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_经济一体化论文

促进抑或阻碍——技术标准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机制及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技术标准论文,国际贸易论文,机制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尤其是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已经占到GDP的相当大的比重。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都是外向型的,但是,我国的出口产品都是低附加值、技术水平低、劳动密集型的,发达国家针对于我国低附加值、低技术的出口产品设置的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最大障碍。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TBT协议)允许各成员方为保障产品质量、保障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等目标而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1]可见,作为技术贸易壁垒组成部分的技术标准具有合法性。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效应,简称技术标准的贸易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技术标准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效应和技术标准的经济一体化效应。技术标准的贸易效应不仅表现为技术标准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而且体现在技术标准对贸易的阻碍作用。本文通过对1994—2011年1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技术标准和进出口贸易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当技术标准量较少时,技术标准的增加会促进进出口,但是当技术标准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技术标准的增加反而会阻碍进口和出口。其他控制变量包括人口、汇率、GDP、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等。

国外对技术标准和国际贸易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斯旺等人(Swan et al.)选取了英国和德国83个行业1985—1991年的数据,分析了英国的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对英国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英国的国家标准同时增加了英国的进出口,但是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强于对进口的促进作用,同时,英国的国家标准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国际标准。[2]莫里斯(Moenius)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1980—1995年12个国家471个行业的共享技术标准对贸易额的影响。结果显示,共享标准与贸易额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共享标准每增加1%,贸易额增长0.32%。[3]肯特(Kunt)实证研究了创新和技术标准对瑞士与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计量与检测产品的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瑞士的创新能力和标准存量对瑞士向上述三个国家的进出口都产生了的积极影响,尤其是瑞士采纳的国际标准对瑞士的进口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瑞士向德国、法国和英国的出口。[4]尼尔和珊(Neil and Shy)对拉美地区的市场研究发现,采纳国际标准的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家的企业,其出口竞争力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实施国际标准的企业研发能力跟不上,整体经营成本增加。[5]乔万尼茨(Jongwanich)实证研究了发达国家实施的食品安全标准对发展中国家食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实施的食品安全标准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食品出口。[6]克鲁提和米切尔杰克(Clougherty and Michal)运用引力模型研究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标准ISO9000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ISO9000在各国中的普及程度,即每个国家ISO9000认证的数量来测度标准化,结果显示,ISO认证较多的国家(通常是欧洲国家)是从标准化中受益最多的国家,而ISO认证较少的国家由于追随成本效应,标准化对ISO贫乏的国家来说是一种贸易壁垒。[7]

国内关于技术标准和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的贸易壁垒作用上。主流的研究认为,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是国际贸易中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主要措施,技术标准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出口产品因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而被拒之门外,而发展中国家的低水平的技术标准也很难阻碍国外劣质产品进入国内市场。[8][9][10]技术标准作为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技术标准增加了出口的成本,减少了贸易机会,限制了市场进入,这是技术标准的消极作用。同时,国家间技术标准差异可以促使技术标准水平较低国家的出口行业改变观念,调整产品结构,推动技术进步。技术标准是国家出口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技术标准和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显著正相关。[11][12]

国内学者关于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作用也做了相应的实证研究。侯俊军在研究标准化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时,实证检验了中国国家标准和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在长期中,标准的增加会促进我国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增加;而在短期内,当期标准存量的增加对三者的作用是负的。[13]陶忠元和马烈林实证研究了标准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国家标准增量在短期内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抑制作用,在长期内则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14]杨丽娟用技术标准数量对技术标准进行量化测度,实证分析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相较于进口,对出口的正面影响更加显著。[15]

通过对国内1994—2012年有关技术标准和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发现:(1)理论性的研究占据了大多数,且多数研究将技术标准对国家贸易的作用只局限于对出口的技术贸易壁垒作用。(2)实证研究很少,且仅有的实证也是以单一产业或者某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标准与出口贸易的关系,同时也只关注技术标准的贸易壁垒作用,研究技术标准对于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3)研究技术标准和进口贸易之间关系的文献很少,研究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的文献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本文在探讨技术标准的国际贸易经济效应的基础上,运用国别面板数据采用计量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技术标准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分别检验技术标准和出口贸易以及技术标准和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将人口、实际有效汇率、GDP、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等作为控制变量引入。

