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国际化的对策_金融论文

广东金融国际化的对策_金融论文

广东金融国际化的举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论文,举措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外向型经济日益发展。随着生产、流通、消费的日趋国际化,业在信贷投向、投量、融资、结算、现金管理、服务手段等方面,需要有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体系与之相适应;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经营战略,开展跨国经营以至建立跨国公司,这就必然要求提供金融支持,走金融国际化道路。

广东毗邻香港、澳门,这是独特的区位优势。粤港澳经济加速一体化。目前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已达250多亿美元,其中港澳资金约占八成。粤港澳之间已从互补性合作发展成高层次的结构性合作。我省加快金融国际化步伐,其实质是为了与港澳尤其是香港金融中心对接,以利开展国际金融业务。

按照我省20年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外向型经济、跨国经营的要求,广东金融国际化的具体对策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努力把广州建成华南金融中心

这需要加速广东与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区的经济贸易的往来,从而形成经济协作区,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中心。目前,建设华南金融中心,必须对现行的体制开刀,重新构造适合市场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首先要确定中心点。深圳、广州都说要办成中心,多中心便无中心。深圳是特区,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从中心城市位置、交通通讯枢纽、资金吞吐量、经济实力、金融辐射力等方面来看,中心点确定在广州比较合适。其次是省会城市分行与省分行合并,按经济区域、中心城市设立分支行,使资金按经济规律而不是按地方长官意志运行,以充分发挥金融中心的辐射作用。再次是充分发展中心的拆借市场、证券交易市场、国债交易市场、外汇交易市场、票据交易市场、黄金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不断完善金融中心的各项功能,进而发展为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

二、在继续引进外资银行的同时要更多地到海外开设金融机构,并加强管理

一方面,可在广州、珠海、汕头、湛江等中心城市继续引进一些跨国大银行。实践表明,十几年来我省深圳、广州等地引进的外资银行为广东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交流提供了许多金融服务以及银行现代化管理的经验与手段。问题是,在对外资银行的管理上仍存在簿弱环节。目前对外资银行的管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颁布的一个“条例”的水平上,使得全国15个城市的外资银行管理各行其是,无论是经营业务范围、税收,还是上缴存款准备金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不完善的金融法规使某些外资银行借此获取不合理的经营利润,给国家造成损失,也不利公平竞争。因此制订并颁布统一的外资银行管理法规显得十分迫切。

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到海外创立更多的金融机构。随着我省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客观上迫切要求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与金融服务。为此有必要在海外设立一批金融机构、附属机构、代表处;加入各种国际金融组织;组建融生产、科研、贸易、金融为一体的跨国银行集团;也可以让地方金融机构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寻求合作伙伴,成立海外合资银行,吸引外资支持国内建设。

三、建立离岸金融业务市场

7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革命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离岸金融市场的蓬勃兴起与发展。几年前广东蛇口招商银行已率先举办离岸金融业务并取得了进展。在离岸金融业发展,并吸引一批外资银行到金融中心来经营以后,便可形成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可分为:内外一体型(即境内外业务混合进行)、内外分离型(即境内外业务分离进行)簿记型(即只有记帐而无实质性的货币经营业务)三种类型。鉴于我国的实际水平,目前宜建立内外分离型的离岸市场,使国外银行只进行境外金融活动,国内银行在进行国内金融业务的同时,有条件的可参与境外金融活动,得到锻炼。我国还应采取相对宽松的金融政策和比较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一批外国银行来我省经营离岸金融业务,在国内外银行的离岸业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自然便能形成离岸金融市场。这个市场的优点在于,可以不受任何外汇发行国和我国政府法规的管辖,不必缴纳存款准备金,同时也可以自由筹集资金,实行自由浮动汇率。

四、必须加速保险业尤其是涉外保险业的发展

战后随着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开始出现保险业的国际化,保险企业跨国投保、跨国投资,并形成了许多大的国际保险集团。保险又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不但可以适当引进国际保险机构,同时也应逐步创造条件,到海外开辟保险机构,涉足国际保险业务,这本身也是金融国际化的一个方面。

五、建立证券市场筹集外资的机制

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筹资证券化,许多国家资金以不同形式流向国际证券市场。通过证券市场筹资可以达到数额大、期限长、速度快等特点,这是其他筹资方式所不及的。广东要在20年实现现代化,需要成千上万亿资金,除了靠内部积累外,通过证券市场筹集外资,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利用证券市场筹集外资不但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国际机构投资者看好中国证券市场、美国、日本等国的基金投资机构纷纷前来上海、深圳考察,表明他们有意投资中国证券市场。

建立健全利用证券市场筹集外资的机制,主要抓:1、在沿海发达中心城市普遍建立证券交场中心。对于证券市场的证券种类、交易方式应允许市场自律;切实制定并完善证券市场的法规、条例,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完善证券管理机构和交易程序;采用现代化通讯设施和信息反馈系统,创建良好的证券投资环境。2、加快国际债券发行的步伐。多年来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已几次在海外成功发行了国际债券,目前似可加快发行步伐。目前国际利率水平普遍较低,这为进入国际债券市场提供了有利时机。3、扩大B股的发行量并完善其交易办法与措施。首先应让省内效益好的企业发行B股,扩大B股发行的行业范围。此外,B股交易系统功能尚有待提高,尤其是对境外特许证券商应允许其增加境内合作伙伴;增设B股专线电话、各网点需备电传;还需要减少交易环节;建立统一托管清算银行,以方便境外投资者。4、扩大我省在香港和海外发行上市的H股。5、创立以外资为购买对象的海外投资基金。

六、继续推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更充分地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

港澳即将回归祖国,为把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关系推向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现在就要着手制订方案采取措施。衔接和对接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陆路、铁路、航运的衔接;实现粤港三地交通运输电讯网络化;机场、港口、码头、桥梁建设的协调和配合;金融体制及其监管制度的衔接;海关监管制度的衔接;法律、法规的衔接;传播媒介管理、发行制度的衔接以及大型基础设施的协调和配合,等等。

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我省尤其要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为此,就应把香港金融中心作为我省实现金融国际化基地和跳板,在更进一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行动下,认真把香港银行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学到手:学习与借鉴香港金融法规以及如何按国际惯例运作的措施做法;以香港为榜样,完善信息搜集和处理系统。把香港作为我省训练培养金融人才的基地,可以请进来走出去接受培训,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与素质。

标签:;  ;  ;  

广东金融国际化的对策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