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和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_牟雨珊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老年患者的睡眠状况,并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心身疾病可就诊治疗的56例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所有患者的睡眠情况及影响因素,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以及自身身体因素等。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因素较多,但主要的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自身身体因素为主,护理人员可通过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睡眠状况。

【关键词】睡眠质量;护理干预;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155-02

睡眠是人最为基本的生理需求之一,对于心内科老年患者来讲充足睡眠不仅可以缓解疲劳,还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心律失常、猝死等[1]。在临床中,老年患者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产生各种不良影响,进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负面不良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等[2]。因此,对于老年患者来讲,良好睡眠后续康复有重要影响。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在我院心身疾病可就诊治疗的56例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心身疾病可就诊治疗的56例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8.3±5.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69.7±5.1)岁。患者纳入与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睡眠障碍诊断标准(如多梦、早醒、失眠、夜间难以入睡、白天精神不济、心慌烦闷等);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并且相关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排除合并心力及肝肾功能衰竭、精神障碍、脑血管意外等。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Mity Index,PSQI)评价睡眠质量,总分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所有患者的睡眠情况及影响因素,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对化护理干预措施。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资料、病情情况、患者的睡眠情况包括入睡时间、清醒次数、睡眠总时间、自我睡眠评价等,同时分析患者的睡眠影响因素。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6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56份,回收有效率100%。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Mity Index,PSQI)进行评价,该质量评价指数不仅适用于一般人的睡眠质量分析,还适用于存在精神障碍患者或睡眠出现障碍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价。PSQI量表总分为0~21分,其中PSQI≥7为睡眠不良,PsQI<7为睡眠良好,总分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检测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3.1 影响老年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后,可以看出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以及自身身体因素等。其中心理因素主要是指患者的心情控制、生活态度以及相关事件的影响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居住环境如声音、光线、家居环境等;药物因素主要指患者服用药物对睡眠产生的影响;自身身体因素主要指患者的个人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食及生活不规律等以及患者本身的疾病原因引起的因素[3]。

3.2 对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实施针对性干预的护理措施

3.2.1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入院后的健康宣教工作,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有全面的认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和心理,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避免负面不良情绪心理的影响[4]。

3.2.2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内的温度湿度在合适的范围,严格按照医院的时间规定工作,睡眠时间禁止家属探视,护士在走路或者进行操作的时候尽量降低声音。

3.2.3药物护理。采取积极健康的疾病治疗方法,注意相关治疗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影响患者睡眠的药物的使用。对于睡眠障碍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干预。

【参考文献】

[1]刘小兰,李婵,吕冬.护理干预提高老年心血管病病人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12):1070-1071.

[2]白茹.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4,43(20):313-314.

[3]左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5(1):107-108.

[4]廖春霞,马红梅,张倩.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0):158-162.

论文作者:牟雨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  ;  ;  ;  ;  ;  ;  ;  

老年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和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_牟雨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