二、技术标准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机制

标准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事实标准(de facto standards)和法定标准(de jure standards)。事实标准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非标准化的组织制定的被市场广泛接纳的标准;而法定标准是由政府或国家制定的强制性标准。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标准又可分为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和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的,仅在某一国家范围内适用的标准。国际标准是由国际组织或某个国家制定,但是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纳或认可的标准。当国家标准在国际贸易中作为共享标准而被广泛认可时,也就成为了国际标准。本文主要研究法定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

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主要是指技术标准作为一种参与国际竞争的非价格手段对于一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它主要表现为先进的国家标准的制定,可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促进国内市场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从而在促进产品出口的同时减少进口。一方面,对于出口的作用,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采用,可以提高相关产品的质量,如最低质量标准规定了产品的质量下限,劣质、次级产品被排除在市场之外。这会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同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可见,先进的技术标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了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了本国出口企业的利润率,进而刺激出口。但是国家技术标准的执行会减少产品的多样性,产品多样性的减少对于出口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国家技术标准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出口,但是,总的来说,促进作用大于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对于进口的作用,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先进的技术标准所带来的本国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的降低,使得本国相关产品相比于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劣势不断缩小,优势不断增加,最终会影响消费者的偏好,使得消费者更加偏好于本国产品,从而减少对进口品的需求。从生产商的角度来看,执行国家技术标准使得产品质量提高,同时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从而使国产产品获得了相对于进口品的比较优势,此时,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都会增加。

假说1: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对进口的阻碍作用。

(二)技术标准的非关税壁垒效应

技术标准的非关税壁垒效应,主要是指一国制定的国家标准作为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际贸易的经济效应。与关税壁垒能够同时作用于进出口一样,作为非关税壁垒形式之一的技术标准基于技术贸易壁垒的特征同时对进口和出口施加影响。一方面,从进口的角度分析,进口国国家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推行,使得外国产品进入该国面临着一道无形的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标准在规制进口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本国市场的开放性。技术标准的内核技术越是先进,外国产品进入该国的门槛相应地越高,达到技术标准要求的产品生产成本也就越大。凯斯等人(Keith et al.)的实证研究表明,为满足进口国的质量标准,每增加1%的投资,可变成本会提高0.06%~0.13%。[16]凡是不符合进口国技术标准的产品都将被拒之门外,因此,技术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进口。另一方面,从出口的角度分析,当出口国和其贸易伙伴国同时执行各自的技术标准时,若彼此的技术标准不能互相兼容,或者出口国技术标准的先进性不能达到进口国的要求,这将降低出口国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出口市场的范围,因此,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一种出口贸易壁垒。据统计,加入WTO后,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出口企业和五分之二的出口产品遭遇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贸易损失达200亿美元左右。

假说2:技术标准的非关税壁垒效应主要表现为对进口的阻碍作用,同时也限制了出口。

(三)技术标准的经济一体化效应

技术标准的经济一体化效应是指作为世界各国或区域成员共享的国际技术标准或者区域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当一国的国家技术标准被世界各国或区域内成员共同遵循和执行时,国家技术标准也就上升为国际或区域范围内的共享技术标准。共享技术标准是技术标准的国别协调和趋同的结果,共享技术标准可以减少贸易双方由于技术标准的差异或“技术标准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贸易摩擦,降低乃至消除技术标准贸易壁垒。共享技术标准的实施可以提高贸易国市场的开放性,提高产品的相互兼容性,减少贸易双方因技术标准不透明和不确定性而导致的贸易摩擦,减低贸易双方的信息成本和产品的生产成本,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避免贸易国利用技术标准的国别差异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因此,从上述意义来说,共享技术标准对于进出口贸易都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共享技术标准也同样会减少产品的多样性,从而限制消费者的选择。对于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当通过自主创新制定国家技术标准不可能时,积极的和贸易国之间达成使用共享技术标准的协议是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避开技术标准贸易壁垒最好的选择。

