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品市场失衡的原因分析_国内宏观论文

我国消费品市场失衡的原因分析_国内宏观论文

论我国消费品市场非均衡的成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消费品市场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我国国民经济在前两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高速运行。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不仅高于亚洲经济8%的平均增长速度,更大大高于世界经济3%的平均增长速度。经济的高速增长,既带来了经济和市场的空前繁荣,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集中表现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物价超过两位数的上涨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零售物价指数居高不下的同时,消费品市场却日渐疲软,这种非均衡态势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一、我国消费品市场运行非均衡特点

(一)消费品中涨价高、涨势强的主要集中在食品上。1994年食品价格上涨35%,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12.1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2.6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价格与投资品价格走势截然相反。此轮通货膨胀是从1992年起步的。在投资需求超常规增长的影响下,1992年生产资料价格逐月上涨,全年价格指数为113.1%。1993年则急剧上升,6月份达到152.9%。在投资品价格大幅度上扬的同时,消费品价格虽也上涨,但却相对平稳,1992年零售物价指数为105%,1993年上半年上升也较缓慢,6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为113.9%,与同期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相差39个百分点。1993年6月以后投资品价格与消费品价格出现截然相反的变动趋势,国务院出台宏观调控措施后,投资品价格一路下滑,上涨率从1993年6月的52.9%到12月的20.4%,1994年持续回落,7月份已下降到-8.4%。与此同时,消费品价格逐月上升,社会零售物价上涨率由1993年6月的13.9%稳步上升到12月份的17.6%,1994年继续攀升。虽然4、5、6三个月涨幅趋于平稳和小幅回落,但7月份起,明显反弹,势头很猛,全年达到21.7%,是改革开放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

(三)在零售物价上升很快的同时,消费品市场规模却相对萎缩。很多产品供给能力大于需求,一些商品市场出现疲软。1994年上半年社会商品购买力实现程度由上年的75.2%降至69.4%,相差6个百分点,人均商品性消费增幅由上年的8%降至3.9%。同时,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大大慢于轻工产值增幅,差距由正常年份的2个百分点扩大到7个百分点,产销矛盾增大,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在宏观调控部门继续紧缩银根,压缩投资的情况下,出现了高达8千亿元以上的“三角债”。

上述消费品市场出现的非均衡现象可归结为:(1)为什么在投资品价格暴涨时消费品价格上涨较缓?(2)为什么在总量收缩,投资品价格回落时消费品价格却只升不落?(3)为什么在消费品价格节节上扬的同时,消费品市场却逐渐疲软,即一方面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一方面企业产品积压严重,停产半停产面不断扩大?这种非均衡态势正是目前消费品市场运行中的症结所在。正确认识非均衡特点的成因,对于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消费品市场非均衡态势的成因分析

社会总供求是由投资品供求与消费品供求组成。消费品市场非均衡即消费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与总供求失衡互为条件。而总供求的失衡,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过度增长所致。

当前消费品市场非均衡的直接成因可以追朔到1992年,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投资需求膨胀。在经历了1989~1991年的市场疲软之后,经济增长跌入低谷。当消费需求长期不振,失去了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时,宏观调控转向依靠增加投资拉动经济步出低谷转入较快增长。1991年货币发行增长77.6%,应当说这是本期货币扩张的开始。特别是1992年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的进一步宽松和开放,促使1992年经济超高速增长,货币发行在1991年增长的基础上又增长1.17倍。这些大量增发的货币连同大量违章拆借资金,有相当的数量进入房地产、证券市场,其余则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使投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和消费增长速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以当年价格计算)在80年代最高的年份(1985年)为38.8%,而1992年为42.6%,1993年的经济发展势头比1992年更为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达50.6%。一方面投资的40%直接进入消费品市场,另一方面投资需求的过度增长造成紧缺的投资品价格率先大幅度上升。由于上升的幅度太大,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很难将其全部消化。因此,投资品价格的上升向下游产品传导,给下游产品造成强劲的成本上升压力,必然在一定时期内大部分转移到消费品上去,只是由于这种转移带有滞后性,消费领域的供求矛盾也没有突出出来,所以在投资需求急剧膨胀和投资品价格暴涨的同时消费品市场相对平稳,价格上涨也较为缓慢。

