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经济制度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国人民长期而又艰苦的努力。今天我们还不能观察到和谐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根据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宗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与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目的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要按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来衡量和调整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经济制度和各项具体的方针政策,协调经济系统内部和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各种关系,明确追求各阶层、各方面、各地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经济和谐,作为努力的方向。
随着经济发展,增加最广大劳动者的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具体要求。实际上,改革开放20多年,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企业中的劳动者工资增长很慢,甚至各级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都得不到完全保障。劳动工资增长慢,扩大了资本包括外资的利益。有些地方政府以低劳动成本作为吸引外资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出口的增长,也抑制着劳动工资的增加。资本通过低工资,维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出口退税再次扩大了资本利益。有些企业无偿地污染环境甚至严重污染环境,进一步损害了劳动者利益,扩大了资本利益。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劳动工资得不到相应提高,必然出现收入分配的悬殊。悬殊的收入分配和对GDP的追求使投资增长非常容易, 而消费的扩大则非常难。如果我们不加深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认识,仍然以追求GDP的增长作为目标,甚至以出口增长作为目标,那么我们始终无法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只有把增加人民消费作为生产目的,国内需求才能扩大,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不能忽视资本和劳动关系的和谐,要使资本和劳动都能得到相应的利益,而且维护和扩大劳动者的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维护资本的合法权益只是维护和扩大劳动者权益的手段。这应该成为一种基本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
本文不能系统描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制度的全部内容,只是根据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存在的不和谐现象,探讨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推进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一)城乡统一的市场经济制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乡采取了不同的管理体制,在城市中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而在农村则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形成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和农村的居民生产生活分别处于不同的经济制度下。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越来越明确——如果不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城乡统一的市场经济制度,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甚至可以说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都是很勉强的。因此,一个基本的发展方向是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经济制度,使所有社会成员处在相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中,创造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在公平、公正的制度规则下充分发挥个人潜力获取个人利益的环境与条件。
在农村建成市场经济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目前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统筹城乡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形成城乡统一市场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改革目前的户籍制度,使城乡居民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同等的地位,使全社会具有顺畅的流动机制。
(二)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各个阶层各方面群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制度保证。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确保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既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社会保险首先要解决好企业职工参保与缴费问题。无论什么企业,都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如果一部分企业不给职工投保或只给少数企业骨干投保,既使企业经营条件不公平,也使一部分职工的权益受到损害。必须加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建立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改进和完善社会保险统筹调剂制度,创造条件逐步提高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促进就业与政府救济的联动机制;积极研究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实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通过建立社会救助机制,发展慈善事业,调动各种民间资源,弥补现行制度安排的缺漏。要增加对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和贫困地区社会救济的投入,缓解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实际困难。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推动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和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办理医疗保险业务。切实解决好困难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制度。同时,建设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
(三)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制度要充分体现党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宗旨,确保工人农民享受到改革和建设的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资源配置领域,要进一步明确按要素分配,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都得到合理回报。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确定公务员的收入标准,要参照本地区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增长、 当地企事业单位员工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既要扩大开支,提高满足广大群众共同需要的水平和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又要强调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当前要特别重视形成有效的收入调节机制,协调各地区、各方面、各层次、各行业的利益关系。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一是,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二是,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三是,取消农民缴费,在农村和城市实行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四是,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五是,规范分配行为,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严厉惩罚贪污、受贿、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牟取暴利等犯罪行为。六是,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七是,严格执行《劳动法》,依法调整劳资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八是,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四)机会公平的劳动就业制度
扩大就业是扩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手段。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需要一定的过程和足够的资本与人才等。在这个过程中,要确立产业结构升级和争取吸纳更多劳动力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同时注重劳动力密集产业中企业的发展。要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要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必须努力创造就业公平的社会环境。城乡统筹就业的方针是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环节之一,要巩固和扩大城乡就业统筹已经取得的成效。要加强劳动者就业培训,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点,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采取多种途径培训农村劳动力。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强化技能培训,从根本上优化劳动力结构。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校要根据就业市场的实际调整专业设置、招生人数以及专业知识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适当增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特别要重视给予来自农村和来自城市的劳动者同等待遇,承认和肯定外来劳工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贡献,切实保障外来劳工合法权益。必须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就业管理体系,让他们享有企业职工应该享有的基本待遇。