假说3:技术标准的经济一体化效应对进出口都表现为促进作用。

(四)技术标准和进出口贸易的倒U型关系假说

技术标准的贸易总效应取决于非价格竞争效应、非关税壁垒效应、经济一体化效应三种效应各自的大小以及相互之间的强弱对比。非价格竞争效应的强弱与技术标准采用国产品的质量、单位成本、品牌等因素紧密相关。当技术标准的实施使得采标国产品的质量提高、单位成本降低以及品牌知名度提高时,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就会增强。除此之外,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还与技术标准的稀缺程度有关。当只有少数国家制定和利用技术标准时,相对于其他国家,采标国的产品更容易获得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非关税壁垒效应的强弱与国家技术标准的先进性紧密关联,本国技术标准较贸易伙伴国采用的技术标准越先进,技术标准的非关税壁垒效应也就越强。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强弱则与技术标准的兼容性高度相关,贸易伙伴国技术标准的相互兼容性越好,或者当贸易伙伴国之间执行同一技术标准时,技术标准的经济一体化效应就越强。下面我们分析技术标准的三种贸易效应的强弱变化是怎样影响进出口贸易的。

技术标准对出口贸易的作用主要有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由不同的贸易效应所主导。第一阶段,图1中的A到B,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起主导作用。在技术标准量达到之前,国际贸易市场上的技术标准量较少,或者技术标准化政策还未得到多数国家的重视,此时,国际市场上只有部分国家制定技术标准,且在本国内施行,在这一阶段技术标准具有稀缺性。当贸易伙伴国没有执行技术标准时,一个国家单方面的执行技术标准使得其产品在质量、价格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从而会促进出口。第二阶段,图1中的B到C。当越来越多的国家研制技术标准并在双边或者多边贸易中施行技术标准时,国际贸易市场上的技术标准量随之增加到之间。技术标准的非关税壁垒效应和经济一体化效应都日益彰显,一方面,技术标准的研制国和推行国利用技术标准的国别差异在国际贸易中设置技术壁垒,影响了商品的出口;另一方面,伴随着WTO框架下TBT协议及RTAs中TBT条款的不断修订和完善,因技术标准而造成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不断降低,技术标准的经济一体化效应不断增强,促进了出口贸易增加。最终经济一体化对出口贸易的正效应超越非关税壁垒对出口贸易的负效应,正反作用的两种力量使得这一阶段出口贸易量仍然是上升的,但增幅不如第一阶段大。第三阶段,图1中的C点以后,技术标准量超过整个社会所需要的最优水平。后工业社会技术创新速率和强度前所未有,技术标准竞争愈演愈烈,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的汹涌浪潮不仅使得技术过度标准化,而且越来越多的专利被纳入技术标准使得技术标准的私有属性显著增强。[17]此时技术标准的非关税壁垒效应超越非价格竞争效应和经济一体化效应成为主导效应,贸易国争相利用本国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及技术的异质性在国际贸易中增设名目繁多的技术壁垒,技术标准的壁垒效应大大增强。

技术标准对进口的贸易效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主要是技术标准的经济一体化效应和非关税壁垒效应起主导作用,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对进口的影响持续时间很短(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图1中的A到C,即技术标准量达到之前,技术标准对进口的国际贸易效应主要表现为技术标准的经济一体化效应。虽然在这一阶段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和非关税壁垒对进口有负向的阻碍作用,但是不敌全球一体化组织或区域一体化组织驱动下的TBT条款或协议所催生的技术标准的经济一体化效应,强大的经济一体化效应与相对较弱的非价格竞争效应、非关税壁垒效应的力量对比使得进口贸易趋向上升。第二阶段,图1中的C点之后,同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一样,这一阶段,过度的技术标准化和技术标准中的专利壁垒,使得技术标准对进口贸易的非关税壁垒效应表现非常强劲,进口贸易量趋向下降。

