自我评估,制订学校经营战略规划,提高学校总体水平。
四、日美比较视阈中的日本女子大学发展走势
对日本女子大学校长的调查表明,有必要的措施是,除了“鲜明大学的特征”外,还需要完善教学内容、方法、课程及科研体制。
另外,受调查的校长认为女子大学的优点,集中在“能够实施有效地发挥女性素质的教育,专门研究女性固有的问题”,“培育女性的领导能力和主体性、独立意识”。
五、东亚研究应纳入21世纪中日两国女性教育事业的共同战略
表面看来,21世纪的中国的女性高等教育刚刚起步,生机勃勃,而日本的女性教育则开始下滑,中日两国在此问题上似乎无缘对话,但如将研究坐标扩大到国际妇女运动潮流的大范畴上,进一步分析两国努力的实质,就会发现两者面临的问题,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从改善本国的女性生存环境,促进社会两性协调发展,创造出繁荣社会的目标出发。因此,两国间有必要继续推进各自国内的女性教育事业,并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将东亚女性教育发展项目及跨国研究纳入到我们的21世纪女性教育事业及女子高校的前瞻性战略之内。这样一笔共同财富,深信对两国女子教育事业均会有实质的意义。
我到北京师范大学给研究生和本科生上社会性别的课程,是应董晓萍教授的邀请而为的。随即她邀请我给她的博、硕士生专开一门课程“全球化、社会性别与发展”,我也高兴将这么多年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和倡导,和青年学子们共同成长,于是一拍即合,欣然前往。
但是,同学们可不是这么想的。她/他们认为,大学是高等学府,是科学和知识的殿堂;同学们是被科学和知识武装起来的天之骄子,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出类拔萃之辈。刘老师讲性别平等,应该到农村、街道、社会层次比较低、年龄比较大的地方或人群中讲去,到我们大学来是不是搞错了地方?在课前的问卷调查中,相当多的女学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同男性相比,女性的地位提高了”,女同学们的这种与女老师们截然相反的填答和感受也让我感到不解和意外。事后我问她们为什么?她们说,同妈妈、姥姥那一代人比,自己考上北京的名牌大学,来北京上大学,是祖祖辈辈没有的事,地位就是提高了;同自己家里的男孩子比,如果他们学习不好,就上不了大学,自己考进北京的大学,与男孩子比,地位也提高了;同北师大的男生比,女性也是多数,女生的地位也不低。我终于明白了,她们是从自己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中,感受到妇女地位提高这种变化的。她/他们也由此认为,在这么高的层次和文明中,性别平等的分析和叙述则是多余的。
当课程结束的时候,我请同学们做一个练习,“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校园中的一种社会性别现象。”同学们独特的眼光和对新知识的敏感又让我感动和震惊了,她/他们从不同的校园想像入手,分析描述了另外一个多彩缤纷的世界。
一位同学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女大学生从占大学生总数的15%发展到接近46%的可喜事实;同时也看到,女生集中到所谓适合女生的专业或学校中,男生集中到所谓适合男生的专业中,形成所谓男“理工”女“文科”的专业选择模式。尽管女生的入学率有大幅增长,但专业性别定型的无形限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所谓”适合女性的专业,无非是女性家庭角色的社会延伸或女性气质的职业定型。比如,在家庭中女性是教育孩子的,在社会上她就做老师或阿姨(幼儿园),在选择专业时就倾向于教育,这也是为什么师范学校女生较多的原因。而“所谓”适合男性的专业,往往是男性社会角色和男性发展的折射,集中了几乎所有高新技术和专业。但在劳动力市场上,所谓适合男性的职业是适合女性职业的7倍,那些职业声望高、收入不菲的职业也集中在所谓男性职业中。
一位同学发现了学生会干部性别构成的差异。学生会由主席团、各部部长和各部成员组成。尽管北师大的女生多于男生,但主席团和部长大部分由男性承担,在学生会成员中女生多于男生;也就是说,学生会的领导层主要由男性出任,而学生会的具体工作主要由女生承担。他还发现,学生会的10个部门中,有3 个部门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一是女生部,主要是女生组成,男生很少,仅占21%;二是体育部,69%是男生,仿佛表达了具有竞争和挑战精神的体育活动在大学更多是男生的所爱;三是网络部,男生竟占77%,再现了男性的“科技霸权”。他的初步结论是:大学的学生会仍是社会上“男主女从”、“男将女兵”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性别格局的缩影;学生会各部门仍存在成人世界明显的“角色分工”和“职业隔离”;这种制度性安排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敏感,“玻璃天花板”现象在学生会女生中同样存在,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一位同学分析了文理科实验室资源配置的性别差异。她发现,无论文科实验室,还是理科实验室,都存在角色分工、资源分配和学术评价上的性别差异。无论男女导师,都更倾向于让男同学担任课题小组负责人,女生做小组成员;男生负责编程、调试设备,女生负责数据录入、具体操作;男生拿钥匙开门,女生打扫卫生。在科研成果署名时,男生在前,女生在后。但在评定职称时,第一作者或前二三位作者才算成果,女生的贡献和作用无形中被边缘化或抹掉了。也就是说,在大学的实验室中,在性别角色分工、资源的使用和掌握以及决策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不但没有被认识,还被一代代师生传承下来。
