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 要:当代高职语文教学处于边缘化位置,学生学习兴趣较淡,学习动机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学习内容偏重工具性,评价标准具有单一性。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改革思路 现状 对策
一、高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1.学习兴趣不足,学科边缘化。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但是部分高校重视不够,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高职语文课程,学科始终被边缘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他们更热衷于和他们就业和技能提升相关的专业课,这种“短视”导致学生对短期内很难显现效果、且因为对其长远发展奠基的中文课程不重视起来,学生的综合水平在呈现下降水平。写:错字连篇;读:难解深意;说:词不达意。语文的基础性和人文性功能被弱化,原来语文在某种程度上悄悄将文化基因植根于读懂它的国民体内,悄悄地润化心灵、启发心智、重塑人格、推动创新,我们应该拂去尘世功利的杂尘,重新认识它、重新回归它。
2.学习动机功利性强,学习内容工具性。在高职院校里,语文学习带有极强的功利性。从学习内容上看,课程演化成了《应用文写作》、《文秘基础》等名称,该课程指向了专业、就业、职业,计划、总结、求职信、述职报告等教学内容,被抽掉了语文中的文化基因,变得索然无趣,直奔结果的学习,不能如愿达到学习效果。本来以为学习些写作技巧、文秘基础就可以应付职场的工作需求,却小看了文学鲜活的生命力,一个没有文化体验和生命体验的灵魂怎么能在职场中生机勃勃、乘风破浪呢?语文不是简单地学习些技巧的课程,它是要将文化基因植根于内心、外化于行为、升华于创新的课程。
3.评价标准单一,课程建设针对性不强。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采用单一考试的方法,仍以笔试为主,考试内容书本化、考试方式机械化。以试卷成绩为主要依据考评,评价方式教条化,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停留在课本层面上,忽视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训练,缺乏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环节。课程设置种类单一,忽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课程设置断层明显,语文课程应该成为文化传承、个人成长、社会需要的有机桥梁,没有能立足于学生兴趣、能力、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差异进行教学内容的再整合,不能很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没能探索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理念,学生成为了学习活动的被动者,充分扮演着“袖手旁观”的角色,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就不能没有被唤醒,也就无法实现心灵的成长、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二、应对策略研究
1.提升认识,正确定位。高职语文要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生存发展,就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从教者和学习者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高职语文要为专业教育服务,但不能作为专业的附庸而存在,而是要立足职业,学以致用,使语文能力与职业能力和谐发展。强调高职学生的素质,高职语文教学应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立足专业和社会需求,以自身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包容性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发挥作用,让学生在使用语文工具的过程中获取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获得自我实现。
2.育人为先,博文厚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更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遵循,在高职语文的学习中获得生命体验,使之成为个性独立、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高职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高职语文应从调研企业需要和学生学习现状为起点,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而后从“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入手。听”和“读”是基础,而“说”和“写”是重点,开展专题训练,将“听、说、读、写”训练融入职场情境,实现技能训练与职业情景实现无缝对接,使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实践体验中获得感悟和提升。还需将“听、说、读、写”训练融入文化情境,这是学习更高层次的要求。如在进行某酒业公司推广策划方案设计中,就需将“酒”文化植入其中,进行文化传播和创新。
3.立足岗位,过程考核。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落实过程考核,使学生学在平时、考在平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考核从岗位工作流程出发,而不是从教材内容出发;设计考核内容,将期末终结性考核改为过程考核。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进行综合考量,如“求职信”的写作章节考核就设计成“完成模拟招聘会”的项目,学生需完成求职材料准备、招聘会策划、求职过程演绎等多个体验式任务才能过关。过程考核可分为平时作业、课堂发言记录、演讲、征文比赛等项目;也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口试、笔试、论文答辩等考核方式。在设计过程考核时,应从前期开展分层次教学入手,设计分层次考核内容,根据学生不同能力水平开展有针对性地考核。考核需横向比较,更应侧重学生自身纵向的成长和能力的提升,虽然在横向同学间成绩可能比较普通,但学生在自身学习成长中今天比昨天进步较大,也可以评为优秀。通过过程考核、分层次考核充分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潜能。
参考文献
[1]李静 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福建,福建教学研究,2006,12。
[2]李红卫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山西,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61-62。
论文作者:宋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学生论文; 高职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文化论文; 过程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