三、模型、变量和数据说明

下面通过实证检验上述技术标准和进出口之间的倒U型关系是否成立。本文所有的检验和回归都是通过Stata12软件完成的。

(一)模型设定和变量介绍

本文的计量模型主要借鉴了斯旺等人(Swan et al.)和肯特(Kunt)在研究技术标准和贸易之间的关系时所使用的模型。[2][4]斯旺等人和肯特在研究中用技术标准数量来对技术标准进行量化测度,本文借鉴了他们的做法。肯特以行业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技术标准和技术创新对德国、法国和英国双边贸易量的影响。[4]考虑到贸易总量是行业贸易量的加总,技术标准对行业贸易量的影响最终会反映到总的贸易量中,因此本文重点考察技术标准对总体贸易量的影响。在模型(1)和模型(2)中,被解释变量为出口(EX)和进口(IM)。本文中进出口是指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总和,解释变量为STD,代表本国的技术标准对本国进出口的影响。考虑到技术标准和进出口之间可能存在的倒U型关系,故引入技术标准量的二次项,考察进出口是否随着技术标准量的增加呈现出倒U型的变动轨迹。考虑到影响进出口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人口规模、汇率、国家经济规模、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等,为了防止估计结果出现遗漏变量偏差,实证分析中将以上影响进出口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引入。计量模型如下:

reer: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根据间接标价法下的双边汇率计算。在正常贸易的情况下,若实际有效汇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则一国货币在升值,会鼓励进口,抑制出口;反之,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有效汇率下降,则一国货币在贬值,出口受到激励,进口则受到抑制。因此,预期出口模型中该变量的系数为负,进口模型中该变量的系数为正。

:贸易伙伴国GDP。出口主要受贸易伙伴国GDP的影响,贸易伙伴国GDP的增加会增加出口,对于特定国家而言,贸易伙伴国GDP可以用其他样本国的GDP的加权平均来代替,权重为该国对各样本国的出口占其对所有样本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式(3)中,bt表示t期i国向j国的出口;表示t期样本国j的GDP,预期该变量的系数为正。

: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一般来说,进口受本国GDP的影响,本国GDP的增加会刺激对进口的需求。预期该变量的系数为正。

fdi:来自其他经济体的直接投资。笔者用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新投资减去撤资)来代替。刘等人(Liu et al.)基于中国和19个国家(地区)1984—199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FDI与贸易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进口增长导致来自母国(地区)的FDI流入中国的增加,同时FDI又引起了中国对母国(地区)出口的增长,出口增加又引致进口的进一步增加;[18]邓慧慧研究发现,FDI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都具有创造效应。[19]因此,预期在进出口模型中该变量的系数均为正。

pat:技术创新水平,用专利申请量来衡量。张军以研发经费增长率代表技术创新发展水平研究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形成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二者正相关。[20]本文用专利水平来衡量技术创新发展水平,预期该变量的系数为正。

popu:人口规模。林莱曼(Linnemannn)在引力模型中加入了人口变量,估计结果显示,人口规模和贸易规模正相关,因此,预期该变量在进出口模型中的系数均为正。[21]

:是年份虚拟变量,可以控制宏观经济波动对进出口的可能影响。

为了避免内生性对估计结果的影响,等变量使用了滞后一期的取值。

(二)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范围涵盖1994—2011年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瑞士12个国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故只选取了12个样本国家)。技术标准量的数据来自国家标准查询网(标准查询数据库),在统计标准量的数据时,是以当年发布的、现行的标准(不包括当年发布已经作废的标准)总计作为当年标准量的数据。进出口、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专利申请量以及人口的数据均来自于世界银行网站数据库。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BIS)官网,BIS只公布了月度数据,通过对月度数据求其平均值来代替年度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在计算贸易伙伴国GDP的权重时,样本国双边贸易的数据来自于UN Comtrade数据库。

四、实证检验

首先,对于进出口的模型应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混合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其原假设是混合回归更有效。当F检验的P值大于0.05时,接受原假设,否则接受备则假设,即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通过检验发现进出口的模型都应使用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其次,通过Hausman检验来判断固定效应模型(FE)和随机效应模型(RE)哪一个更适合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其原假设是随机效应模型更有效,当统计量的P值大于0.05时,接受原假设,否则接受备则假设。

