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钱学森的第六次工业革命思想_钱学森论文

论钱学森的第六次工业革命思想_钱学森论文

论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革命论文,第六次论文,思想论文,钱学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12X(2006)—05—0012(03)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人们更多地熟悉的是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时,为创建和发展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并于1991年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和一级英模奖章。但并不十分了解钱学森是我国最早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学者。事实上,钱学森早在20多年前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对他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一系列具体建议作出了安排部署。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对我国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第六次产业革命论断的开拓者、原创者钱学森

2001年10月,在钱学森90寿辰到来之前,由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刘恕和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将军编辑,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收录了钱学森从1983年到1999年16年间的通信186封和一部分文章,展示了钱学森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述。编辑者在该书的《前言》中明确写了这样的话:“钱学森同志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述,集中地反映在他的演讲、学术报告和论文之中,散见于通信中的这些简要文字。”

钱学森对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提出,最早见于1984年5月10日他给吕宗耀的信中。钱学森在信中明确地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五次产业革命做出了划分,不仅强调了当时并没有被社会各界广泛重视的第五次产业革命——信息产业革命,而且对前五次产业革命作出了内容和年代上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断。①

1984年底,钱学森应中国农业科学院邀请,在中国农科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会议上所作的学术报告后整理成文在一些刊物上公开发表,形成了《建立农业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林业、草业和沙业》的论文。这篇论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他对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

钱学森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跨度上,将当时已经出现的以信息产业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界定为第五次产业革命,提出“第五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就是信息问题”,“我们不但要迎接第五次产业革命,而且要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补课”,“要预见到第六次产业革命”。在这篇文章中,他除了分析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社会革命和产业革命之外,最关键、最重要的是他深入透彻地说清了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得以成立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将人类有史以来已经发生的产业革命划分为五次,并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将要迎接第六次产业革命;二是明确界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就是生物技术。他甚至非常明确地说:“科学研究中的又一大课题是发展新技术革命的生物工程技术,如细胞工程、酶工程、遗传工程等”。②

1992年11月25日,钱学森在给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的信中更为明确地呼吁:“我们面临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21世纪初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生产技术引起的生产力大发展,从而引起一场经济结构的大变化,最后导致社会结构的飞跃。……第五次产业革命是世界正在进入发展的又一次产业革命,信息革命,是由电子技术引起的。这在我国已经引起重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竞争,第五次产业革命必将在今后开展起来。我认为社会主义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我们是以历史唯物主义武装起来的,我们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有远见之明,看到21世纪,看到建党100周年!所以我们要注意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看到由此引起的又一次产业革命——第六次产业革命。我们要为社会主义中国搞第六次产业革命作准备。”③

1994年第4期《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载的钱学敏的文章:《钱学森的哲学探索》,对钱学森提出的人类历史上将出现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文章说,钱学森认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即将来到,是由生物科学技术飞跃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大变革。在21世纪相继到来的第七次产业革命,将是以人体科学为主导,带动各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1996年出版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第160页上,钱学森将他提出的第六次和第七次产业革命也写了进去,认为这是自己的重要学术成就。

总之,在中国,钱学森是提出在21世纪第六次产业革命和第七次产业革命即将到来的开拓者、原创者。钱学森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断,对推动我国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钱学森界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生物技术

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论断一开始就明确为“是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所引发的大农业革命。”是主要“以太阳光为能源,利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以及菌物)和水与大气,通过农、林、草、畜、禽、菌、渔、工、贸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革命。”它的“主战场不是在比较富裕的大城市,而在比较贫困的田野、山林、草原、海疆和沙漠”。他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就是要建立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把所有的科学技术都用在生产上,靠高度的科学技术的生产。”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时,一开始就意识到其特点是综合性、系统性、复杂性。因此,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重点是生态农业、海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

在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断发表后,钱学森的同事、学生、秘书以及很多后来者都对第六次产业革命发表了很多文章和著作,不断阐述和完善钱学森的论断,论证了生物技术是钱学森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并围绕生态平衡、生命科学、遗传基因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把生物技术革命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在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后20年,2002年第2期的《中国科技论坛》发表了邓心安的论文:《生物经济时代与新型农业体系》,明确对生物经济(Bio-economy)进行了定义。他指出“不同的经济时代的生命周期是相互交织更替的。”他认为,“我们正在进入生物经济的第二阶段,即成长阶段。”