一位同学看到了勤工俭学中的性别分工。她认为,勤工俭学是大学生接触社会的一个窗口,尽管学校的家教部不足10平方米,但也折射了角色分工的性别差异。比如,家教部的领导,理所当然由男老师承担,但家教部的具体工作琐碎而需要耐心,所以由女老师承担;老师这个职业(特别是初等教育或中等教育),被人们认为是女性的职业,所以,从事家教工作的女生绝对多于男生;男孩子被认为擅长理性思维,文科不好是正常的,所以家长要为男孩请文科家教,同理,女孩子在理科学习上需要更多的帮助,家长为女孩请理科辅导。同学感慨说,戴上了性别分析的眼镜,才发现了原来被我们忽视的问题。
一位同学看到了大学生们利用媒体上的性别差异。她发现,男女大学生都喜欢利用电子媒体和平面媒体,但在阅读内容上存在性别差异。在女生中,娱乐休闲类、生活服务类报刊拥有较高的阅读率,而男生则对这类读物兴趣不高;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男生的首选是事实新闻节目,其次是纯娱乐节目,对电视剧兴趣不高,而有超过半数的女生的首选是电视剧。研究的同学感慨道:尽管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但女性关注家庭、男性关注社会的角色定型观念已经融入他/她们的观念之中。
同学们还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了“研究生择业和择偶时的职业期待”、“考博中的性别差异”、“理工科女研究生学习和职业发展状况”、“研究生晚会筹办中的角色分工”等种种大学校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她/他们感慨到,这些角色定型的机制、观念和行为,束缚了男人和女人的自由、全面的学习和发展;更让她/他们感慨的是,“一个事实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引起共鸣的却几乎为零!”
两年的教学实践不算长,但同学们说的话却深深刻印在我的脑子和记忆中。同学们说,如果我们习得和掌握了社会性别视角,我们看到的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改变了对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看法。同学们又说,大学不见得就是一个平等民主的领地,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成人世界不平等、性别不敏感的社会性别关系的反应和复制。同学们还说,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性别平等的观念不是天生的,也不一定说你文化程度高就一定平等观念强,是后天学习和专门教育的结果。同学们还说,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机制中并不因为凝结着人类的智慧,就必然包含了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内容,它需要人类的不断的自醒和反思。
因此,无论从同学们的学习总结中,还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结果中,我们都有理由认为,改造人类的知识体系,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高等教育和高校学术研究的主流,理所当然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资源配置就是指在给定经济结构条件下各种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流向。
女性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从经济学角度看,是人力资源的积累;从政治学角度看,是为女性参政拓宽基础;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是帮助女性摆脱传统束缚,让生活更充实、更健康、更科学;从法律的角度看,是保障女性受教育的权利,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女性高等教育。
如何发展女性高等教育,我认为应将工作的重点和资源配置的重点放在考虑女大学生进入校园后教育中的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为此,提出以下几种办学模式:
(一)积极扶持在大学中创办独立的女性二级学院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充分利用所在高校的已有资源,利用高校本身的影响力,不增加国家教委和财政的负担;二是有利于将教育的面从面向本院学生直接扩大到面向全校学生。
(二)多方鼓励在大学中创办非独立的女性二级学院
目前这种模式的一个较成功的范例是大连大学女子学院。她是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模式,采取的是一种“虚体”形式,即不设置独立的专业,只在校内设一个专职的办学机构,下设办公室和专职管理人员。所属的学生按招生时的专业分布在相应各专业学院内,学生的专业教学和日常管理也都由所在的学院负责。
(三)巩固和发展高校中的女性研究所(中心)
(四)倡导实行相邻高等学校互认学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