(五)职能明确的公共财政制度
健全的公共财政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要研究各级财政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改变传统财政观念,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为行使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职能提供财政保障,不要把社会公共职能转嫁给基层和企业。上级财政收入增长快是因为上级占有了优势资源,在行使公共职能中应该发挥最主要的作用。同时要扭转财力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地方和基层的财政困难。要鼓励和支持地方与基层经济的发展,扩大地方和基层财力。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公共职能。财政的教育投入重点应向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和农村倾斜。不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困难家庭和普通家庭,都要普遍实行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公共财政负有一定的责任,财政经费应解决社会基本保障部分,维持群众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社会管理是社会公共职能,困难地区的社会管理职能应由公共财政统筹解决经费。解决伤残复退军人的待遇是全社会应承担的责任,也不能转嫁给企业或地方。各种社会公共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都不仅仅是地方或者基层的职责,它们的费用也应该由公共财政统筹解决,同时应该制定合理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来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强调经济系统内部的协调,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实现经济系统内部协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协调包括丰富的内涵,比如生产与消费的协调,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协调等等。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当前实际,特别应该重视的是如下几个方面。
1.加快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措施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特别重视城乡产业衔接,使各种农副产品进入现代工业经济和市场经济系统,加强产业指导并提供科技服务,帮助农民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从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使农村和城市连接起来。同时要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包括在本地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继续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城乡统筹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2.发展区域经济,统筹区域发展。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之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区域协调机制,具体内容包括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解决欠发达地区属于全局性质的公共管理职能所需的经费,加快欠发达地区公共设施建设,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衔接和市场衔接,促进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强力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振兴,对欠发达地区给予可能的政策优惠,形成激励机制,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3.提高国际竞争力,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要根据国内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进出口经济政策。不能长久地依赖低工资和不计环境与资源代价维持出口竞争力。
(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
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而且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客观上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成为了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相处还涉及社会公平与正义;另一方面,我国在环境问题上也已存在城乡、区域和阶层的不公平。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上世纪后期,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相应的行动计划。我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积极参与有关国际公约,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必须持久不懈地坚持这方面努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是人口、资源、环境战略的统一,以及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
从人口战略的角度看,要确保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把人口数量的增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人口战略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地区发展、生产力布局等战略相互协调;充分开发我国最丰富的人力资源,杜绝人才浪费。在资源战略上,要强调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选择,尽量利用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节省非再生资源的开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必须保证开发和再生之间达到合理的平衡,科学把握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把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尽力维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创新形成新的资源基础和资源结构。在环境战略方面,要把环境治理、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作为发展经济的目标和任务。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一切可能的污染,要与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保持平衡,防止环境质量的恶化;要治理以往造成的污染,帮助环境的恢复;还要加强环境建设,使自然地不适应或者不怎么适应人类生存的环境得到改善。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没有在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根据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5%,能源消耗总量却增长了15.2%。 如果不改变这种增长方式,经济增长难以为继。所以,首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文明发展之路。其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市场化与工业化同时并举,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强调在后发地区要坚持效率高、耗费少的集约化道路,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②。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从投资型增长转变为技术型增长,由增加要素投入转向提高要素效率,必须强调建立创新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经济效率。要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使之适应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③。
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以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保护环境为基本特征,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清洁化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在循环生产过程中,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废弃物经过再生资源环节而进入于再生产。
(三)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
随着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的加深,在强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要通过科技创新与调整产业结构等,改变社会经济的资源基础。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发展文化经济。文化经济强调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当然包括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其中自然包括信息技术;也包括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科学和管理技术。同时,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伦理道德等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们在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和经过人类劳动生产的各种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但是文化资源的利用可以改变各种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性质,改变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结构和被利用的目的和方式,改变它们的利用效果。同时,文化资源在许多情况下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可以在生产和经济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因而使文化资源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替代部分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减少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文化资源本身具有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不同的特点。