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化教学大赛创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_何欣

依托信息化教学大赛创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_何欣

何欣

湛江卫生学校

摘要: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多元化信息教学大赛的开展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突显以学生为主导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本文基于信息化发展背景,分析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探究信息化教学大赛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推动作用,为推动计算机技术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大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

组织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关键目的在于构建健全的计算机教学体系,丰富和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开展,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提供公平的教学实践平台,有助于促进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而培养出具备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的全面型人才。

一、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课时和学生学习需求的矛盾

教学课时缩减是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智能设备等辅助工具的普及,使得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已基本掌握简单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比如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手机软件,或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娱乐活动、线上学习及网上购物等。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实际生活,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产生求知欲望。但由于不少院校忽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展,极大地缩短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时,以致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1]。

(二)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需求的矛盾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较为广泛,但由于学生专业不同,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化。当前,有许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内容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忽略了专业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深入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不同领域和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应结合学生专业,促进他们了解计算机技术在其专业领域中的实践应用功能及其分析问题的具体优势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应用习惯,并学会自主探究,借助计算机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2]。

(三)学习考核和实践应用的矛盾

在现阶段,有些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采用无纸化考核,侧重于检查和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难全面、清晰地体现计算机技术的实用性和专业性,导致无法准确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水平,从而限制了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创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一)促进课程和专业进行结合

信息化教学大赛对征集作品采取了类别划分,有利于体现教师专业的差异性,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作品设计。相应地,教师可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因势利导,结合学生专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主题,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实际完成课程任务,充分展示教学内容的专业差异,并有效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另一方面,在进行计算机作品创作时,教师可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协作互助。例如,在组织医学类计算机交互作品创作时,教师可以将药剂专业与检验专业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为他们制定"医院看病"创作主题,安排他们分工设计出相应的计算机小程序。在实践过程中,药剂专业学生负责完成用药智能推荐、用药引导等文字内容,检验专业学生则主要负责模拟诊断测试、增加检验图像等工作。通过课程内容与学生专业进行融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还有助于学生对自身专业有明确认知,了解其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应用功能[3]。

(二)提供广阔的课程实践平台

在以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往往忽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信息教学大赛的开展,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为学生提供培养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平台。教师可借鉴信息教学大赛的赛事模式,引导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从明确主题、选用工具、筛选资料、创意构思、作品实现等几个环节来完成创作。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清晰地预估自身的计算机水平,以此明确具体的创作需求,同时为实现作品效果,进而对相关资料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及整合,并综合应用其他学科的基础内容,进一步拓展新的知识技能,进一步实现创造构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应当以实践活动为导向,通过计算机作品创作形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技能、专业水平及兴趣喜好选择创作主题,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关注度,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无纸化课程,实时进行教学反馈

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安排书面任务时,常常会发生内容抄袭或是作业缺交的现象。此外,教师批改作业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反馈和纠正学生的作业情况。待教师点评作业后,学生对知识内容只保留较浅的印象。而且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属于主修学科,课时安排时间较少,当教师过几天再进行内容讲解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导致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缺乏良好的学习兴趣,但对新鲜的电子设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对手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应当因势利导,结合计算机基础的学科特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借助学生常用的手机设备实施课后作业训练,能够及时获取作业反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4]。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会发现学生通常能够高效完成计算机操作题目,但对于选择题的完成效果不佳,他们对学习理论常识的兴趣较低,加上课程课时有限,教师用于解析选择题的时间受到制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记录学生访问学习界面的频率,并且能够实时修改作业内容,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作业题目。此外,教师还可以对课堂测试进行合理设置,比如设置及格标准、允许不及格学生参与重考、对重考学生发放不同考题等,有效避免题目类型重合,能够覆盖更广泛的知识重点。

①常规任务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可以在学习系统中设置每日常规任务是完成20道选择题,引导学生通过手机端完成任务,并能实时查看任务结果、题目解析及分数排行。此外,教师还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线上及时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充分融合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优势。

②随机出题

计算机知识学习系统能够设置随机出题的作业模式,教师能够提前设置作业的合格标准,安排不及格学生进行重考。这样不仅能够强化训练效果,还能使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而实现教学目标,起到分层级作业的作用。

③课堂测验

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知识学习系统随机设置200道选择题,安排完成时长为45分钟,有针对性地实行线上选择题测试。学习系统能够根据题型随机导出20份不同考卷,防止学生之间互传答案,有效保障了测验结果的真实性。

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借助手机端的应用软件,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手机客户端中能够设置各类特色化的活动形式,比如签到积分,实时记录参与人数等。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投票和问卷,针对课堂上的重点内容展开线下问答,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回答,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或是以直播的形式,引导学生直播自己所完成的学习成果,并实时分享学习经验,在线回答其他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充分体验直播学习的乐趣。同时,所有的线上学习数据和信息均能够导出,提高教学质量分析的精确性和全面性,由于数据真实细致,因此可以实现准确的课堂评估,促进教师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

三、结语

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内容。在教学大赛开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推动各大院校落实和贯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促进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适用于学生专业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分析实际问题,进而实现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蔡兴壮,解皓.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169-170,184.

[2]王冬芳,钟明强.信息化大赛为计算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J].现代职业教育,2018(26):124-125.

[3]栾海龙.计算机设计基础课程中双结合教学模型的构建[J].装饰,2018(7):134-135.

[4]杨青,郑世珏,王敬华.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与计算机基础教学互动关系解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5):47-52.

论文作者:何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依托信息化教学大赛创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_何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