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视角下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动性论文,视角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流动性过剩”现象及其对我国经济、金融影响的日益显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国家政策层面,人民银行多次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对冲过多的流动性,其频率和幅度创下了历史新高。2007年3月流动性过剩问题更是首次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在理论界和实务界,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流动性过剩问题就已经成为讨论的焦点,已有文献从流动性过剩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其影响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以往诸多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选取了风险这一独特的视角,分别从宏观金融稳定层面和微观银行风险管理层面,对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了探讨。风险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十分常见的现象,更是现代经济、金融安全和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因而基于风险视角对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探讨,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和外延
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的难易程度,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往往代表了整个经济、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状况。根据英国Macdonald and Evans 公司出版的《经济与商业辞典》,“流动性过剩”指银行自愿或被迫持有的“流动性”超过健全的银行业准则所要求的通常水平。我国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供应量持续高速增长
当前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正常的货币发行,一是因为购买增加的外汇储备而投放的本币,即外汇占款。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多年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以及2002年下半年以来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引发的大量境外套利资金内流,导致我国外汇储备持续上涨。2006年2月,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而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多增1983亿美元,已超过2006年全年新增外汇储备1610亿美元。在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导致外汇占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货币供应量随之迅速增长。2000年到2006年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3%和16.5%。2006年底,M[,1]和M[,2]的存量分别达到12.9万亿和34.6万亿,同比分别增长了16.9%和17.5%。2007年前三季度M[,2]增长已连续3个月高出16%的警戒线2个百分点以上,9月末余额为39.31万亿元,同比增长18.45%;M[,1]余额为14.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07%。
2.金融机构的存贷差额不断扩大
1995年开始,我国银行体系出现了存差,此后存差持续不断扩大,我们从银行存贷差的趋势图(附图)上,可以看出1995年后的各个年份存差均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增长,其中1999年银行存差突破了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870.8亿元;继2005年银行存差达到了最高增幅2.9万亿元之后,2006年银行存差突破了11万亿元,达到了110148.83亿元,而截止2007年三季度末,存差已经增长到124010.87亿元。
附图 1993年—2007年三季度金融机构存差增长情况
原始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www.pbc.gov.cn,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
3.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高居不下
由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反映了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的宽松状况,因此它是判断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流动性过多,金融机构只能将其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200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存款准备金利率制度,对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分别计息,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仍为1.89%,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则降为1.62%。2005年3月,人民银行再次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0.63个百分点,由年利率1.62%下调到0.99%。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改变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的增长趋势。2000年到2004年,全国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4000亿元增加到12650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2.9%。截至2005年和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率分别为4.17%和4.8%。2007年6月末,在人民银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率仍达到了3%。
二、从宏观风险层面考察流动性过剩问题
1.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资产价格泡沫隐患
众所周知,资本具有逐利的天然本性,我国银行体系聚集着大量的流动性,在利润的驱动下,银行信贷投放规模逐年扩大。2006年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额为3.18万亿元,2007年1至9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3.36万亿元,已超过2006年全年新增贷款总额。与此同时,大量充裕的资金流入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造成了我国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在政府部门自2005年开始明显加大对房地产行业调控力度的情况下,全国各地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的态势并未改变,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前5个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2006年全年沪深两市股指分别增长了130%和132%,2007年股指仍然强劲上扬,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国际经验表明,在流动性过剩的经济环境中,极易出现大量资金追逐基础资源、房地产和各种金融资产的情况,资产价格被高估并产生泡沫,在资产泡沫破灭后,很有可能带来经济衰退甚至金融危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在强烈的日元升值预期下,大量外部资金迅速涌入,充裕的资金也注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造成了资产价值严重高估。日元在“广场协议”后大幅升值,原先谋取汇率升值利益的外部资金迅速撤离后,日本的资产在短期内大幅缩水,日本经济由此陷入了长达十年萧条中。目前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正是资产价格泡沫最容易产生的时候,近年来金融体系中过剩的流动性,是推动我国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力量,流动性过剩如果持续下去,资产泡沫的隐患就难以消除。
2.流动性过剩造成了通货膨胀压力
一般来说,市场供求关系和货币供应量是决定物价波动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在货币供应量可控的条件下,传统通胀大多是由供求关系紧张引发的。例如由总需求推动和成本拉动形成的通货膨胀。但是,近年来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改变了传统的通胀模式,形成了因流动性过剩改变了市场供求关系,进而引发商品价格上涨的新特点。除了以上提到的对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之外,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还造成了整个经济的通货膨胀压力。2006年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为1.5%,其中各季分别上涨1.2%、1.4%、1.3%和2.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0%;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继续扩大,受粮食、肉禽蛋等食品价格较快上涨的影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季度上涨2.7%,第二季度上涨3.6%,总体呈逐步上涨趋势。
三、从银行风险层面考察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对于宏观层面而言,基于银行风险层面的研究,可以体现出造成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微观基础,以及流动性过剩对银行微观主体的具体影响。流动性过剩问题与银行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银行风险管理意识和要求的变迁影响了其流动性状况;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暴露程度,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下面我们来具体阐述银行风险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1.银行风险管理的加强对银行业流动性状况的影响