成因之二为成本推动。据测算,在零售物价涨幅中,约有14个百分点为成本推动。1993年6月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紧缩措施使过度膨胀的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投资品价格也逐月回落。同时,消费品价格却只涨不落,上涨势头很猛。显而易见,需求膨胀正在转化为成本推动。成本推动一方面是由需求拉动引起的,即消费品价格的上涨正是前期投资品价格高涨的滞后反应;另一方面是由只升不降的工资增长引起的。部门间劳动生产率不同,但工资却倾向一致。劳动生产率的低效率部门与高效率部门的工资收入攀比,出现了不少一面亏损一面提高工资收入的国有企业。从1990年到1993年,国有企业的职工名义工资平均递增15%,而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递增8%。

上述分析表明,直接成因仅是导火线,消费品市场非均衡的产生和变化还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可归纳为:

(一)投入对产出的比率过高,也就是单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过多。不可否认,微观经济运行的低效率,高消耗是我国经济运行长期的、根本的特征,也是导致我国长期供给不足的一个根本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低效率不仅对供给产生影响,对需求也产生影响,即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产生双重影响。从投入和产生的关系看,相对同样产出需要的投入少,形成的需求规模也相对较小;相对同样产出需要的投入多,形成的需求规模也相对较大。而相对多的投入意味着多投入资本,多投入货币。可以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正是由高投入和高消耗推动的,即我国的市场是由高位价值支配的。这种市场本身具有供给短缺和需求过度的性质,因而也就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特别是当投资过度增长时,市场容量随之过度增长,一批又一批劣等企业挤进生产过程,使本来处于低下水平的生产效率更加偏低,结果既相对减少供给,又扩大需求,从两个方面导致供求失衡。这种在低效率条件下由投资拉动造成的短缺比由单纯的投资拉动造成的短缺缺口要大得多。由此造成的投资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成为必然,而投资品价格的上升必然在几年内大部分转移到消费品价格上去。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有两个突出矛盾;一是农业落后于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少,农业投资占整个国有单位投资的比重由80年代初期的5%降至80年代中后期的3%左右,1991~1993年比重分别为3.0%、2.8%和2.2%。1994年前11个月仅占1.7%,呈下降趋势,使得80年代一度缩小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又有扩大,更挫伤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农产品供给越来越偏紧。1993年下半年国家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放松对粮价的控制,粮食及农产品价格节节上涨直接推动和间接影响了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造成了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的居高不下。

二是工业生产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以投资带动的重工业打头的增长趋势,但投资不是以工业设备投资带动,而是以房地产等投资带动的。房地产、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为满足这些领域的建设要求对原材料、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加速扩张,不仅使能源、原材料工业自我循环,而且限制、排斥资源向附加值高、加工深度高、需求弹性大的装备和新兴消费品产业的流入。代表装备工业的机电工业相对萎缩。1992年与1988年相比,机电类中机械、电气、电子工业比重的上升率分别为-9.6%、-2.2%和1.8%,使得我们所需的产品自己不能生产,把压力转向进口。1991年机械电子的进口超过30%,1992年上升到47%,这种增长格局及资源配置如何能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呢?虽然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消费品市场却渐萎缩。城乡居民收入中储蓄倾向大幅度上升,仅1994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储蓄率就高达47.3%,比上年同期高出20个百分点。

三、几点启示

上面曾指出消费品市场的失衡是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互为条件的,其原因是由经济过度增长所致,而经济过度增长又是由投资需求拉动的。因此,防止经济过热,控制投资的过度增长是转变这种非均衡态势的当务之急。同时,必须调整投资方向,一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另一方面在工业中要把附加值高、物资投入强度小、需求弹性大、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列为投资重点。

另外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调整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客观依据,它是制约生产耗费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稳定物价总水平的重要因素。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企业改组、联合和兼并来实现。特别是应坚决撤销对劣等条件下企业的政策支持、资金和物资的支持以及价格保护政策,放开价格,允许价格有涨有落,迫使这些企业一批批退出市场和生产过程,否则调整产业结构则是一句空话。

标签:;  ;  ;  ;  ;  ;  

我国消费品市场失衡的原因分析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