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野·哲学·宗教
论墨子的“尚同”思想
金紫薇1,司明宇2
(1.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2.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 墨子的“尚同”的思想是墨子在阶级社会里提出的一种君主专制思想。这种思想要求统一意志、要求社会成员共同地遵守体现最高统治者意志的制度,虽然法家的学说继承了墨子提出的“尚同”的专制主义学说,但两家的专制主义思想还是有较大的差异的,因为墨子提出“尚同”的同时,还强调应该“尚贤”,它的学说是一种王道的专制主义学说。
关键词: “尚同”;专制主义;墨子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战国初期鲁国人,据说在宋国做过大夫。墨子最初是尊崇儒家学说的,只是后来感觉儒家的一套礼仪制度太过于繁琐,就转而创造了自己的学说。墨子是工匠出身,吃苦好学,并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在社会上很有名望。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 明 鬼 ”“非命”“非乐”“节葬”“ 节 用”“ 交 相 利 ”等 一系列思想。他曾让其弟子到各个诸侯国去游说,以期国君能推行他的这一套学说。当时,墨家的思想的影响力很大,除了杨朱,就是墨家的思想了。在社会下层民众中,有很多人信从墨家的学说。墨家的组织结构非常严密,奉行一套严明的制度。成员要服从最高领导“巨子”的命令。墨子的思想及其后学的思想主要地保留在《墨子》一书中,由于其学问重视实用的特点,导致了墨子思想的理论深度有所欠缺。
一、墨子“尚同”的思想
学者们对墨子的尚同思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高建立对墨子的尚同思想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墨子尚同说的专制主义特征,指出了此学说与他的其他思想的矛盾的地方,认为韩非接受墨子的尚同说,形成了他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1]p(p16)但是,作者没有指出韩非专制思想与墨子专制思想相异的地方。胡晓明指出,墨子的尚同说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理想国。[2](p41)
刚踏入中科大堂,墙上高挂着的“中科梦”三个醒目大字即刻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本以为是仿照“中国梦”定下的“中科梦”,但和余培宽董事长一番交流后我们方知,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中科梦”是个百年梦想,创办百年企业是中科人不竭动力,早在2007年“中科梦”便被写入了公司手册,彼时距离中科成立仅5年。
墨子认为,在君主专制制度出现之前人们的意志是不统一的。意志统一并非全然是坏事,它有其积极的地方。为了指出尚同的重要,他首先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行评价。他说:“古者民即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议,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3](p50)众人意见纷纭,难以统一意志,不能及时制定政策而付诸实行。而意志不能统一,则是由于没有代表某一意志的“正长”。他说:“天下之所以乱,生于无正长。”[3](p51)有正长则意志能统一,能协调与整合众人意志。
上面讨论了中国专制主义的类型,可以分为霸道的专制主义和王道的专制主义类型,那么墨子提出的“尚同”的专制主义应如何定位呢?
法家的专制主义比儒家走得更远,它将儒家的专制主义推向一个极端,韩非子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而天下治,三者逆而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5](p470)这就把君臣之道当作永恒的超越历史的天下之常道。
“尚同”是指一切有关善恶以及意见正确与否的标准必须统一,要服从上级。具体的就是指:思想上的统一和政治上的集中。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动乱不安,就在于贤主在位及天下统一之义。“尚同说”的提出意在消弭天下的异义而使天下之义统归为一。
周六是全家活动的日子,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玩转世界”,即课外实践、体验不同的岗位等,希望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融入社会。每周六,家长将学生成长的点滴用照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记录下来,分享到班级群。有的体验“钟点工”,做家务;有的走进博物馆、植物园等。这帮助老师第一时间详细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有利于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家庭成长秀”也是学生展示课余生活的舞台,同龄人在这里可以相互学习促进、取长补短、彼此沟通,既融洽了班级氛围,又有益于个体发展。
