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领中求异,在探究中创新——例谈挖掘与提升教材的几个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途径论文,教材论文,求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它在为师生提供科学、系统、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张扬个性、求异创新的教学空间。教师可以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情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挖掘教材、整合教材、提升教材,从而更好地运用教材,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最近笔者听了《乘法分配律》一课,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者处理教材时的独具匠心。下面结合《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实例,谈谈挖掘教材、提升教材的几个途径。
一、从表象到本质的挖掘与提升
[片段一]
师: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a+b)xc=a×c+b×c,从左往右看,就是用a、b分别乘以c,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是一个分的过程;而从右往左看,就是把不同的乘数a、b合到一起,然后再用它们的和去乘相同的数c,这又是一个合的过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其实,乘法分配律就是分与合的转化。
[体会]挖掘、提升教材资源的前提是理解教材,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透过外在的表象看清问题的本质,只有看清问题的本质,我们的挖掘与提升才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教者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摆脱了“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将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这一概念表象的束缚,不仅看到了乘法分配律的两面性(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而且还将它具有的两面性用“分”“合”两个字进行高度的概括,从而准确地剖析了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分与合的转化”,为学生以后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单一到多元的挖掘与提升
[片段二]
师:同学之间相互说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学生互相交流)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乘法分配律,那你还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表示出来吗?(提示:可以用汉字、图形、字母或者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并展示:
生1:(我+爱)×学=我×学+爱×学。
生2:(△+□)×○=△×○+□×○。
生3:(a+b)×c=a×c+b×c。
师: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生4:第三种方法好,因为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很简洁。
[片段三]
出示:
师:同学们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生1:(a+b)×c.
生2:a×c+b×c。
联系这个图和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生3:(a+b)×c=a×c+b×c。
生4: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师:对!其实这幅图中就蕴含了乘法分配律,而乘法分配律也可以用这幅图来表示。
[体会]对待同样的一个问题只有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认识与理解才会更全面,思考才会更有价值。在阐述乘法分配律时,教者安排了这样的三个阶段:先用语言描述规律,然后用汉字、图形、字母符号来表示规律(片段二),最后用求长方形面积的图形来表示规律(片段三)。不同的是第一阶段是用语言来描述规律,是较低级的表达层次;第二阶段是用精练、简洁的符号来表示规律,这是较高级的表达层次;第三阶段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将乘法分配律与图形进行了有机结合,这是更高级的表达层次。在这里,教者将乘法分配律的表达形式从单一提升到了多元,通过这些多角度的诠释,学生深刻理解了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提升了思维的品质。
三、从个体到整体的挖掘与提升
[片段四]
出示: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
(34+45)+6 34+45+6( )
师:这两个算式相等吗?
生1:不相等,因为括号外不是乘号。
生2:相等!
师:为什么相等?
生2:这里虽然没有运用乘法分配律,但它运用了加法结合律,所以它们是完全相等的。
师:刚才判断这两个算式是否相等的依据是加法结合律,那么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运算律,你还记得吗?
生3: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体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学生每节课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个体的知识,比较零散,就像一颗颗珍珠,而整个知识体系就好比是一串珍珠。当学生对其中的一颗珍珠进行观察、研究,并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若干个“个体”中“跳”出来,站到整体(“一串珍珠”)的高度去欣赏那一颗颗珍珠,相信学生此时的认识将会更全面、更深刻。在这里,教者在原来练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55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的基础上增加了“(34+45)+6=34+45+6”,虽然只有一道题目,但体现了教者的良苦用心:一方面,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特征;另一方面,将乘法分配律与其他运算律进行了横向的联系与比较,使学生对运算律有了整体性的全面理解,从而初步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从内涵到外延的挖掘与提升
[片段五]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生1:……
师:乘法分配律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如果把(a+b)×c改成(a-b)×c,要使等式仍然成立,那么等号的右边应怎么改呢?
生2:(a-b)×c=a×c-b×c。
师:这种想法对吗?怎样验证?
学生举例验证。
师:观察一下这些等式,你还有其他想法吗?课后大家不妨去思考思考,想好后可以验证验证,看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体会]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者通过“如果把(a+b)×c改成(a-b)×c,要使等式仍然成立,那么等号的右边应怎么改呢?”“这种想法对吗?观察一下这些等式,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这些问题将教材资源从内涵到外延进行了提升,相信通过课后的探究,学生一定会把乘法分配律从“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的类型拓展到“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的类型,甚至会联想到“三个数、四个数……”的类型,从而达到曲终意未尽的效果!
其实,在教学中除了可以实现上述的几个提升以外,还有很多提升的角度和方法,但唯有教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专业文化素质,唯有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唯有对创新精神有不断的追求,才能让教材内容的提升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才能避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华而不实、流于形式,甚至是画蛇添足、南辕北辙的现象。
标签:乘法分配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