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居住要求与日俱增。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房屋建筑规模相应扩大,桩基础应用频次相应增多。由于桩基础施工技术关系到房屋质量,因此应全面总结施工技术问题,并提出问题处理的有效方法,以此提升房屋建筑物质量,为同行提供桩基础施工方面的经验。
关键词: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房屋建筑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一直以来受到高度关注。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说,其基础施工至关重要,只有桩基础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顺利开展后续的施工,进而增大工程施工的安全系数,维护施工人员以及居民的人身安全。
1桩基础技术的特点分析
桩基础,由桩基础与其余部分链接形成的承台组成,将桩身彻底埋入到地基下部,承台底部与地面有效接触,该结构类型被称为低承台桩基,若将桩基础的上半部分露出地面,承台的底部位于地上,该结构被称作高承台桩基。现阶段,桩基础技术在一些超高层建筑项目中应用效果较好,尤其是地上部分质量不过关、地基深度比较小的工程项目。桩基础技术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能够保证工程项目地基的持力层承载力得到更好提升,能够完全承载大部分高层建筑工程上部竖向荷载,独立的竖向桩基具有特别强的刚性,由于桩基础的强度加好,建筑地基不会轻易出现大面积沉降,使得建筑工程结构更为稳固、可靠。第二,桩基柱体能够顺利穿过液状软质基层,并有效固定于基岩表层,如果出现地质灾害,地基上部的土层会发生沉降,沉降方式较为自然,但是,位于土层下部的桩基础,其抗压性较强,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土层下部桩基础不会轻易的从土层中拔出,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更好提升,有效避免建筑工程出现大面积的坍塌与变形。第三,桩基础中独立柱具有较强刚度,能够有效抵抗因为外界自然灾害而引发的水平荷载与力矩荷载,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抗震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2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2.1施工控制
①细致检查原材料质量。分析各类原材料质量,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质量检验,对于水泥材料,有序完成抗压性、凝结时间、抗折强度等方面的试验;对于砂石材料,检验其含水量、级配等内容;对于商品混凝土,参照现场地质条件,具体确定其水灰比。②加强施工阶段监督。钻孔操作执行时,应合理确定基础桩高度以及位置,针对孔径大小、深度等参数。一般情况下,根据勘察报告进行过程监督。一旦遇到复杂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钻孔行为,尽可能提高设计承载力,满足规范及相关要求。③检查钢筋笼焊接效果、质量、搭接完整性,事宜钢筋长度为5.5m,钢筋连接期间,坚持错开原则,并且保持轴心一致性。④加强旁站管理。混凝土灌注之前,应检查泥浆性能,以及沉渣情况,必要时清洁孔径,大大提高混凝土抗离析能力,从整体上提升混凝土质量。此外,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以免钢筋笼上下浮动。
2.2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1)全面探究工程地形。我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故而在正式施工前必须要求详细探究施工当地的地质情况。在开始桩基础施工前,必须了解到影响其打桩的因素较多,比如,地下水水位、土质情况以及土壤的具体成分等。又因为桩基础的类型多样,若施工人员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将无法准确开展该项施工,最后影响工程质量。(2)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在桩基础施工开始前,不仅要掌握其施工环境,具体的施工方案也应不断斟酌改动,只有施工方案做到精准高效,后续的桩基础施工才能顺利进行。(3)精准计算载荷量。精准计算出单桩载荷量,之后再开展桩位的设计工作。该环节可加强建筑桩基的安全稳定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
为了保证桩基础技术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施工单位要提前制定好施工计划,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查,结合该地区的周围环境与水质条件,包括土壤疏松度等,进行全面分析,对原有的施工计划进行改进,保证桩基础施工技术得到更好运用。常见的灌注桩有沉管灌注桩、挖孔桩与钻孔灌注桩三种,这三种灌注桩施工流程完全不同。在灌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要认真观察桩基强度,防止出现断桩现象,并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避免堵管、埋管现象的出现。沉管桩采用锤击沉桩方法进行施工,运用锤击力实施沉管开孔,沉管桩的施工流程更为方便,成本也比较低。但是,因为沉管灌注桩的桩体截面积比较小,桩身很容易发生断裂,故在实际施工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管内混凝土含量,在拔管时,要缓慢进行。挖孔桩采用的挖孔方式分为两种,分别是人工挖孔与机械挖孔,如果采用人工挖孔方式进行挖孔,要提前做好防护,并结合桩孔四周环境特点,加强防护,防止坠落现象的出现。在浇灌与喷射混凝土时,要保证其能够形成一层比较完整的护壁,待达到一定的挖掘深度之后,可以适当扩大桩孔,做好钢筋安装工作。在运用钻孔桩施工工艺时,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打孔埋桩作业,打孔时,要将孔洞内部的泥土与杂物彻底清理干净,清理干净之后,才能够放入钢筋笼,开展混凝土灌注。
2.4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这一技术合理控制预制桩埋深,技术应用期间,为了避免破坏土层结构、产生水压力,保持技术应用的连续性。该技术具有噪音小、质量高、施工便捷、振动幅度小、易操作等优点,进而在房屋建筑施工活动中大范围使用,最终能够起到施工成本降低的作用。
2.5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利用预制桩实施打孔期间,主要的打孔方法有射水沉桩、静力压桩、锤击沉桩以及振动沉桩。又因为该施工技术会对周围的土质产生一定的破坏,所以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分析施工场地的布局情况,尽量减少该施工对周边土质的影响。而之所以在土建施工中利用预制桩施工技术,主要是因为该技术可以选取同实际工程相适应的管桩,大大减少材料的浪费现象。而且该预制桩融合了混凝土桩和钢桩,其载荷能力较强,可以承载建筑物的重量,减少沉降或倒塌等情况的发生。
2.6复合地基法
以桩土共同作用的基础原则,适当调整地基效果,使地基增加承载力,分担面对荷载时桩基的承载力。做换土地在承基台下面。施工桩基承台时,将需要一定面积和深度的土进行挖除,以砂石分层夯填,再在桩基上或人工地基进行承台的施工。增设一些水泥土桩在桩间。未达到相应要求的桩承载力时,桩间土中进行水泥干喷,利用水泥土桩复合形成地基。
2.7振动沉桩施工技术
这项技术借助振动垂直力巩固地基土层,由于振动时间较长,进而技术应用效果能够满足预期需求。但振动沉桩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首先轻度锤击,紧接着连续锤击,待锤击操作达到深度要求后,即刻停止锤击运动。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单位实践桩基础施工方式时,应在技术问题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施工控制、制定处理措施、应用相关技术等处理方法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取得房屋建筑物质量优化的良好效果。这不仅能够扩大桩基础施工方式应用范围,而且还能深化建筑行业改革,推动房屋建筑工作顺利进行。这对房屋建筑事业良性发展、房屋建筑项目经济效益增加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孙鹏.建筑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J].门窗,2014(05):79+83.
[2]代鹏飞,丁世钊.房屋建筑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4(03):90+92.
[3]林跃杰.分析房屋建筑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3):19~20.
[4]唐喜,陈琪,孟江龙.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
论文作者:李和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桩基础论文; 桩基论文; 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土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