(一)出口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表1报告的出口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第一,为了验证技术标准和出口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模型1~模型3不包含技术标准的二次项,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出口的因素之后,估计结果显示,技术标准对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和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第二,为了验证技术标准和出口之间的倒U型关系,模型4~模型6引入了技术标准的二次项,估计结果显示,二次项的系数为负,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验证了我们关于技术标准和出口之间的倒U型关系假说。说明随着技术标准量的增加出口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技术标准的贸易效应不仅可以促进出口,而且还可能阻碍出口,当技术标准量较少时,随着技术标准量的增加,技术标准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阻碍作用;当技术标准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技术标准对出口的阻碍作用反而超过了促进作用,表现为技术标准量的增加减少了出口。

出口模型1~模型6中其他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如下:第一,人口对出口有显著的影响。模型6的估计结果显示,人口数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出口会相应的增加0.6671个单位,与预期相符合,人口越多,劳动力也会相应的越多,丰富且成本较低的劳动力为出口国带来了比较优势,这有利于促进出口。第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reer指标显示,出口和实际有效汇率负相关,与预期相符,即实际有效汇率增加,本币升值,出口下降;代表贸易伙伴国GDP的指标显示,特定国家的出口与贸易伙伴国的加权GDP正相关,这说明,随着贸易伙伴国GDP的增加,对本国的出口的需求也会相应的增加,这与事实相符合。第三,技术创新与出口显著正相关,说明技术创新会促进出口,因为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管理成本,与预期相符合;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以后,模型5的估计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外商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出口会相应的增加0.3514个单位。

(二)进口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表2(见下页)中关于进口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第一,模型7~模型9不包含技术标准的二次项,估计结果显示,技术标准和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技术标准并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贸易壁垒,技术标准对进口的促进作用要大于阻碍作用。第二,为了验证在理论部分得出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进口之间倒U型关系的假说,模型10~模型11引入了技术标准的二次项,实证结果很好地支持了本文的假说,即技术标准和进口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进一步说明技术标准和进口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在不同的阶段,随着技术标准数量的变化,技术标准的三种贸易效应的强弱是不同的,技术标准三种贸易效应的强弱对比导致了技术标准和进口之间的倒U型关系。

模型10~模型11中各个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如下:第一,人口和进口规模正相关,这与林莱曼运用引力模型得出的结果[21]相一致,即人口规模和贸易规模有正相关关系。第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指标显示,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口正相关,即实际有效汇率增加,货币升值,进口增加,与预期相符;本国GDP和进口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国家经济规模越大,进口的需求也会相应的较大,中国和美国作为GDP排名全球前两位的经济体,进口额也分别位居全球前两位。第三,技术创新和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和贸易规模正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显著正相关,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促进了对于进口的需求,模型11的估计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一个单位,进口会相应的增加0.8249个单位,与预期相符合。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通过对1994—2011年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瑞士1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技术标准和进出口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的关系。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并不是单纯的表现为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总效应是技术标准的非价格竞争效应、经济一体化效应以及非关税壁垒效应三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三种效应的强弱对比导致了技术标准和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倒U型关系。技术标准量较少时表现为对进出口的促进作用,当技术标准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技术标准量的增加反而阻碍了进出口贸易。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证实,人口规模和贸易规模正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和出口负相关,和进口正相关;贸易伙伴国GDP的增加会促进出口,本国GDP和进口正相关;技术创新会促进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出口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

上述结论对于我国制定标准化政策,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合理化我国进出口产品的结构,具有启示意义。(1)执行有效的技术标准化战略,切实发挥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提高技术标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贡献度,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技术标准在促进国际贸易的作用中相对于其他影响贸易的因素,其影响程度还非常小,因此,我们不仅要制定自己的国家技术标准,而且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努力使自己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2)在执行标准化战略的同时,要坚持适度的原则,防止过多且繁杂的技术标准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不能只追求技术标准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技术标准的质量,只有高质量的、先进的技术标准才符合国际贸易对于技术标准的需求。(3)积极地和贸易伙伴国之间达成共享技术标准,先进的共享技术标准不仅可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

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建议,笔者已做了相应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标签:;  ;  ;  ;  ;  ;  

技术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_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