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周梦圆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周梦圆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了上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快。在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都建立起来了,这就对建筑施工有了一定难度的技术考验,因为建筑施工单位要保证施工不仅要具有安全性还要具有持久性。现代社会的施工绝大多数都是用混凝土,但是混凝土有其弊端,会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患。故本文针对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引言

社会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大兴土木建设城市的时代已经来临,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土木工程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整个土木工程中属于施工难点。该施工工艺也容易在整个施工工程中出现问题,混凝土施工在整个土木工程的结构中起支撑作用,所以要尽量保证该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以及施工技术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结合在土木工程中其重要的承重作用,由于施工过程中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所以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另外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十分容易出现裂缝。出现裂缝的原因和混凝土的比热容及施工工艺有关。对混凝土进行施工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快速升温,温度升高后与外部混凝土出现温度查,在冷热交替的共同作业下,就会造成整个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也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遵循一定规律,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改善。通过对混凝土技术的养护以及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合理的研究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一方面取决于材料的配比,另一方面取决于施工的工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手段是值得研究的。

3 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

3.1 水泥因素

混凝土的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水泥,水泥有分很多种品牌,但其特性也因此不同,它们都有自身的特点,在使用的方式上也不同,因此,他们的自缩功能也不尽相同。通常而言,自缩值偏大的水泥有铝酸盐水泥与早强水泥,并且自缩值都比较小,其中就有中热与低热水泥。而矿渣水泥则是会在使用的后期自缩值有所增加,从而会对水泥的细度有所影响,一旦用这种细度的水泥,这就会致使早期的水泥自缩速度变大。

3.2 温度变化因素

混凝土主要是由多种其他材料进行组合配置而成的,在混凝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会出现水泥水化的化学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很多的热量,这些热量聚集在内部不易扩散,导致结构内部的温度升高,使得结构内外的温差较大,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或者裂缝。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外部温度的变化,混凝土结构会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而引起变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体积比较大,结构紧密,当表面出现温度变化时,内外部温度形成很大的温度差,导致不同程度的变形,出现内部约束力,超出混凝土结构承受的范围时,就会导致裂缝的发生。

3.3 施工工艺因素

在土木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的选择和设计、施工水平等进行充分的考虑,会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带来影响。如施工工艺设计中存在漏洞,操作不规范等都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夏安瑾,造成裂缝问题的发生。

4 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4.1 混凝土的配制方案

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在混凝土的配置上需要采用特殊的手段进行控制,这不仅仅提高了混凝土的配置需求,还对加强了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大型混凝土的配置和监督还是较为严格的,所以在进行方案设计操作是,需要通过较为成熟的施工理念,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操作。在进行材料选取上需要格外注意,首先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难度更大,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也受诸多因素影响,所以在进行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慎重,选取更加优质的材料对整个混凝土操作流程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严格的选材标准,经行数据整理和比例实验,采用合适的比例对实现对混凝土的配置工作的优化。基于混凝土在配置过程中受温度影响这一特点,在配置过程中,就需要对温度进行准确掌控,调节混凝土在混合过程中以及调节过程中受到的温度影响。合理采用降温手段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控制水泥在融合过程中的散热过程,对不同类型的水泥进行养护操作,进行水泥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根据水泥特征的不同对水泥所处环境的湿度进行更为合理的控制。对水泥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工程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会添加一定程度的膨胀剂,这样就让水泥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4.2 大体积混凝土搅拌技术

为了让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好,就需要配制出更好的混凝土,在搅拌方式上进行加强。加强搅拌施工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首先混凝土在搅拌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施工次序,按照顺序进行施工十分关键,另外对水泥和骨料的投入量以及投入方式进行合理掌控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通过合理的研究方案进行研究,搅拌前制定出精密的研究方案。投入水泥原料时,先投入一小部分水泥将进行搅拌,陆续投入骨料添加剂等,分批次,分阶段是进行混凝土材料准备,保证混凝土的新料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质量。使用搅拌机前及时对搅拌机进行清理,保证搅拌机中无残留水泥,再进行二次作业的过程中,不影响搅拌机的整体质量,采用新型的搅拌机对原材料进行搅拌作业,这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了,制造出更多符合标准的混凝土,投入工程,进行使用。

4.3 浇筑和振捣

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浇筑时所采取的是分层分段的施工方法,按照设计方案上所标明的浇筑缝进行。浇筑所需的厚度,要结合振捣器和混凝土的性质来确定,像泵送的方法,厚度可以保持在65厘米左右,而非泵送的方法,厚度则需要保持在45厘米以内。当然,在施工中,无论是利用分层的方式,还是推移的方式来进行工作,都需要对施工时间做出保证,对凝结时间,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振捣是,需要对振捣的时间,以及振捣的深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的施工具有严密、光滑的特点,在振捣中,首先要对振捣的位置,进行规范的划分,并且插入时要快速,拔出时要缓慢;其次,在操作过程中,振捣器不能和钢筋发生直接的接触。

4.4 后期的监测与养护

后期的监测工作,主要针对温度内容,由于这一点不是人为可以改变的内容,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温度计,来对周围环境的温度进行详实的了解,进而结合温度内容,来对基础的厚度进行设计;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时间,要尽可能的控制在三十天之内,并且养护工作还需要分阶段进行。初期要对混凝土表面的含水量进行控制,做好遮阳,以及洒水的工作;其次,如果环境温度过高,那么需要进行一定的降温手段,提高养护时间。

5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方案施工,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进行预防和处理,保证施工的质量,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成余.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6,07:102-103.

[2] 蒋万东.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6:20-21.

[3] 祖华.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4,05:55.

[4] 张秀成.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9:244.

[5] 袁阳平.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142-143.

论文作者:周梦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周梦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