中国的专制主义大体分为两类:一是霸道的专制主义;一是王道的专制主义。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家们无不是专制主义者。儒家的专制主义可以归结于孔子的那句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4](p104)这是说,君主应像君主那样。君主应如何做呢?君主应该能自己一个人完全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君主政体就是一个人掌握国家权力的政体。孔子所说的“君君”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君主一个人能够完全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那这种权力是否受到限制,孔子认为君子应是不受限制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因为他曾说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4](p159)这即是说,天子不应该受诸侯、大夫的限制而独自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君君”的含义即是国君应独掌国家最高权力,孔子承认君主一个人应独自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这就意味着君与臣处于一种极端不平等的状态,意味着君为臣纲,君尊臣卑。
墨子的这种思想是针对当时已经形成的独立而分散的政治经济格局而言的。由于这样的变动,社会制度也应由血缘制转向郡县制,官吏也由世袭向选举转变。墨子针对这一点而提出了“尚贤”的主张,因为只有在全社会提倡“尚贤”,才能使全社会唯才是举,才能配合选举制度的实施。墨子的这一思想的提出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形势。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氏族制逐渐被取代,周王也不是天下的共主。一些诸侯国则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而墨子的“尚同”思想则直接与这一结果有关,他首先揭示了国家制度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客观必然形势,这也是墨子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贡献之一。
墨子提出的尚同说需要一个官僚体系来保证。墨子所设想的政治体系由天子、三公、诸侯、大夫、乡长、里长等行政序列组成。从理论上讲,每一级长官都应该是贤者。但是,墨子提出的“尚同”的专制主义并不反对下级对上级的谏诤,墨子认为,君上有过,下臣应规谏。但是,这是以下不结党为前提的。在这样的前提下,臣下对君主规谏则不会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而是有助于君主实行专制统治。同时,君主接受规谏也反映着其德行,从而与法家只单纯地重视法、术、势的君主统治思想区别开来。
可是,墨子的“尚同”说毕竟存在着特定的局限,这种思想的有着浓厚的专制的色彩。这种思想完全抹杀了个人的自由,剥夺了个人的权力,个人不容许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主权,没有决定权,不得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全部事务全要以服从上级的意志为标准,个人只能无条件的服从上级的命令。虽然墨子设想了各级官吏都是贤人,并且其学说在于实现政治稳定,但“尚同”的结果却极易导致集权和专政,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帝王统治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墨子的“尚同”思想经过法家的改造之后,成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渊源之所在。
二、墨子专制主义的定位
霸道的专制主义,是永恒的专制主义与残暴的专制主义的结合,因为在这种专制主义看来,专制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必要的,即使专制统治者道德败坏也不影响实行专制统治。这样的专制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可以实行,是无条件的,不受君主德行的影响,因而这种专制主义有一种绝对性。相反,王道的专制主义的实行则是有条件的,即君主必须有德行、开明且仁慈才可以实行专制统治,如果君主道德败坏,生性残暴,则应该中断君主专制统治,所以这种专制主义是有条件的,是一种相对的专制主义。西方思想家大多将民主与自由奉为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虽然有些思想家提倡专制主义,但他们提倡暂时的、历史的专制主义,即只是在历史上特定阶段实行的专制主义,如马基雅维利和但丁,但也有个别思想家主张实行永恒的专制主义,如霍布斯、阿奎那和布丹等人,[7](p165-166)这就和中国的两种类型的专制主义思想相同(排除掉君主符合道德原则与否这一方面)。而就永恒且开明的专制主义来讲,西方的代表人物则有柏拉图、阿奎那等人。[7](p87)
(一)中国封建专制的思想渊源。
思想上的统一是指人们都必须认同于社会上的同一思想,不允许有个人思想上的自由。政治上的统一是指人们要按照君主的统一意志而行动,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对抗君主的意志:“凡闻见善者,必以告其上;闻见不善者,以必以告其上。上之所是,亦必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3](p60)即是说,不论是好的事情还是坏的事情,皆应报告上级。上级如果认为此事是好的,下级就不能反对,也必须无条件地认同并执行;如果上级认为是坏的,下级就不能再坚持己见,而只能放弃原来的见解。