在这个时期,国外也已经逐渐将生物科技产业定义为农业生物科技、医疗保健、新材料和化学与环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2年美国的理查德·W·奥利弗写的:《即将到来的生物科技时代:全面提示生物物质时代的新经济法则》一书(美国麦科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2002年出版)。他在导读中就明确说:“就规模与范围而言,生物物质经济将与以往的经济形态大相径庭。它成长更快速、更全球化,更具普遍性,也比以往任何经济形态更强大,甚至超过信息时代。”“生物物质科技亦将挑战我们对生命的根本定义。”2002年4月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了封展旗和杨同卫编著的《第四次浪潮:生物经济》,明确地阐述了生物技术在农业、制药、芯片、能源、环保、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为一个全新的、改变人类自身生命存在的生物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应该说,站在巨人的肩上,近20多年来,对于生物技术革命及其在新世纪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有了更卓越的研究。

三、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论断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广泛认同性

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战略性,在于他所强调的生物技术革命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在整个人类生存所涉及到的领域,他都涉及到了。他很早就看到海洋状态变化、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沙区生态环境恶化不仅现在,而且将来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普遍问题。所以,他特别强调生态农业、海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沙产业。这些正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建立创新型国家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的前瞻性,在于他提出的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大农业革命的思想,这对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科技革命的推动,如:运用基因工程把农作物的许多优秀品质,如将高产、优质、抗逆甚至固氮等性状集合起来,从而获得高产量与高品质的“超级作物”新品种。运用生物工程创造的转基因作物和农畜新资源产品,将以其高产、低耗、高抗性、不污染环境而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科学研究中的又一大课题是发展新技术革命的生物工程技术,如细胞工程、酶工程、遗传工程等,为农业型的产业服务,大大提高生物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对生产有用的生物功能,以至创造新的生物。”“一方面充分利用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另一方面又利用现代工业生物技术,把全部现代科学技术、新的技术革命的成果,全部用上。不但生产技术现代化,而且生产过程组织严密,各道工序配合紧密,是流水线式的生产。”④

钱学森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广泛认同性,首先在于他率先提出的不仅是一般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现实问题。在《钱学森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中,有他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科技管理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领导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很多都转化成了政府的行为。现在包括国家和省正在进行的许多关于生物技术的试点,很多都是由钱学森、他的同事和一批志同道合的科学家直接提出和倡导的。其次在于导致了人们对生物技术的广泛兴趣和多次大规模的讨论。在这些学者里面,生物技术的内涵已经是大生物的概念。2000年第4期上海出版的《经济展望》杂志就发表了一组关于生物产业、生物工程是新世纪发展动力的文章。其中提出:“新的文明已经悄悄开始,一场划时代、影响21世纪的新文明正在全球展开,这就是生物文明——主宰21世纪的文明。已有的信息文明将在未来20年内结束辉煌,完成人类交流、沟通完善的使命,使人与人的交往不再受制于时空的限制。”“在已有的文明基础上,人类的生存已不再成为首要问题,接下来,人类开始享受生活,并把目光转向了人自身。休闲、保健、延年益寿成为人类生活的主题,人们开始对生命的不息提出要求”。这篇文章还明确地提出,“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进展也不可谓不大,在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克隆技术等方面均有领先技术。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的来源及企业的创新机制上。”“生物技术继电脑网络之后成为社会投资的又一热点。正如21世纪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将或多或少与转基因沾点边那样,我们将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投资都是根据生物技术、围绕生命科学进行的——从以转基因技术生产食品和药物,到开发能自动感知环境并调节温度的服饰,到组装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交通工具,再到未来新兴的生态服务业。生产要素向生物领域的集中,也许是生物技术对生产方式的影响中最具标志性的显著特征。”这些,从思想上已经提示着我们在新世纪一开始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我国的产业经济正在全面提升,产业经济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革命的出现带来的产业结构的飞跃。在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科技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推动着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影响着我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变化,带动着我国产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完全可以预期,我国的经济、社会、科技的变革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注释:

①刘恕,涂元季编:《钱学森论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②③刘恕,涂元季编:《钱学森论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239、107~108页。

④刘恕,涂元季编:《钱学森论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239页。

标签:;  ;  ;  ;  

论钱学森的第六次工业革命思想_钱学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