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合理运用_会计论文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合理运用_会计论文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则在论文,稳健论文,会计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企业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帐。稳健性原则的提出,一是因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计人员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时,不得不经常面对它,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二是因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负有以自己的收入抵偿自己的耗费并保证企业顺利、稳定发展的责任。三是因为企业面临着一个有风险的市场,企业必须慎重地处理一切经济业务,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的动荡中立于不败之地。比如说,只要企业同其他企业有经济交往就有可能发生坏帐;另外企业在经营中也存在资产过时削价处理和其他损失等情况。对于上述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则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即将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预先估计入帐,待费用或损失发生时,由于已经提前预计,就不会使企业经营成本造成忽高忽低的混乱。

一、稳建性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

稳健性原则的普遍被接受在各国的会计准则中得到了体现,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原则都有所体现。法国和德国由于企业的资本主要由银行等信贷机构提供,更为强调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值得一提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第1 号国际会计准则中把稳健性原则作为选择会计政策的三要素(稳健性、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之一,这可以进一步说明稳健性原则在国际会计准则建立过程中,较早地得到了各国会计界的认可。稳健性原则的保留和存在,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必然性。具体地说有三个理由:

第一,为了抵销经理人员和业主的过分乐观情绪。企业家对他们经管的公司自然是乐观的,但是,企业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的现实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真实、公允要求的压力,迫使会计师不断地抵制报告中过于乐观的倾向。因此,会计上的许多传统信条依然保留着稳健主义的痕迹,并渗透到当今的会计实务中。

第二,多报利润或多计价值对投资者(业主或股东)而言,比少报少计更为危险。因为亏损或破产的后果比获利的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当其后果不同时,计量和确认损失的会计规则与计量确认收益的规则就不应该一致,选择相同的计量基础或规则是没有道理的。

第三,会计人员掌握的内情比传递给投资者或债权人的信息要多得多。面临可能在以后被证明是不真实的呈报风险和可能在未来被证明是真实的未呈报风险,所以,要试图权衡风险的可能性,必须做出相对准确而较保守的估计。

二、结合国情合理运用会计稳健性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企业改革使企业成为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生产经营处于市场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之中,面对着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舞动,不可避免存在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政府将强化对企业的预算约束,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父子慈爱关系”将不复存在,企业将成为风险的直接承担者。企业为稳定持续发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按照稳健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因此,从理论上讲,我国有着会计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经济基础,稳健性原则有其存在的必然性。鉴于稳健性原则对企业的保护作用,我认为,在企业会计核算中,至少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稳健性原则,来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加大企业经营安全系数。

(一)提取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是估计未来的坏帐损失,在编制损益表时作为费用入帐,虽然减少了企业当期的利润,但对应付帐款收回的不确定性予以了充分的考虑,使收益计量准确,预提的损失仍会在后期实际发生坏帐时的帐项中得到调整。其优点在于:一是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帐项作为坏帐损失,及时计入费用,避免企业虚盈实亏;二是使应收帐款实际占用资金接近实际,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效益;三是报表提供的应收帐款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低估存货。由于受到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企业以前购进的存货的价值可能低于当前市价,造成企业面临潜在的存货损失。这时,可通过低估存货,高计产品当期销售成本,从而减少当期利润的办法来得到补偿。其具体方法有:第一是当企业的产品发生滞销时,为了抵偿存货报废发生损失对企业的消极影响,或者防止商品因大批削价而影响经营利润,企业可以提取商品削价准备。计提时,作增加商品当期销售成本,企业发生削价损失时,冲减削价准备;第二是在市场物价持续上涨时,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发出或领用的存货进行计价,低估库存存货成本。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领用或发出的存货成本最接近当时的市价,不仅可以使存货的价值得到完全的补偿,而且由此计算出来的盈亏最体现当时的实际水平。