按墨子的理解,强权代表着一切,代表着强权的意志则是最高意志,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言行是判断其他所有是非的标准,所有的民众应向最高统治者看齐,言行都不能超出君主意志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外,所有人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能坚持己见,各自为政。墨子不但主张应剥夺人们的政治自由,也应剥夺人们的思想自由。墨子尚同的思想主张和其相对主义的真理观是相关的。在他看来,没有绝对的、客观的真理,而存在的只是相对主义的真理,一人有一个的人的意见,十人、百人就会意见纷纷,难有定论。由于没有确定的是非标准,最后只能由最高的统治权力来确定是非,那么这样,权力就成为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
专制主义如此深入中国先秦思想家们的骨子里,以致主张远离社会躲入深山的道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庄子就说道:“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像焉。”[6](p195)庄子也认为君臣之道是天道,是天经地义的。阴阳家同样具有君主专制的思想。
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皆主张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皆应实行专制主义,但他们所主张的专制主义是有所不同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代表霸道的专制主义,一是代表王道的专制主义。何谓王道与霸道?王道重视以德为前提发展事功,而霸道则单纯的重视事功。王道重视德为前提,首先要求国君应该有德,在有德的前提下进行专制统治则是王道的专制统治;霸道统治则不要求君主要有高尚的德行,即使是昏庸、残暴的君主同样可以进行君主专制统治。王道的专制主义认为,专制只有在统治者的治理符合道德的前提下才是合理的。这种理论的完备的形态是儒家的仁政的学说,因为按照这种理论,明君治国必须符合道德的要求。如此一来,君主专制只有在其治理符合道德的前提下才是合理的,而臣民才应该服从他;如果君主的统治不符合道德,就应中断这样的君主统治,君主也不能继续当君主,臣民也没有必要服从他。商代的太甲在继位时由伊尹辅佐,但是他昏庸无能,朝政腐败,所以伊尹将其流放,当其反省而悔过自新之后,他又重新被选为君主。西汉时,刘贺被推上皇位之后,昏庸残暴,荒淫无度,所以后来被废,从而结束了其专制统治。这两个典型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开明的专制统治的性质。而这种开明的专制统治的理想形势则是“民本论”,即国君应处处站在民众的角度来制定政策,站在天下的角度为君主谋,以使君主的统治达到理想化状态。这种开明的专制主义曾被有些人等同于民主,但是,民本论是一种关于君主如何治理的理论,它主张君主统治,与民主论有着天壤之别。民本论没有脱离君主统治的国家治理的本质,说民本论就是民主论是自相矛盾的。
霸道的专制主义认为专制在统治者的行为不符合道德的情况下也不妨碍君主专制统治或不与君主统治相冲突。这种理论的完整的形态就是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法术势”的专制主义理论。因为有了法、术、势(即法律、御臣之术、君主的权势),就能保证国家治理好,而君主的道德要求并非一定很高,或者说对道德不做硬性的要求。统治驾驭臣下依靠的是硬性的法律、御臣之术和君主的威势,这些全是冷冰冰的东西,而是实施这些冷冰冰的东西绝对不会和道德建立什么联系,或者说实施这些冷冰冰的东西只能使君主远离道德、忘却道德。韩非子说:“明主之所以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5](p101)君主所用的只是赏罚二柄,利用好赏罚二柄,君主没有德行也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好的。
由上可知,中国历代的思想家们的差别不在于是否主张专制,因为他们都是坚定的专制主义的支持者;也不在于他们主张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实行专制,因为他们主张在任何历史条件下皆应实行专制统治,他们是永恒的专制统治支持者。他们的不同点只在于君主怎样进行专制统治:一是霸道的专制主义,一是实行开明的专制主义。所以,中国的专制主义主要分为以儒家为代表的王道的专制主义和以法家为代表的霸道的专制主义。
墨子的思想归根结底是为专制作辩护的一种社会治理道德原则理论。虽然在特定的情况下,有利于国家的治理,但其同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一同,构成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的思想基础。
因而,早在东晋建国之初,王弼《周易注》便开始以经学科目的形式从官学打入东晋儒学内部,直到刘宋时期,其被别立为玄学科目才与儒学公开抗衡。同时,因东晋玄风犹炽,王弼《周易注》在东晋世家大族的家学与中下士大夫私学中的地位更胜于郑玄与王肃《周易注》,这可从大量的东晋清谈材料与东晋经学中得到旁证,如韩康伯所注《易传》,便是王弼《周易注》的续篇。
(二)墨子专制主义的性质。
墨子认为,自人类社会产生以生,君主的好恶就成了一种绝对性力量。他说到:“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3](p52)君主的好恶就是人们的意志所应指向的目标,君主所好者为善,所恶善者则为恶,人们的意志也应以君主的好恶相一致,以君主的是非为是非,“天子之所是皆非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3](p52)不能自己妄下判断,不能违背君主的意志。
小勺说:“不管是谁,管他杀人放火被追捕,只要来了,坐在我的酒桌前,躺在我的炕上,就是店里的客。我就得管了!”
