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建设离不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这个根基,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建筑施工技术的管控力水平。我国建设经济的发展形势让人十分乐观,建筑市场的繁荣也就意味着愈加激烈的竞争。提升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可以把工程建设成本更大程度上节约,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促使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降低了。比这个对如何有效的提升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可以说出一二有用之语,为我国建筑建设行业尽几分绵薄之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历程中,做出越来越突出的贡献。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现代化的步子越来越快,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建筑行业得到了时代赋予的契机和发展空间。机会只会落到强者的头上,建筑行业数不清的企业参与那些机会的竞争,不过胜利的只是强者,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企业实力的增强来自科学有效的管理,有了这一点企业才能像有源之水,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才有实力参与竞争,并得到机会,泛泛地管理并不能行之有效,需要有轻有重,于施工企业来说,施工技术的管理在行业竞争内显得非常重要。必须努力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脱颖而出的建筑企业一定要发展核心竞争力。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如何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需要更科学的管理,这样工程施工就可以有序地展开,有序就意味着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了保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企业因而有了竞争力,工程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可以在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中得到磨练。
2.常见于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
2.1责任没有明晰的划分
当下,缺少明确的责任划分制度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很大漏洞,建筑企业的项目规模大于其他行业,所以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人头很重要,否则对应的工作没人负责就会造成很大的风险,这样的问题在行业内企业中非常常见。在多数情况下,建筑工程工作都很复杂,需要事前做很多的思考,包括规划、考察、论证等种种环节,图纸的设计这一过程中也不是一锤定音的,这是一项持续的工作,需要对初稿进行不停地思考、讨论和完善。还要结合对施工现场的考察进行,施工现场和图纸一样需要一遍一遍地看,每一遍都要看出结果,有些思考,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持续进行,正确的管理程序始终不能乱,也不能停止。可是,就时下进行的施工中,很多企业在对项目规划进行考核这一工作中并不仔细,也不够走心,积不能积极地应对这项在他们看来可有可无的工作。如此一来,施工前阶段的不到位让工作人员不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划分,没有明确的划分负责,紧随其后的施工环节就很受影响。在施工进行的过程当中,人员的安排和机械使用就显得毫无章法可言。工程过程中出现的用料质量问题,各项工作的负责人没人去管,因为划分工作不够到位,用料问题没人解决,工程就得无限期地拖着。还有,铁打的工地流水的工人是施工队伍很大的一个特点,工作交接自然是一种常态化的状况,可是很多企业缺少必要的记录,混乱的管理还是会导致工期无限延长,这样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
2.2在项目施工中管理容易被忽视
一般情况下,建筑单位在承接工程项目前后,建筑施工规划落实是不可缺少的大工程。可是在很多建筑企业建筑施工中利令智昏,很多施工单位只看着眼下的经济效益,不顾一切地压低投入成本、不切实际地加快工程进度,想要在单个工程上赚到更多的钱,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也就不放在心上了。在项目开始施工后,为了能使赶工期缩短,就把建筑的用料质量监管工作当作形式走走,为了多节约一部分项目款,把用料水准拉的很低。尽管特别不择手段的施工企业并不是很多,然而,只要出现少数几例风险事故,那就给企业乃至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些损失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监督和审查的职能在施工中被荒废
正常情况下,建筑企业在项目开始前对设计图纸的核查和工程结束后的交接工作都属于监督和审查的工作范围内。在建筑施工项目中,设计图纸是整个项目的开端和基础,这个项目工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各项标准是否规范都是从图纸上首先看出来的,包括对投入成本和获取利润的初步了解,施工方式方法也可以有个整体的方案。或许是由于图纸的份量与一个大型建筑比起来微不足道,所以很多企业忽视了设计图纸的价值份量,并没有进行监督和审查工作。工程的验收工作也要在竣工后有效进行,质量必须要充分保证,没有了必要的监督和审查,会造成损失和影响。
3.针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应对措施
3.1项目启动前细致规划
建筑单位在接到项目后,就应该对工程做一个细致的规划,工作和责任要分摊到每个管理人员的头上,要有准确的文字记录,检查工作时要有据可依,在施工人员的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资金的摊派、安全风险的应对等各种问题都要有落到纸面上的方案。如此这般周密细致的规划能够令工程的进度十分顺畅,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和工程款项的分配也不会出现不科学的现象。即便出现了种种问题,因为之前有落到纸面上的方案,在执行起来有据可依,工期不会因为问题的出现而延迟。况且还有细致的责任范围的划分,问题出现就会有明确的人员去解决,反应会很快,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消灭隐患。
3.2施工过程管理的常态化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要将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准提高,首先要对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施工过程的管理也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必须用到的机械设备、建筑用材等的选购需要一再谨慎,不能有丝毫疏漏,人员的岗位安排要具备合理的流动性,这些局部的环节做好就能维持整体工程的高效完成,工程也能按时竣工。另外,在项目施工中,,必须要对施工用料的使用和采购有具体记录,要对可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做到心中有数,从细处着手就从长远节约了资金。最后,现场签字要切切实实地落实,不能仅仅当作写几个字来对待,代签和补签的情况一定不能发生,签字是要具备效力的,而不是形式而已。
3.3监督审查职能有效利用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监督审查的工作必须要当作和施工同等地位的工作来进行,施工会影响工程,监督审查同样也会对工程项目影响很大,从某种角度来说监督审查工作的严格执行是可以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的。审查制度一丝不苟的坚决执行可以合理评估和充分检测工程质量,还能保障工程可以按时完成,让项目工程的每一项工作都没能超出预先计划。监督审查工作的常态化贯彻执行,可以把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展现在各个的施工过程中,从而有所提升。
4.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于施工建设的进展及施工人员在施工安全中的风险系数的降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施工企业每个部门协调配合,把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进行分析探讨,尽量压低安全风险,充分保障企业的利益。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对于每个建筑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做得出色,可以把企业效益带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李建英.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8):15
[2]文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理论与运用[J]、科技信息,2009(23):321-321.
[3]王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山西建筑,2017(01):242-243.
[4]毛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6(24):271+274.
论文作者:冯旺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企业论文; 项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