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经济与宣传思想工作_知识经济论文

论知识经济与宣传思想工作_知识经济论文

漫谈知识经济与宣传思想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思想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110多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10年前,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知识经济蓬勃兴起印证了这一点。现在“知识经济”一词使用频率很高,但“知识经济”究竟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不能不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70年代初以来,各国学者对未来经济提出了多种说法:先后有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后工业经济”;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福来斯特1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在国际组织文件中首次使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词实际上逐步建立了一个日渐清晰,并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接受的崭新概念,即“人类正在步人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其内涵有以下三点:

——知识经济的资源配置。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人力资本、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集约的配置,并且通过智力资源开发富有的自然资源来创造新财富,逐步替代工业经济时代视为命脉的已经短缺的自然资源。

——知识经济的产业支柱。知识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技术。高技术产业以高科技为其最重要的资源依托,这个“高科技”不是传统工业技术的简单创新。按联合国组织分类,它主要有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软科学)技术。

——知识经济的社会消费。知识经济的消费和使用,主要以高技术产品和通过信息产生的新知识为主。如在食物中,基因农作物产品的营养成份高于传统农作物;在能源中,太阳能、受控热核聚变能量大于煤和石油;在人们的交流中,信息网络终端多媒体的利用优于火车、汽车、飞机和电话。同时,利用知识与智力开发富有自然资源所创造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由传统技术对稀缺自然资源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知识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

——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传统工业技术发明的指导思想是单一地、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得最大利润,而不考虑或极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并且传统工业是建立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基础上,甚至以向自然掠夺为目的的。而知识经济则产生在多种资源近于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它把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科学全面的认识。因此,知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

——资产投入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有形资产起决定作用。而知识经济依靠的是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当然,知识经济也需要资金投入,对于高技术产业甚至是风险资金的投入,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知识、智力的投入,它就不是高技术产业。并且无形资产的升值也将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如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将获得高报酬的工作,知识强国的产出将大幅度提高。

——经济决策知识化。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科学决策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趋增强的趋势。如美国政府自1992年起就连续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高技术经济导向政策,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了巨大作用。

——世界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90年代以来,美国在自然资源消耗没有大量增加的情况下经济获得持续增长,世界大市场是主要因素之一。但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较之以往钢铁、机械和纺织等产业不同,产业技术领域十分广阔。仅以信息科学技术一种高技术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光纤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中全面领先。任何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世界大市场中占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是冷战后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的经济基础。

(二)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划时代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知识经济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我们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不可忽视社会主义与科学技术天然的联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吸收了当时包括自然科学重大发现和最新成就在内的人类最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创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前途和命运将取决于是否同新科技、尤其是知识经济相结合。在当今世界总体格局中,我们面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竞争上的压力,而且这一态势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因此,在这场竞争中,社会主义只有同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紧密结合,尽快跨入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后来居上。

——知识经济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少学者认为,在今后30年左右的时间内,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将会有重大突破,并将导致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全世界的经济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会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模式将从单纯谋求数量增长转向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为此,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竭尽全力规划部署科技发展战略,有的还成立了由最高领导人挂帅的科技发展委员会,由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三方面专家组成专班,选择对技术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实行重点扶持政策。就连技术水平较差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上述技术发展而实现新的飞跃,如通过生物技术解决吃饭和医疗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带动经济发展等。

——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2月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涉及知识经济的国情咨文中强调:美国政府今后4年的头等任务是确保每个人享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确保实现如下目标:8岁以上儿童人人必须会读会写;12岁以上的青少年人人必须会上互联网;18岁以上的青年人人必须能读大学;美国的成年人,人人能够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国家要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方针和十五大报告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加大教育改革和教育投入的力度,培养和造就一代掌握高新科学技术的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

——知识经济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说:“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一些惊人的成就。例如,硅谷‘YAHOO’公司就是斯坦福大学几个学生创立的,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就,对国际互联网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提示我们要把素质教育、通才教育放在首位。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既要大力倡导人们的创新精神,同时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人们心理素质要求很高。知识经济、高新技术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显著特点,成功与失败相伴随,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取得重大成就的。

(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加强和改善宣传思想工作既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全球变小,各种信息的传递、科学技术的交流以及思想文化的接触更为直接便利。它在为我们提供上述种种方便之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都会乘机而入,令你防不胜防,这些都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开创性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江泽民主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本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和人类生活。蓬勃发展的新科技革命,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我们要把握这一机遇,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要抓紧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们肩负的担子很重,一定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我们立足本职、把握大局、开拓进取、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效率意识。知识经济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它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而获得最大的产出。这一点对宣传思想工作尤为宝贵。这些年来,宣传思想工作在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但面对知识经济浪潮,我们如果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进一步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就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意识,其内涵包括:一是质量意识——这是从工作效果方面来讲。质量意识要求每一项宣传思想工作任务的提出,从工作计划制定、程序设定到效果评估都要做到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使之达到最佳或最理想效果。二是成本意识——这是从投入产出方面来讲。成本意识要求我们每干一件工作,都应用尽可能小的投入而获取尽可能大的产出。宣传思想工作的“四项基本任务”决定其投入产出更为复杂:它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经济的,也有社会的,我们要善于全面把握。

——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什么是创新?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5种情况:①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⑤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例如建立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垄断地位。而“创新者”,则只有那种敢于冒风险,把新发明引人经济之中的企业家才能获此称谓。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创新?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观点,以及2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这一现实,要求我们一方面在继承和发扬我党宣传思想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另一方面必须对传统的思想工作套路和方法进行大胆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宣传思想工作套路和方法创新,要掌握三条原则,即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党在各个时期工作中心,对宣传思想工作能够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项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统一的、带有指令性的,是原则要求,各级党委必须要贯彻落实。但这项任务如何落实?中国这么大,各地、各单位情况千差万别,全国不可能搞一个模式,这就要求各级党委要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多样性与灵活性。武汉市这几年理论工作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大家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推动了解放思想、观念更新的进程;把理论学习与理清经济工作思路结合起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学习中创造了把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结合起来,把专题研讨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把知识竞赛与干部现代必备知识学习的考试测评结合起来,把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把集中培训与辅导宣讲结合起来等许多好的方法,有效地推动了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

标签:;  ;  ;  ;  

论知识经济与宣传思想工作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