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广西大学文学院 广西 530004
摘要:“仁”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从孔子开始,道德层面的“仁”开始上升到哲学和政治层面,成为君子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在《论语》中,孔子对“仁”之内涵以及如何在实践层面践行“仁”,如何最终成为“仁人”做出界定。
关键字:孔子、仁学、论语
孔子的“仁”学思想在道德层面的主要表现就是“爱人”。“爱人”首先源于“爱亲”。 袁盎在论殷周制度时说:“殷道亲亲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质,质法天,亲其所亲,故立弟。周道文,文者法弟,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故立长子。”[ [西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在宗法制的社会,政治秩序起源于血缘传承。所有的社会规范,都是从亲情开始的。“孝悌”是孔子“仁德”思想最基本、最首要的要求,是绝对不可以质疑的。正如《论语·学而篇》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所以,当樊迟否定“三年之丧,期已久矣”(《论语·阳货篇》),叶公提出“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论语·子路篇》的观点时,都被孔子予以否定了。
《论语·学而篇》孔子说 “泛爱众,而亲仁”, “爱”始于孝悌,又不局限于血缘亲情。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篇》)这里的“人”是对整个人类而言,上至天子下至臣民,近及父兄远及他人,都要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先进篇》)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这种以我之好恶度人之好恶的推己及人的思想发乎情而止于理,一方面,强调“推己及人”,将“爱亲”之心发展为“爱人”之心;另一方面,又强调这种“爱”是有差等性的。
具体到哲学范畴,孔子的“仁”学思想可称之为“仁义”。对于“义”,《说文·我部》解释为 “己之威仪也”。段玉裁注曰:“古者书‘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为‘谊’。是谓‘义’为古文‘威仪’字。‘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所以,“仁义”即为“仁仪”,包含两个不同的概念。“仁”偏指内心具有“仁爱”,“义”则侧重于外面行事合乎其宜。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讲:“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东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 由此可见,“仁义”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主要表现为内在的约束性和外在的引导性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要修炼品质,约束自我;另一方面又要以自我合乎规范的言行为示范,指引教导他人。所以孔子勉励其“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篇》),“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论语·泰伯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孔子谈“仁”看似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具体加以分析又合乎情理。一方面,他将“仁”拔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仁道难成。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陈文子、令尹子文、子路、冉求和公西华等人在其看来都不能称得上是“仁”。另一方面,孔子又讲:“仁远乎哉?我欲仁,仁斯至矣” (《论语·述而篇》),言求仁极易。清人程瑶田说:“夫仁,至重至难者也。故曰:‘仁以为己任,任之重也。死而后已,道之远也。’如自以为及,是未死而先已。圣人之所不许也。”[[清]程瑶田《论学小记》]近人钱穆说:“仁道出于人心,故反诸己而易得。唯求在己成德,在世成道,则难。”[ 钱穆 《论语新解》p181]程说认为“为仁”是一种价值导向,“成仁”是对整个生命过程的评价,所以有“杀身成仁”之说。生者生命尚在延续,仁义仍需践行,所以无称仁者也。钱说以具有仁德之心为易,躬身践行为难,推而广之更难。此两种解释各有其根据,均和情理。
孔子讲仁德教化,提倡家国同构,就在位者而言,孔子提倡“以德治国”。首先,孔子非常重视在位者的榜样作用。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论语·泰伯篇》)。统治者居于至高的位置,其言行举止都会对人民产生影响,故不得不慎。其次,孔子认为“爱民”是治国之要,在位者必须要“养民也惠,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篇》),“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篇》)。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孔子又强调“仁者”在位必须能够匡正天下、救民于水火。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论语·宪问篇》)。所以面对子路和子贡的质疑,孔子两赞其仁。
对于士阶层,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因而也经常鼓励弟子冉雍、子贡等人参与政治活动。所以,当子贡问:“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篇》)这显然是孔子积极入世态度的明确表露。从事政治活动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践行“仁义”必须要依赖于足够高的道德素养与能力,孔子认为只有当自我修行能够满足要求的时候方可为之。所以,当漆雕开推辞说“吾斯之未能信”(《论语·公冶长》)时,孔子感到很高兴。另一方面,当国家无道,“仁”道难以推行时,孔子主张要退守坚持自己的德行,如《论语·卫灵公篇》孔子说:“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此即孟子所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孔子的“仁”学思想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安命的精神依靠。他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已深入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 .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
[2][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卷八.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3][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M].//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10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卷三. 清嘉庆二十年经韵楼刻本
[6][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钱穆.论语新解[M].四川:巴蜀书社,1985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王蒙(1991.04.07——),女,25岁,汉族;籍贯河南;广西大学文学院2014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论文作者:王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论语论文; 孔子论文; 董仲舒论文; 仁德论文; 仁义论文; 思想论文; 注疏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