(三)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是指企业为尽快收回固定资产投资,而将应计折旧总额的大部分在使用早期各年摊作费用。运用加速折旧法基于以下理由:(1)前期固定资产服务效能高和维修费用少, 后期则相反,故前期应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固定资产无形损耗呈递增趋势,要求固定资产尽快更新; (3)物价上涨特别是通货膨胀因素使固定资产遭受侵蚀,不加速提取折旧就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采用加速折旧这种稳健的会计方法可以提高营业成本、压低营业收益,可加速资本周转,较快地积累起更新固定资产所需的资本。《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采用加速折旧法”(第三十条),说明对这一体现稳健性原则的会计方法在选用时是很谨慎的。持这样的谨慎态度是可取的,但在我国经济日益增长的形势下,可以大胆采用加速折旧法,以适应和刺激经济发展。

(四)对或有负债的反映。或有负债是指由某一特定经济业务所造成的,将来可能会发生某种意外情况,因而要求本企业负责清偿的潜在债务。或有负债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果较完整地加以会计处理,符合稳健性原则。但在我国,目前还无相应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的一个不足之处。我国大部分企业对或有负债不作全面反映。但根据稳健性原则的要求,会计报告应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应报告有关可能发生的损失。反映时,应结合或有负债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方法。

(五)对短期投资的反映。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对短期投资采用成本法记帐。当然在市场波动很小或短期投资占流动资产比重不大时,使用这一计价方法不会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产生重大影响。但在市场波动较大或短期投资在流动资产中比重较大时,使用成本法将不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投资现状。因为有价证券是一项特殊资产,特别在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管理制度不很健全的现阶段,证券市场的大幅度波动是不可避免的,证券的成本与市价可能相差甚远。所以每期末对于市价高于投资成本的证券,不需作帐面调整;而对于市价低于投资成本的证券,则需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

(六)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越短,越能体现稳健性原则。无形资产摊销的方法视其寿命的有限和无限而言。主要方法有:

1.有限寿命无形资产的摊销。如专利权、版权和某些特许权均有一定的法定年限(如美国,专利权为17年,版权为28年)。这类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不超过法定年限。

2.无限寿命无形资产的摊销。这类无形资产主要有商标、商誉等。这些无形资产的无限寿命是建立在不断维护和重复的基础上的,否则其寿命也是有限的。对这类无形资产有两种摊销方法:(1 )原始成本始终保留在帐面上而不必摊销,只将维护和重置支出列为本期费用。 (2)按期进行摊销。因为所有无形资产最终将会失去其价值,这样确定合理的摊销期就成了关键的问题。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第17号中规定摊销期不应超过40年,我国《企业财务通则》中规定“……或者不少于10年的期限分期摊销。”这是极力贯彻稳健性原则的会计政策。

三、防止过度谨慎

稳健性原则作为一种原则性规定,是较为抽象的,并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对这一原则的确存在着可能对它进行随意解释和滥用的潜在危险。例如,有时可能会把稳健性原则理解为“宁可多计损失,不能预计收益”,导致对应当入帐的收入不入帐,对应当按规定标准计提的成本费用,故意扩大计提的范围和标准等。对此,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过度谨慎加以限制。事实上,会计准则内容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可参照权责发生制检查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成本费用是否已经计入本期;按一贯性原则检查计入成本费用的开支是否遵守了一贯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另外,还应在会计要素准则中具体规定稳健性原则的处理方法,这样做,既可按国际惯例进行会计处理,又可防止对稳健性原则的曲解和滥用,防止过度谨慎。

总之,会计核算方法制度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支,会计稳健性原则运用的后面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因此会计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在目前财经状况尚未根本好转的情况下,运用会计稳健性原则,更应慎重考虑。应当有计划进行,采取渐进方针。对于会计稳健性原则首先应在会计准则的高度予以确认,应作为会计准则的基础准则的内容。对于稳健的具体内容,可考虑首先有选择地、有限制地在经营活动中经营风险比较大的行业和风险比较突出的业务实施部分稳健的内容,如涉外业务等,或在对外提供的会计报告中按照稳健性进行揭示等。目前,实施稳健的内容应以尽可能少影响财政收支考虑。在运用稳健性原则的同时,也要严格财经制度和纪律,严格会计监督,尤其要严格审计制度,随着财政、财务改革和会计改革的深化,会计稳健性原则将得到更加科学的运用,在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标签:;  ;  ;  ;  ;  

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合理运用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