1995年,我国颁布了银行业的基本大法《商业银行法》,以此为标志,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开始步入了商业化、法制化的轨道,风险管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金融体制改革、银行业全面改革开放的深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外部监管要求和自身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加强,这些因素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银行对经营行为和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过程中,银行的流动性状况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执行的是信贷计划,发放的贷款远远高于吸收的存款,银行长期处于贷差状态,以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来维持其流动性和支付能力。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其中“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在法定存贷比的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注重维持足够的流动性,重视经营的稳健性而不再超负荷经营。
《商业银行法》同时还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并于次年颁布了《商业银行资产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对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针对之后出现的实际操作中资本监管标准“软约束”的问题,2004年3月,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明确了不低于8%的资本充足率和2007年1月1日达标的期限。随着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日益规范和严格,商业银行在资本来源渠道有限的情况下,更多地要靠降低风险资产,更确切地说是依靠控制贷款的发放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其结果是银行高风险、高收益资产规模的下降,低风险、低收益资产规模的扩大。
另外一个对银行流动性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的措施是对不良贷款的剥离和核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同年11月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将13939亿元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剥离完成;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又一次明确提出“切实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是当前银行工作的重点;2003年底开始到2005年末,在对中、建、工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共剥离和核销三行总计13383亿元的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剥离与核销的结果是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调整,贷款余额下降但并不影响负债方存款余额,因此会相应扩大银行存差。
2.流动性过剩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流动性过剩增加了银行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的暴露程度,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对信用风险来说,过剩的流动性必然会刺激银行的放贷冲动,造成银行贷款规模的异常膨胀。而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将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走高,而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和成效的显现,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的经营会受到影响,其信用风险将会增加。除此而外,在流动性过剩压力下,过多的资本追逐过少的项目,必然会导致银行业过度竞争,盲目追逐大客户、大项目,竞相降低贷款条件和下浮贷款利率以获取优质贷款客户和贷款项目,使得潜在的信用风险不断积累和扩张。与此同时,直接融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崛起,进一步造成了银行信贷行为的扭曲,由于进入直接融资市场的企业大多是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变使得银行失去了部分优良的贷款对象,银行不得不考虑向风险更大的企业和项目贷款,但又缺乏理性评估及对它们进行科学合理定价的能力,由此带来的信用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流动性过剩对银行利率风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剧了商业银行存贷款的期限错配,加大了存贷款业务的利率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业务中,存贷款始终占据相当的比重,因此这类业务的利率风险是整个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负债短期化和资产长期化矛盾突出,期限错配明显,而且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投资冲动引起的中长期贷款刚性增长趋势使得银行调整期限错配面临刚性约束。二是加剧了银行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业务的利率风险。银行流动性出现过剩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资金涌入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导致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大量央行票据和债券的收益率低下,如果将来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则这部分资产的收益会出现不足以弥补其资金成本的情况,给银行收益带来损失;如果未来市场利率上升,则前期购入的这些证券类资产的市场价值将呈下降趋势,银行就会面临持有证券机会成本高,而低价抛售则又遭受损失的两难境地。
除了上述影响以外,流动性过剩还会引起其他的风险隐患,比如在流动性压力和当前股票市场的“井喷”行情下,银行业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违规流入股市,如一些企业通过虚拟贷款用途或干脆挪用的方法,使得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一些银行发放“无抵押、无担保、无指定用途”的所谓高端类的“三无”个人信贷,为部分个人消费信贷流入股市创造了便利。这些违规行为无疑加剧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和潜在的信用风险。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银行目前普遍面临的流动性过剩,并不意味着银行没有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问题,长期以来,政府信誉对银行的支撑使得存款人和银行普遍缺乏流动性风险的意识,更缺乏管理流动性风险的经验和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日趋短期化,而资产结构趋向长期化,流动性风险实际上是在不断积累,虽然在流动性过剩时,这种风险会被掩盖起来,但当流动性状况发生逆转时,这种风险就会显现出来并对银行安全造成威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流动性过剩不仅会加剧银行业的风险暴露,使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加大,还会影响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和金融安全的隐患。造成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因素十分复杂,既有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储备增加以及商业银行经营方面的原因,也有金融市场不完善、经济结构失衡等因素。另外,当前我国的流动性过剩还呈现出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并存的特点。以上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况决定了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除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外,2006年人民银行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共1.5个百分点,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2007年更是已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4个百分点,五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些举措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些频繁出台的政策更多地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仅仅凭借货币当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手段来收缩流动性,是治标而不治本的,不仅政策实施效果有限,操作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
流动性过剩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扩大内需、解决国际收支失衡、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以及银行业经营转型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我国政府部门、金融监管当局、金融机构等主体的多方协作。从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缓解流动性过剩要以“疏”为主,比如通过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金融产品供给的种类和规模,疏导流动性进入包括中小板、创业板及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适当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改革结售汇制度,逐步实现由“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的转变,疏通国内流动性向国际市场回流的通道等。由于我国面临的流动性过剩根源于经济体系的内生性矛盾,因而在采取多种形式的手段疏导过剩流动性的同时,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失衡,储蓄——投资结构不合理,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等问题,才是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难题的根本出路。在治理流动性过剩的系统工程中,商业银行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关注宏观调控走势,保持贷款合理均衡增长、拓宽信贷领域,提高风险定价能力,以及加快金融创新,提高资产负债主动管理能力等方面着手,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应对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风险。
标签:流动性过剩论文; 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论文; 资产流动性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论文; 金融论文; 管理风险论文; 存款准备金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流动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