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小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均有论述。目前西医对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对RA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日趋深入,逐步形成了诸多辩证思想,临床收效显著。结合相关研究报道,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进行性、多发性、对称性小关节炎为主的临床常见风湿免疫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主要累及关节滑膜,其次可累及浆膜、心、肺、血管、神经等结缔组织。RA的病理改变为滑膜炎症、关节血管翳形成及关节的骨质破坏[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RA患者80%发病于35~50岁,女性患者约3倍于男性[2]。根据文献可知RA在中医属“痹证”范畴,另有“历节”“鹤膝风”“尫痹”之称。历代医家也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下面就本文对RA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1 正虚为本
1.1 营卫不固
人体正气亏虚,营卫失和,风、寒、湿、热等乘虚侵袭,邪气滞留关节,经脉闭阻。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提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马运锋[3]等根据“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的致病特点,运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营卫不和兼外感风寒湿邪的患者。
1.2 气血亏虚
痹症久病耗伤气血,或素体气血亏虚,生化乏源,关节失于濡养,不荣则痛,病邪留滞,为病情缠绵的内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调养脾胃在补益气血方面尤为重要。路志正[4]认为正气不足不单仅仅是气血亏虚、营卫不调,还应重视脾胃亏虚的致病因素。马武开[5]教授从顾培护脾胃、补益气血的角度辩证论治,注重扶正固本兼以祛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肝肾不足
肝藏血,亦主筋;肾主骨,生髓。《金匮要略》:“寸口脉沉而弱,沉则主骨,弱则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故曰历节”。
痹证病位在筋骨关节,筋骨关节有赖肝肾化生精血濡养,肾精的温煦,筋脉失养,则关节强直僵硬,久病肾虚髓弱,无以充骨,则关节变形。王素芝[6]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肝肾不足,标实责之风、寒、湿、热、瘀、痰。
2 邪实为标
2.1风寒湿痹阻
素体阳虚之人,阴寒内盛,复感于风寒湿邪,使寒气更盛,寒凝则血滞,邪留关节,阻塞脉道,三气杂而致病为本证型的病因病机。袁芳[7]等人认为RA早期的病机以寒湿痹阻于关节,寒凝经脉为要。焦树德[8]提出“风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痹”是痹的总的病因。
2.2风湿热痹阻
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或感受风寒湿之邪,入里化热;或因痹症经久不愈,蕴而化热;或湿热之处,外感风湿热邪,邪留肌膝筋骨关节,发为风湿热痹。《类证治裁》:“寒湿郁闭阴分,久则化热攻痛”。马俊福[9]等在临床观察活动期RA湿热痹阻与寒湿痹阻型相比较,两者在血管翳的形成方面有统计学差异。
2.3痰瘀内生
久患痹病,病情缠绵难愈,耗伤气血,不荣则痛,瘀血凝滞于筋脉、关节,不通则痛,为痹症病情缠绵的内在因素,正如《类证治裁·痹证》提出“痹久必有瘀血。”由此可见,痹症由内、外因相互影响导致痹症发生。随着对中医学的认识逐步发展,对痹症的病因病机有了更加系统全面及更深层次的认识。朱文欣等[10]归纳当代诸多名医对本病的临床辩证,总结出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痰浊、瘀血等痹阻共同作用所致。
3 讨论
痹病是指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疫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类风湿关节炎是内因与外因共相互作用的疾病,病性属虚实夹杂之症。其本虚不外乎营卫不和、气血不足、脾胃亏虚,其标示多为风、寒、湿邪合而致病,临床常见虚实并存之人。此外,由于在现代医学中本病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深入研究中医学在RA临床辩证及治疗更有其深远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琳,张杰.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4):129.
[2]Norton S,Koduri G,Nikiphorou E,et al. A study of baseline prevalence and cumulative incidence of comorbidity and extra-articular manifestations in RA and their impact on outcome[ j]. Rheumatology,2013,52(l)99-110.
[3]马运锋,祝乾清,黄清春.桂枝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分析[J].河南中医,2010,30(01):12-14.
[4]姜泉. 路志正调理脾胃治疗风湿病学术思想传承及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5]李东晓,马武开,宁乔怡,侯雷,姚血明.马武开教授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4(03):29-31.
[6]徐鹏刚,王素芝.王素芝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12):45-48.
[7]袁芳,朱跃兰.从寒湿论治类风湿关节炎[J].北京中医药,2014,33(06):432-434.
[8]任春贞,骆亚莉,李玲,刘丹,卢志伟,王凤梅.焦树德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小结[J].甘肃科技,2016,32(05):120-121.
[9]马俊福,侯秀娟.肌肉骨骼超声表现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及寒湿痹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1):244-247.
[10]朱文欣,赵国青,何弄婷.当代名医论治类风湿关节炎规律探讨[J].中医学报,2013,28(12):1925一1927.
论文作者:姜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关节炎论文; 类风湿论文; 关节论文; 痹症论文; 因病论文; 气血论文; 脾胃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