师范生职业发展研究的新收获——《成长与超越:师范生的职业发展研究》书评………………郝文武 宋佩佩(3·92)
墨家与儒家一样,同样认为君主专制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应该的,都是天经地义的。墨家提出“尚同”说,认为天下无君臣则乱,人类社会只有确立君臣关系才可能避免人类社会的无序状态,从而建立起社会和国家,君臣关系与社会和国家伴随而相始终。墨子说:“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3](p58)必要的君臣关系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证。不管何种历史条件,人类社会只有实行专制才能治理得有序、长久。但墨子又说:“是故选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以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3](p51)这说明,墨家虽然主张“尚同”和实行君主专制,但他也提倡应由贤人来治国,同时其他各级职位也应由贤人来担任。国君要贤明才能继续进行专制统治,否则就要中止国君的专制统治,这符合上面所谈论的王道的专制主义类型的特点。墨子在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中提出“尚贤”说,也反映了墨子政治思想中的一种改良主义的倾向。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大量有关CT辐射防护研究资料,回顾分析笔者认为对CT辐射防护方法总结如下:(1)对CT扫描的剂量严格规定,确保参数设置的灵活性,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保医师操作技术的准确数量,确保图像质量从而能够达到辐射剂量最低下,获取最高图像质量;(2)合理选择屏蔽方面并且积极研发新型屏蔽设备。下一阶段需要针对CT设备的全面辐射防护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思想比墨家走得更远,因为法家将墨家的开明专制主义思想推向极端。高建立说:“对于韩非来讲,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墨子思想中的兼爱、非攻等思想显然非其所取,但在尚同说是与法家思想相通的。”[1](p18)墨子的思想被韩非子继承了,只是部分被继承而已,澄清韩非子的思想的特性对于理解墨子思想有帮助。韩非子的专制思想是一种绝对的专制主义思想,他继承的只是墨子思想中的“尚同”部分。按高建立的说法,墨子思想中的兼爱与非攻的思想没有被韩非子继承。同时,墨子思想中的“尚贤”思想也没有被韩非子继承,因为“尚贤”对君主有着极高的德与和方面的要求,墨家的专制思想要求国君必须是开明的、贤能的君主。只说法家对墨家的“尚同”思想有所继承和发展,容易抹煞两家的专制学说的差异。两家专制学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一是和儒家的王道的专制主义学说相同,另一个则是霸道的君主专制统治,应该说两家学说的不同点大于其相同点。在指出法家思想对墨家思想的继承的同时,指出两家学说相异的地方还是较为适宜的。墨子思想中有法术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墨子就是法术家,或法术家本源于墨子,只能说墨子思想中法术的成分,是法术家思想的一个来源。墨家后学具有明显的形名性质,而形名性质又是后期法术家的一个主要来源之一。”[8](p150)
三、墨子尚同说的专制主义利弊分析
一个人不受限制地掌握最高权力是君主专制政体;而全体公民直接或间接掌握最高权力的政体是民主共和政体。专制主义统治并不是完全不好的,它是特定时期的产物。它可以使国家的各种意志迅速达成一种统一,而避免意见不能统一、决策不能实行。意志的统一也可以对破坏社会规则的人实行限制,这有利于社会的良性治理。同样,实行民主也不一定能保证一个自由的社会。因为民主只是实现自由社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民主也会形成多数对少数的暴政,这就是暴政的民主。
墨子“尚同说”的专制主义思想有其特定的优势。有谚语讲:一庸将胜过二良将。即是说,两个优秀的将领因为意见不能统一,决策难以制定,而有可能相互掣肘,最终导致失败。庸将的才能一般,对会敌人可能不如良将,但是一个庸将执行决策不会有其他人的干扰,可以保证政令的统一和迅速执行,可以实现一种高效的运作。从这一类比,我们可以略知专制主义优势之一二。此外,人们在同情自由的、主张仁慈的、开明的君主的治理下则可能具有更多的自由权利,而相反,人们在暴政的民主政权下所享有的自由权利可能反而更少。墨子的“尚同说”的专制主义思想也具有上述专制主义的优势,更是因为墨家提倡的是一种开明的专制统治,贤能的国君可能给这个国家的人民较多的自由、更多的权利。
但从根本上讲,在君主专制社会里,人们所具有的自由绝对不可能是政治上的自由。因为不管何种君主专制,它最终不可能是全体公民掌握政权,而只能是君主一人掌权;不可能按全体公民的意志而只可能按君主一个人的意志进行治理,因此就不能存在政治上的自由。
虽然我们准备了一系列的Rotolight摄影灯可供使用,但是Craig还是带上了自己的闪光灯和反光伞,在拍摄这幅作品时它们就派上用场了。通过打光,这幅作品的情绪得到了凸显。他说:“我希望呈现出Dylan强有力的形象,所以决定拍摄他身着gi的样子,他身后的综合格斗八角笼作为若隐若现的背景。”
四、结语
墨子的“尚同说”认为强权代表着一切,代表着强权的意志则是最高意志,最高统治者的意志言行是判断其他所有是非的标准。在中国传统的两种专制主义类型中,墨子的专制主义学说属于王道的专制主义学说,法家的专制主义思想对其有所继承和发展,但总体来说,墨家与法家的专制主义思想还是有较大差别的,因为后者属于霸道的专制主义。墨子所提倡的王道的专制主义思想,虽然对于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对社会统一、改进国家治理起到了一定的进步意义,其任用贤者的思想也给后世以思想启迪,但是,其专制思想本质是确定无疑的。因此对墨子的“尚同说”,必须在这方面加以辨明。
参考文献:
[1]高建立.墨子尚同说的专制性特征解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1).
[2]胡晓明.争议下的墨家尚同之说:“民约”还是“专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5).
[3]梁奇.墨子译注[M].上海:三联书店,2014.
[4]杨玉刚.论语通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4.
[5]赵沛.韩非子注说[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6]陆永品.庄子通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7]吕世伦.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8]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 B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77(2019)01-0087-05
作者简介: 金紫薇(1989—),女,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司明宇(1988—),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高思新
标签:“尚同”论文; 专制主义论文; 墨子论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论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