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冀北乐亭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6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也日益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已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由于现代电力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用电质量得到了保证,因此为现代高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由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维护费用,设备利用率提高,因而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就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前景
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现在的技术进行入手,结合当前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进行衡量分析,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且能够及时找出改革的办法和策略,进行电力系统的细节探究,使自动化的电力系统市场能够在我国不断进行完善,使其能够真正为人民群众做贡献。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简述
电力系统是指电能生产与电能消费的整个循环系统,其中涵盖了发电、变电、配电、输电等环节。电力系统的运作模式是将自然界中的天然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水能等通过发电装置将其转变成电能,再经过电压线路输送和电压调配成为用户可以使用的安全电能。电力系统的主体结构主要是由电源、负荷中心和电力网络来构成的。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指在电能生产、电能传输、电能配送以及电能管理等方面实现自动调度、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化管理。电力系统的地域分布广泛、工程量巨大,其中牵涉到的的发电厂、输配电网络、变电站以及电力用户等环节复杂而多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也包括了对电力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对系统和设施的自动安全保护,对电力信息的自动传输和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自动化管理。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
2.1 保证安全可靠运行
电力系统复杂而庞大,在电力系统中任何一点发生的故障,都会在瞬间影响和波及全系统,往往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事故扩大,造成大面积停电,因此电力系统要求进行快速的自动控制,包括:输变电设备的正常操作、故障的快速切除和恢复,均通过自动装置才能保证安全、可靠。
2.2 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被控制的参数很多,包括频率、电压、有功和无功功率、功率平衡等,监视和控制成千上万个运行参数必须依靠自动化。
2.3 保证经济运行
由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运行要求可见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与管理一个大型电力系统,使之安全、优质和经济的运行是十分困难而艰巨的。仅靠值班人员进行人工监视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自动装置和设备才能实现。最少的一次能源产生更多的电力。电力系统的经济优化调度运行,降低网损等,没有自动化系统的参与是很难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实现就其目的而言就是为了更好服务于人,因此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首要需要关注的两个重要因素,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层面分析,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元器件的运行过程进行检测与监督,并且同时能够集成相应的数据供给相应的工作人员作为调试系统参数及运行模式的依据,甚至于在一些特殊电力系统范围可以通过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化设备的融合进而使其能够自行进行科学的调配参数,而本着安全、稳定的原则要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将电力系统的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从而使电力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取得质的变化,能够及时检测出隐患及时维护的同时提高效率提高产量。而即使发生事故,电力系统自动化也能够通过合理的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并能够保证受到影响的区域减少到最小。
4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在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有效的实现远程监测、控制,而自动化监测和远程控制系统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流程主要通过调控中心的形式置对应的计算机设备,并在其中设置辐射网络系统,并保证电力系统可以在发电厂、变电站设置远程方向控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全面、立体化的信息传输、接收系统。另外,在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流程设计过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中心计算机职能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并通过软件的运用扩大软件的控制范围与软件的深化程度。而电力系统的中央控制主要对电力电力系统的总体职能进行控制,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中枢神经,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下。地方控制的主要功能是对发电厂、变电所进行控制,并严格遵守中央控制所下达的命令进行操作。
5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整体发展趋势
5.1 主站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体制的改革日渐深入,在促进电力系统飞速发展的同时,还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电力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充分的发挥本来的职能;基于这种问题,就需要在未来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中,对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进行明确的规定,从而实现统一管理,互相的协调和配合,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进而实现主站一体化的目的。
5.2 变电站自动化的新进展
目前,我国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非常的成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对一些相关的数据进行及时的收集,然后借助计算机的优势来对其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判断,从而对变电站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和操作进行实时的监视和控制;但是,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变电站自动系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就需要针对不同的运行管理方式来规范和优化监控系统的功能和配置。
5.3 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新进展
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它主要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等;因此,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会带动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比如一些病毒的出现,威胁到了电网调度自动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就需要进一步研究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集成技术,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4 通信方案多样化
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通信方案是丰富多样的,比如光纤、有线电缆、微波、电力载波、扩频等,自动化的通信方案主要有主站对子站、主站和子站各对现场单元、子站之间以及现场单元之间的通信。目前,主站对子站、主站对现场单元的通信方式是自动化试点工程系统的配套方案。
5.5 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总体发展趋向
自动化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同时代替或辅助脑力劳动,使整个系统得到协调、管理和优化。在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中,闭环控制最终取代开环检测;电压的等级开始向低电压扩展,比如建立和发展配电管理(DMS)系统是我国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个目标;整个电力系统开始向一体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装置性能也开始向快速化、数字化、灵活化的方向发展,追求目标也更高,向着最优化、智能化、协调化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发展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相应的供电企业必须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一方面可以保证满足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相应的管理部门及企业一定要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从而促进行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詹俊平,戴慧.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
[2]滕建平.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抗干扰控制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4(3)
[3]韩春晶.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4(7):204
论文作者:何泓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论文; 变电站论文; 系统论文; 主站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