首先,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以及今天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可以作为资源来开发和利用的极其丰富,至少我们现在根本看不到它被利用的极限;当一种文化产品生产出来作为资源的时候,在现代电子计算机网络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扩大其产量的边际成本几乎等于零。其次,对于许多自然资源物质资源而言,开发一点利用一点,就会少一点,最终甚至达到枯竭的地步;文化资源则相反,开发和利用得越多,文化资源的量会增加,质会提高。第三,对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来说,当一个经济主体利用了它们时,其他的经济主体就不能再利用了。文化资源并不是这样,各种各样有用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管理理论和方法,各种信息以及经验等等,都不具有使用上的排他性。第四,文化资源被利用,不会造成自然和生态的破坏。所有这些,使文化经济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可以看出,在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中,经济与文化协调会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作为思想观念的文化其中包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对于整个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资源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具体说来,现代文化经济体现在如下六个基本的层面:(1)文化产业的发展;(2)文化产业以外各行各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3)由公共财政支持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4)作为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文化资源的作用;(5)宏观经济管理、决策和调控中文化资源的运用;(6)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管理体制及其完善。 前四个层面主要表现出文化生产力,同时也表现出生产关系的作用;后两个层面则表现出文化作为生产关系及其作用。
(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协调
现在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管理职能、管理方式和方法都与计划经济时代具有本质的区别。在20多年重点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管理体制的触动不大,形成了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实际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统筹,把社会建设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改革发展问题,放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着重解决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加强社会公共资源管理等任务,保证政府本身的经济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相协调。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工作的好坏是社会和谐程度的标准之一。自由市场的缺陷需要政府职能来弥补,不和谐的社会现象需要政府及其机构来消除。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要求,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的政策法规,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要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通过发展社会事业扩大政府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就业服务、教育服务、法律服务、税收服务、计划生育服务以及其他管理服务的功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应减少向营利性项目的投资,并且不再直接经营企业,把工作重点转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发展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重视环境治理,扩大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公共产品的供给。
要强化政府的管理功能。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部门应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理顺相互之间关系,其经费应由财政解决,不能通过向管理对象收费来解决。要切实发挥城乡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要建立民主决策的各项制度,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提高决策水平。在政策制定上加强与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在重大社会改革措施出台前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重大社会发展规划、招标结果向社会公示,有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开展公开讨论,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社情民意分析机制和专家决策咨询、公众参与机制。要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要扩大政府的社会协调作用和社会资源整合作用。积极扶植和促进各种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发展;整合各种社会基金、社会慈善机构、宗教和民族工作者的力量,形成整合平衡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和谐社会出力。
2.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经济制度,和谐社会的社会管理制度也必须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各种社会组织是联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能够发挥良好的协调作用。要允许、鼓励和支持工会、妇联、商会、同业公会、行业协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环境保护组织等各种社会团体的建立健全。要使农民、农民工、拆迁户以及其他各种群体能够平等地面对强势的权力和资本,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政府应创造宽松的制度条件,允许他们依法建立自己的组织,并对它们给予支持、引导和管理,使它们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重视广大公民个人的作用,形成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社会成员应该成为模范的公民,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提供机会与条件,吸收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这是现代社会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使政府官员、政策实施对象中各利益群体的法人和有关专家共同参与多元化决策过程。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统计
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统计、考核和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对于各种社会主体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非常重视GDP的增长,但是以往GDP的衡量方法和计算的范围有较大的片面性,主要的缺陷是忽视经济增长中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因此,要改变、调整社会经济统计和评价的方法与指标,建立和完善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要求的社会经济评价体系和统计指标。在经济统计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目的,综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考虑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各方面特征,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一套包含经济增长、资源消耗、环境质量和人民福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引领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对经济增长的效益和成本,要按照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标准来考虑和计算。
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要对生产发展引起的环境代价和治理环境的成本有充分科学的分析与衡量,把环境成本纳入到各项经济指标分析、考核、评价和决策中。同时要把环境保护责任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国外有学者提出要建立国民收入环境平衡表。为了保持环境公平,必须强调多方面的责任。国家的责任是在国民收入账户中确定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指标。这个责任通过国家的环境调节,落实到各行业各企业和市场。环境调节的效果通过环境平衡表上的资产和负债表现出来。通过从全球到国家到企业的多层次环境平衡表,表达出一个完整的责任体系④。这样的考虑值得我们参考⑤。
注释:
① 我们今天研究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与学说史上研究和谐经济有较大的区别。比如,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师夏在《经济和谐》中认为,通过自由贸易可以实现经济和谐,属于肯定市场经济制度的范畴。我们今天不仅要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制度,而且要坚持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探讨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同时要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统筹与协调。
② 参见人民日报理论部:《党员干部关注的14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五章,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③ 参见李连仲主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第七章,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④ Vernon P Dorweiler、Mehenna Yakhou:A Perspective on the Environment's Balance Sheet,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Cambridge,Hollywood:Sep 2004.
⑤ 本文写作参考了作者参与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谐广东课题组完成的《构建和谐广东的研究》。
标签:社会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保险职能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